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发过敏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2019-03-17 14:20牛春华刘国庆张杉杉王彦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紫癜

牛春华 刘国庆 张杉杉 王彦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东营 257034

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有关,多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1]。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最常发生的血管炎,是主要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综合征。HSP的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可触性皮肤紫癜,伴或不伴腹痛、胃肠出血、关节痛、肾脏损害等症状。多数呈良性自限性过程,但也可出现严重的胃肠道、肾脏及其他器官损害[2-3]。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感染、免疫紊乱、遗传等因素,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法和规范随访。国内未见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发HSP的报道,本文就诊治的1例患儿进行报道,以期指导临床。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11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年半,腹部不适1 d”于2018年3月15日入院。入院前1年余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3 000 ml左右,喜饮甜饮料,伴尿量增多。患者未重视,遂在半个月后出现昏迷,至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就诊,当时查血葡萄糖23.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酮体阳性,pH值6.868,考虑“1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伴昏迷”,给予补液、降糖、纠酮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应用“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降糖,饮食控制不严格,运动较少,偶测空腹血糖10~15 mmol/L。入院前4个月再次因“1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本次入院前1 d饮凉水后出现脐周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发热。近1年来体重下降5 kg。对“花生”、“海鲜”过敏。患者为第2胎第2产,足月剖宫产,无产伤、窒息史,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符。父亲患“强直性脊柱炎”,母亲、姐姐均体健。查体:体温 36.5℃,脉搏120 次/min, 心率 22次/min, 血压 93/76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58 m,体重 45 kg,体重指数 18.03 kg/m2。神志清,精神差,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生化:葡萄糖24.8 mmol/L,肌酐39.5 μmol/L,尿素5.2 mmol/L,碳酸氢盐10.7 mmol/L,钾4.29 mmol/L,钠133.6 mmol/L,氯100.4 mmol/L,β-羟丁酸5 591 μmol/L(20~200 μmol/L);血气分析:pH值7.2;D-二聚体0.98 mg/L(0~0.55 mg/L);C反应蛋白4.56 mg/dl;糖化血红蛋白9.6%;空腹C肽0.01 μg/L(0.78~5.19 μg/L),餐后2 hC肽0.04 μg/L;甲状腺功能5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阴性;IgA、IgG、IgM、抗核抗体阴性;人白细胞抗原-B27阴性;尿常规:葡萄糖3+,酮体3+,蛋白、潜血、白细胞均阴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便常规、血尿淀粉酶、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治疗:给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滴降糖、纠酮,次日酮体转阴,给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同时指导饮食、运动协助控制血糖。患者全天血糖水平控制在4~15 mmol/L,但仍有脐周隐痛。

住院第3日饮用牛奶后出现脐周疼痛加重,无恶心、呕吐、腹泻,无发热。查体: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考虑胃肠痉挛,给予山莨菪碱肌注,腹痛无明显缓解。再次行腹部超声示右下腹肠间隙少量积液,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之后3 d内患者反复腹痛,请消化科会诊,应用山莨菪碱、颠茄合剂、奥替溴铵等效果不佳。复查D-二聚体4.07 mg/L、4.57 mg/L,完善肠系膜动脉CT血管造影示回肠及升结肠壁增厚,并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考虑可能为炎性反应,盆腔少量积液,左肾囊肿。住院第6日复查D-二聚体2.92 mg/L,同时查体见双下肢、背部多个鲜红色紫癜,腹软,无固定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无肿大,肠鸣音5 次/min。考虑HSP,给予甲强龙、西咪替丁、赛庚啶及低分子肝素治疗。饮食调整为去动物蛋白饮食,随后患者腹痛缓解,但紫癜仍存在,继续口服抗过敏药物。住院第12日复查D-二聚体0.15 mg/L,腹痛好转,腹部、下肢仍有少量紫癜。治疗期间,由于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血糖难以控制,至出院时应用地特胰岛素早餐前、睡前各10 U,门冬胰岛素7 U于3餐前皮下注射,维持血糖空腹4~8 mmol/L,其他时段4~15 mmol/L。

2 讨论

国内齐江等[4]曾报道1例成人糖尿病伴过敏性紫癜的病例,未见1型糖尿病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报道。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表现为腹痛,极易漏诊过敏性紫癜的诊断。陈祝勇等[5]曾分析报道了临床常见的腹痛误诊,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胃肠炎,腹型HSP误诊为肠痉挛。由于HSP多为自限性,如果误诊,不仅延误治疗,更可能导致临床决策错误,致使患者接受不恰当的治疗。根据丁甫月和李建新[6]对478例HSP患儿回顾性研究发现,有84例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以腹痛、呕吐、便血就诊,表现为腹痛严重,但腹部体征较轻,呈症状与体征分离现象。年龄分布在2岁1个月至14岁,其中误诊病例数高达67例(79.8%),腹痛距皮肤出现紫癜时间3 d至1个月。本病例首先表现为腹痛,1周后出现皮肤紫癜。因合并1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易经验性的诊断为酮症酸中毒导致腹痛,亦因患儿腹部体征轻,易诊断为肠痉挛;且患者D-二聚体多次复查明显高于正常,肠系膜动脉CT血管造影示回肠及升结肠壁增厚,并肠系膜淋巴结增大,极易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动静脉血栓等。临床医师若忽视了皮肤体征的变化,极易漏诊HSP的诊断,所以要关注腹痛变化,并重视体格检查。

1型糖尿病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Addison病、乳糜泻、白癜风等[1]。该患者父亲患强直性脊柱炎,但该患者本人无腰背痛症状,查人白细胞抗原-B27阴性,并甲状腺相关抗体、抗核抗体系列、IgA阴性,排除了上述疾病。但其伴发HSP较为少见,考虑亦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

关于治疗,《儿童HSP循证诊治建议》中提到,对于胃肠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如持续腹痛、肠出血、肠系膜血管炎等,推荐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用短效,也可使用中长效糖皮质激素(甲强龙5~10 mg·kg-1·d-1),严重症状控制后改口服,并逐渐减量,总疗程2~4周[7]。本病例即参考该循证诊治建议,患儿腹痛症状迅速缓解,病情好转出院。

该病例提示对于腹痛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排外其他常见疾病,动态观察腹部症状、体征改变,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多学科会诊,从而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紫癜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