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磊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0)
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基于此,民族高校应肩负起教育职责,将“五个认同”教育工作具体落实,真正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观念焕然一新,确保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一致认同,这对我国民族凝聚力增强有重要作用。现如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五个认同”教育工作片面理解,导致此项教育工作实施阻力接连不断,对此,应探究“五个认同”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最终能够提高“五个认同”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具体内容指的是,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教育内容在“四个认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意味着该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此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捍卫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民族团结不可缺少的条件[1]。
1.国家稳定的需要
站在国家角度来分析,该项教育工作能够拉近各民族间距离,能够创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可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任,在民族团结、外来势力抵御方面贡献重要力量。处于网络信息时代,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此时大学生更应该客观认识国内外形势,自觉抵御外来势力冲击,以免被民族分裂思想、极端主义理念蛊惑,这对国家稳定发展、民族向心力增强有积极作用。
2.民族高校持续发展的要求
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较多,对比于普通高校,民族高校教育工作较为特殊,这为“五个认同”教育工作推进提供了机会,换言之,“五个认同”教育迫在眉睫。认同教育以加强民族团结为目的,能够巧妙融入思政教育,为民族团结做出重要贡献,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政意识,从整体上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政素质及能力。此外,民族高校安全、稳定发展,能够为少数民族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宿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民族高校的榜样示范作用。
3.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步的保障
“五个认同”教育工作顺利推进,能够使不同民族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集体环境的能力,能为社会大环境融入起到铺垫作用,这对大学生日后全面发展亦有促进作用。认同教育工作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即针对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以及内容进行细致讲解,使其与民族团结理念巧妙联系。此外,认同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在动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
虽然民族高校意识到“五个认同”教育融合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实际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认同教育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最终会为思政教育工作增加阻力。下文针对已有问题大致总结,进而能够全面掌握认同教育、探究认同教育启示路径。
近年来,民族高校思政教师对“五个认同”教育工作持片面认知,实际工作中忽视认同教育体系完善、认同教育目标细化制定的重要性,并且认同教育评价方式缺乏合理性,长此以往,认同教育工作形式化推进。这不仅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片面引导,而且还会错失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最佳机会,学生内心深处能否意识到民族团结的意义和作用,决定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工作能不能顺利开展,民族团结矛盾是否相应增加。再加上,认同教育仅以理论知识传授的形式推进,由于教师知识储备较少,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关注度较低,教师思政素养较弱,极易降低教育合力,导致认同教育与思政教育异步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差异性,完全按照差异化教育标准对学生进行引导,长此以往,就会促使大学生产生类化思想。[3]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被动接受认同教育以及思政教育,意味着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逐渐降低,学生进行机械记忆有关民族团结的政策,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于实践,看似实现了民族团结目标,但于内心却对民族团结持抵触心理。究其原因,民族学生对“五个认同”片面理解,未真正意识到认同教育的内涵。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三观正处于完善阶段,心理较敏感,如果教师教学方式不够合理,抑或是无意触碰学生内心思想,极易增加师生间隔阂,最终为认同教育推进增加阻碍,同时,学生内心压力会大大增加,为学生内心思想建设埋下不良种子,这对少数民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有消极影响。最后,教师为完成认同教育与思政教育任务,刻意加快教学速度,在教育课堂中占据主动地位,这种忽视少数民族学生内心想法以及创造思想的认同教育,最终得不到学生在内心深处的认可。[4]
深入分析“五个认同”的影响因素,合理控制各项影响因素,这对教育合力强化、教育工作深入推进有积极意义。常见的影响因素有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对于学校因素,民族学校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知识学习、身心成长的环境,然而学校课堂以及课程作为认同教育推进的重要载体,课堂教育因素,如课时安排、课堂环境,对认同意识有直接影响,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程、政策解读掌握“五个认同”教育内容,为了增强学校因素影响力,务必丰富认同教育传播路径,创新认同教育教学方法。对于个人因素,民族院校大学生应提高自身认同能力,这要求学生不断转变个人身份,主动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动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学习其他民族历史,主动与班级学生沟通、交流,才有利于树立认同教育目标。对于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观、思想意识有重要影响,社会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民族学生文化意识受影响情况。社会制度制定时,应体现公平性原则,民族学校大学生感受到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后,能够珍惜优先发展权利,高度信任国家、认可国家。对于家庭因素,应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各自家庭收入情况,以及家庭住址。一般来讲,家庭条件优越、家庭地址处于县城以上的学生的认同度较高,反之,家庭经济水平较低、家庭住址处于偏远乡村的学生的认同度较低。[5]
