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财务影响研究

2019-03-18 09:52:31李向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9期
关键词:税额分包发票

李向辉

从总体来说,自从“营改增”税制政策开始实施后对我国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其对建筑企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避免建筑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在传统营业税税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其在征收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流通上一环节已经纳税完毕,在本环节需要重新计算税额,往往会出现本已经纳税的税项再次征收的情况。放到建筑企业中来讲就是企业在购置设备和原材料时本已经缴纳了相应税额,但是这些设备和原材料却在被转移至建筑施工时需要再次进行相关税额的缴纳,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重复纳税问题。在进行“营改增”改革后,只在购置阶段或者施工阶段缴纳相应的增值税即可,避免了重复征税的弊端。第二,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机械自动化企业。在“营改增”改革后,建筑企业所购置的大部分机器设备等都能够进行特定税项扣减,能够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购置机械自动化设备的主观意愿。同时,传统建筑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其人力成本是企业运营总成本的主要部分之一,而这部分人力成本大部分不能够进行专项税额扣减,因此企业会逐渐加大对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投资力度,人力逐渐会被机械化设备所取代,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建筑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改造。第三,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经营规范化。从我国建筑行业兴起开始,很多企业普遍采取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工程分包、转包方式进行项目运营,例如将部分利润少、工程简单的项目业务分包给不具备合法施工资质的工程队,这样的方式会对建筑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不容易被相关监查和执法部门察觉。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其全新的税额抵扣计税方式让企业在项目运营时非法分包和转包交易无所遁形,迫使企业采取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分包和转包方式,同时,“营改增”的相关规定也使得企业处于利益考量更加倾向于具备合法施工资质、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施工队来分包和转包。所以,“营改增”能够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经营规范化。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方面造成的影响

(一)“营改增”在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对企业预算编制的影响。一般而言,在以往营业税税制下,建筑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主要依靠企业采购部或者定标会上的报价,而在实施“营改增”后,企业所能够取得的进项税发票将会大幅度减少,影响了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第二,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营改增”后,企业在缴纳相应税费时会计科目增加,例如“应缴税费”科目下增设了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包括应缴和未交增值税、已抵扣和待抵扣进项税额、留抵税额、已交税金和未交税金等。同时,“营改增”也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产生了改变。例如,在以往税制下企业在进行项目资金结算时会根据项目现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预定的多少金额开发公司会全额支付给建筑企业,而在“营改增”后,开发公司会在预定金额中扣除相应的增值税部分,建筑企业实际拿到的项目资金应该少于预定金额。同样地,建筑企业在项目资金结算、原材料费用结算、劳动费用结算等会计核算工作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第三,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在营业税税制下,建筑企业的财务和采购部门通常以“性价比”为基础挑选设备和原材料,“营改增”后需要对设备和原材料购置费用征收增值税,并以增值税发票作为根据,因此建筑企业在财务采购指标方面会更加倾向于能够提供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同时,在建筑行业普遍存在拖欠项目款项的情况,建筑企业在项目完成后不能够及时收到合约款,却要提前缴纳相关款项的增值税,对建筑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影响,因此企业还要增设专门的财务指标以应对资金风险。

(二)“营改增”在税务管理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税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由三个方面:第一,“营改增”后,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人力成本无法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建筑企业在项目开发期间主要的人力成本有劳务人员、第三方劳务派遣人员、企业正式职工和分包、转包的施工队,按照“营改增”的新规定,建筑企业无法对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税额抵扣。第二,建筑企业的项目成本主要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而在“营改增”后企业在项目的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等进项发票获取难度加大,相关项目管理和采购人员要么纳税意识不足,要么畏难情绪加大,使得企业的进项发票获得量减少,进而影响企业的进项税额扣除。除此以外,“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用于相关专项税额抵扣凭证,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相关经营活动时缺少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而当企业需要进行纳税时,为了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往往会利用非正规渠道非法获取增值税发票,更有甚至虚开增值税发票,不仅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会对企业健康长远发展造成影响。第三,对建筑企业计税方式造成的风险。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纳税程序方面有很多缺失,例如部分企业尚未办理纳税人登记,或者已经办理纳税人登记但是相关会计核算流程不够完善规范,不符合我国“营改增”后对增值税的管理要求,从而无法合理计税。另外,很多税务管理人员对计税方式不够重视,当企业产生应税行为后随意选择计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税务管理的风险,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财务方面的应对策略

首先建筑企业需要强化财务管理,在供应商方面加强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和评估;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明确收支分离的资金管理原则,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从上至下的全过程资金管理体系,并对资金流入和流向进行动态追踪;在项目管理方面建筑企业需要定期到项目施工地进行实地审查,抽查项目设备、原材料等是否符合企业相关规定以及相关管理人员上报清单。其次,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税务管理,在税务管理流程方面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革,“营改增”后税务相关会计科目增加,纳税门槛提高,除了对税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外,还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涉税业务进行信息化、数据化处理;在纳税意识方面要加大对“营改增”新政策和变更内容的宣传力度,定期对税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可以在企业的内部网站增设“营改增”专栏,对“营改增”造成的影响和对企业员工造成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并评述,使“营改增”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税额分包发票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纳税人在办理留抵退税期间,如何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税收征纳(2019年7期)2019-02-19 19:45:20
●2019年4月1日以后新设立的纳税人,如何计算增量留抵税额?
税收征纳(2019年7期)2019-02-19 19:45:20
环境保护税,哪些省份税额标准高?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46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