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意义与路径选择

2019-03-17 09:33赵玉雪
祖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时代意义理论创新全面从严治党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和重大成果。十九大党章修正案提到“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首次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必须持续进行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在“全面、严治”上下功夫,牢牢把握“永远在路上”的过程性特点,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时代意义   路径选择   理论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下大力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提出的科学命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清醒认识形势、勇于直面问题的鲜明态度,充分展现了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永葆生机的坚定自信,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不懈抓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持续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本文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时代意义、路径选择、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过程,分析这一过程有助于更加科学地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涵,更好的把握从严治党的实质。

(一)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一次将民主集中作为党的指导原则,为从严治党打下了组织基础。邓小平的《执政党的干部问题》使党要管党成为党的建设一项基本要求。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强调:“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党的十三大报告针对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是从严治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十四大将从严治党写进党章。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从严治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联系起来,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十八大又明确从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改革创新精神、科学化三个层面诠释如何从严治党。

通过对从严治党思想的梳理,可以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来理解从严治党,从这五个方面加强从严治党。

(二)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第一次论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014年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大会上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八点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完整提出和进一步深化。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的讲话标志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2015年习近平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到党的战略布局的高度,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

从习近平多次对从严治党的论述看,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五位一体建设形成合力。二是凝聚中央、地方、基层三者的力量。三是四个全面的提出。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对党员、干部提出严厉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以严厉的态度惩治腐败。

二、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时代意义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优良传统。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落在实处。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迫切要求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改进党自身的建设,解决好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從而保证党充满生机活力;需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葆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题地位。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加深干部与人民群众间的理解与信任,既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力量支撑。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

全面深化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也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改善和提升党的领导能力,使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完善各项制度,从严管理干部,强化主体责任,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证。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动。这就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使党严格依据党章、宪法来治理国家,党带头守法,严格执法,保证党章、宪法的权威。同时严格要求党员干部提升守法意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选择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坚持制度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大力坚强反腐倡廉建设;就是要严明党的纪律。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探究实践路径,主要有教育路径、制度路径、学习路径、防治路径等。

(一)教育路径: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

必须加强理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信仰自觉、信念自觉。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创新形式、改进方法,使党的纪律教育发挥标本并治的作用。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法制建设,党自身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动。

(二)制度路径: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

制度约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实保障。要将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务必要在制度建设上花功夫、有作为。加强制度建设,管好党员干部,从而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局面。使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党纪与国法是高悬在每一个共产党员头上的两把利刃。

(三)学习路径: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学习活动,使党成为学习型的执政党、学习型的先锋队。要号召党员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

(四)防治路径: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坚决反腐肃贪,建设廉洁政治。腐败会涣散党心民心,会扭曲党的方针政策,会在党内形成党内有党、党内有派的多个利益集团。

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首次将“从严治党”提升为“全面从严治党”,首次提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治党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一)“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实现了政绩观的新飞跃

一段时间以来,在考核干部政绩时,经济指标往往被置于第一位,甚至成为唯一的标準。久而久之,党建工作被虚化、弱化。“党建最大政绩观”科学阐明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辩证关系,能够为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巩固党执政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有力保障。

(二)鲜明的辩证统一性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具有鲜明的辩证统一性,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第一,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的辩证统一,包含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第二,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重点与全面的辩证关系。第三,从严治吏与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内因与外因、重点与全面的辩证关系。第四,治标与治本的辩证统一。第五,发扬党内民主与严明党的纪律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第六,攻坚战与持久战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阶段性与长期性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周金堂,廖进球 等.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的“三个考量”[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01):3-9.

[2]魏晓文,魏梓桐.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路的理论创新[J].理论探讨,2016,(06):106-111.

[3]彭龙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代意义和路径选择[J].实事求是,2016,(02):62-66.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1-126.

[6]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作者简介:赵玉雪,硕士研究生,云南中医药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时代意义理论创新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