“五个认同”启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方向性原则,认同教育实施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具体落实相关政策及方针,实现各民族协同发展效果。民族院校学生应摆正政治立场,坚持与党、国家相一致,循序渐进树立、根植认同理念,这对民族关系和谐构建、学生民族文化责任感强化有促进作用。认同教育坚持方向性原则,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政活动,引导大学生形成思想共识。然后,差异性原则,认同教育推进期间遵循这一原则,能够早日帮助民族学生走出思想误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认知。民族差异形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认同教育针对性处理思想问题和实际矛盾,会逐渐改变大学生的民族思维模式,能为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提供思路和建议,最终为认同教育创设良好氛围。最后,主体性原则,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调动大学生主动接受“五个认同”教育的热情,进而能够自觉抵制民族分裂等不良思想,这也是认同教育具体落实的基本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结合社会人才培养要求,对自我严格要求,针对自身思想理念适当调节,确保认同教育得到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接受,这对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6]
“五个认同”融合少数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下文针对融合路径进行具体探究,以此提高认同教育教学效率,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并且让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全面了解“五个认同”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能动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多样性教育活动,确保认同教育理念在落实过程中,根植于学生内心。前提条件即大范围宣传认同教育,针对认同教育正确引导,同时,将其巧妙结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课程、教学计划中有效渗透认同教育,并聘请专业学者前来指导和讲解,确保大学生真正了解认同教育内涵,掌握认同教育实质,这对认同感短时间促成具有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融合“五个认同”教育于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实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全面传递,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协同教育目标,直到少数民族所有大学生了解“五个认同”。只有认同教育广为大学生熟知,才能为协同效应实践奠定基础,深化少数民族教育改革。[7]
一方面,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断创新认同教育载体,以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多样化校园活动组织工作助力。同时,让大学生能够在宽松的校园环境中主动沟通,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互相帮助、共同成长。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同民族学生间的关系会日渐增进,有利于打破民族学生间距离感和陌生感,这为认同教育推进提供了良好机会,隐性教育目的能够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设备传播“五个认同”,由于新媒体发展速度较快,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通过创建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平台以及公众号大范围宣传“五个认同”,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环境范围,从而让民族学生能够在不自觉间接受民族团结的思想。此外,积极探索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方法,这对民族高校顺利创办、社会稳定发展具有促进意义。[8]
“五个认同”教育要想顺利、有序推进,务必完善认同教育保障体系,以便为认同教育提供支持和约束依据。首先,少数民族高校应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并与专家、学者频繁沟通,成立民族政策分析专门机构,与时俱进地改进认同教育体系,并动态调整认同教育目标,丰富认同教育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创新认同教育评价机制,创新以往单一的认同教育模式,发现认同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启示路径。然后,从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入手,在正视学生身份的前提下,坚持平等待人原则,实现认同教育在班级管理、学生培训、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渗透,在此期间,强化学生法治理念,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纪律约束,以免为不法团体提供可乘之机,有序组织合法化群体活动,这对“五个认同”教育价值彰显有推动作用。最后,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少数民族思政教师进行全面培训,通过培训,强化思政教师“五个认同”的教育水平,灵活引用认同教育于思政教材,以便确保“五个认同”教育工作顺利推进。[9]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宣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应充分发挥组织、社团载体作用,尽可能彰显基层团组织优势,这是“五个认同”教育理念强化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在组织、社团中得到锻炼,并肩负起认同教育规划、宣传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挖掘理论资料,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这对学生能动性调动、学习兴趣激发有不言而喻的影响。此外,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校园学习中,参照“五个认同”教育内容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管理,实现认同教育与自我教育巧妙融合的目的,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提供来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可靠支持。
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认同教育时,离不开民族学校、当地政府的支持,为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诉求以及学习需要,更好地检验认同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应创新教育反馈机制,并接受民族学生提出的有效性建议。此外,民族高校以及思政教师应关心学生生活状态,对于家庭条件困难、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给与安慰和鼓励,真正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使少数民族学生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认同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巧妙融合,最终能够巩固“五个认同”的教育成果,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提供思路。[10]
综上所述,在了解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与认同教育融合现状后,笔者探究了认同教育影响因素,以及基本原则,提出了认同教育对少数民族思政启示的有效路径。通过正确引导认同教育、建立认同教育载体、完善认同教育保障体系、成立相关组织、巩固认同教育成效等措施可以提高“五个认同”教育质量,深化民族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此外,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责任感,确保“五个认同”教育工作落实于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对和谐社会建设、民族关系增进具有促进意义,同时,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祖国统一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