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海,徐毅高,何心瑜,胡梦婷,黄伟恩
(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少数民族医药为各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人文和自然环境不同,各民族的医药理论及治疗方法各有特点[1]。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也居住在湖南、广东、贵州的山坡河谷地带。瑶族、苗族是我国人口超过2百万的少数民族,历史代表性强。瑶族在广西、湖南、广东等各省山区都有聚集,苗族主要聚居在桂西及云贵高原边缘,这些民族的骨伤科实践历史悠久,故本文对此三个少数民族骨伤科的用药理论及用药规律综述如下。
1.1 壮医药用药理论 壮医药理论主要是“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天人自然观[2],“脏腑骨肉气血”“三道两路”[3]的生理病理观,及“毒虚致病”“壮医毒论四位一体”的病因病机理论[4]。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壮医骨伤科以“从毒求因,以毒论病,辨毒设法,解毒施治”和“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平衡气血”[5]为治疗理论体系核心,提倡“药补不如食补”“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以肉类补谷道之气,以虫类通两路”,根据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骨肉”“道路”分别调节。
壮族骨伤科用药理论有以下特色[6]:①从“道、路”理论着手,用药炮制较特殊,如当归炒黑、薯莨用童便浸泡等;②从“气”“毒”理论出发,药用部位特别,如千层纸用二层皮,用未孵化的鸡卵外敷治疗骨折等;③制剂的敷料和溶剂具有民族特点;如用淘米水、甘蔗汁、童便、茶油、猪板油等作为溶剂或制膏药的底料;④以“气、血”理论指导换药,指征特殊;如“骨折”第215方敷药1~2 h骨折处即发生响声,至响声停止时,立即把药除去;⑤基于“补虚”“药补不如食得补”的理论,运用药物常见地域性药材,结合自然与人文习惯进行特色食补,如治疗骨折、腰痛的方剂要加入猪骨、野兽骨一起煎煮。
1.2 瑶医药用药理论 瑶医的理论与中医有类似之处,如阴阳理论、湿热理论、肝肾亏虚、邪火理论等,此外,瑶医还自创了“盈亏平衡”学说[7]、“六行学说”“三元和谐论”“气一万化论”“心肾生死论”“诸病入脉论”“百体相寓论”等独特理论[8]。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瑶医在骨伤科用药方面有“祛因为要”“风亏打盈”“捉母擒子”等思辨模式,出现了“以形治形、以块治块、以根治根、以红治红、以白治白”等用药方法[8];瑶医骨伤以“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老班药为主[9],针对风湿、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有显著作用。如风湿疼痛,瑶医治则是风亏打盈,根据“盈亏平衡”及“以风打论药性”的药性理论,在骨折早期,针对“盈”的病机,以打药为主;骨折中期,针对“盈亏”的病机,以风打相兼药为主;骨折后期,针对“亏”的病机,以风药为主[10]。有些药物在瑶医与中医的应用中不相同,如“中别”在中医称为“葱白”,用以治风寒感冒、阴盛格阳、寒凝腹痛,而瑶医理论可治风寒骨痛、跌打损伤,与瑶医“诸病入脉论”有关[11]。
1.3 苗医药用药理论 苗医以“气、血、水”理论为核心,治疗疾病是以“两纲五经”“三十六大症、七十二疾、一百零八小症、四十九翻”以及“热病冷治”“冷病热治”为主要治则,形成“纲、经、症、疾”疾病诊疗系统[12],药物性味以“冷、热”为主,这些原则贯穿整个骨伤疾病的组方用药。苗医以植物结构形态与功效结合,以形、像进行药效总结,在伤科用药中经常出现[13]。苗医存在一种独特治法:“化水”。医者运气凝神后以清水(或有药物)一碗,指沽后弹涵水于患部,并以指直指患部而不触及,可疗包括骨伤科疾病在内的多种疾患。“化水”疗法之“水”有近20种,其中“断血水”和“铁牛水”可止血止痛,用于治疗骨折;“雪山水”有祛火止痛收敛之效,用于烧伤疾病;“雷公水”排脓治疮;“退弹水”用于排出体内金属残体[14];都与“水”理论有关。目前认为“化水法”是一种药物和心理的治疗结合,有一定的心理治疗和“安慰剂效应”[15]。
壮、瑶、苗民族的骨伤科主治疾病主要有骨折、风湿痹痛、跌打筋伤、腰腿痛、外伤出血五大类[16],其中跌打筋伤和风湿痹痛骨伤记载较多。
2.1 壮医药骨伤科常用药 吴晶琳等[17]经过聚类分析发现,壮族骨伤用药出现频次最多的前五位药分别为:五加皮、当归、红花、小驳骨、没药。三七是壮医骨科治疗常用药物,原主产在广西田州(田阳),俗称为“田七”,在历代壮族伤科中最为运用广泛[18]。三叶青藤[19]、飞机草[20]、红鱼眼[21]及华佗豆[22]等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效果[23],都是在骨伤科领域常用的壮药。
2.2 瑶医药骨伤科常用药 瑶医骨伤用药出现频次较多的为老班药中的七十二风[14],是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痛的主要药物。值得注意的是,瑶药中有不少骨伤药物存在俗名同而分类和种属不用的现象。如广泛运用的“三钱三”[23],一种是羊踯躅(老班药中的“毛老虎”),主治风寒湿痹、腰椎间盘突出、跌打损伤、皮肤顽癣;另一种是白花丹(老班药中的“猛老虎”),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扭伤。毛老虎与猛老虎均属瑶药老班药中的“虎”类药,药效峻猛,都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之功效,但在研究中要注意区分同俗名的不同药物。此外,瑶医存在很多用骨类药治疗骨伤病的临床方,通过以骨引骨,增强方剂的疗效。如治疗腰痛配猪尾骨炖服,治疗股骨头坏死时配猪脚骨炖服[9]等等。
2.3 苗医药骨伤科常用药 苗药用于骨伤科疾病出现频次最高的前五位药或药引依次是酒(23.83%)、三 七(4.81%)、当归(2.96%)、杜 仲(2.71%)、骨碎补(2.47%)[24]。酒有白酒、甜酒、黄酒等,用法有内服、外敷、外洗等不同。另外,相较于中医,苗医骨伤临床使用虫类药物和动物类药物更为广泛。对于骨折,苗医最常用的是水冬瓜、九节茶、接骨木、川续断、骨碎补、鼠曲草、四块瓦等药物,既有水煎内服,也有外敷,而且多为鲜品外敷,如单用水冬瓜皮捣烂敷患处[25]。
3.1 壮医骨伤科用药特色 壮医治疗骨伤用药有以下四个规律特点[12]:①药引广泛,如生姜、葱白、红糖、醋、米汤、食盐、酒等,对于治疗骨伤科疾病酒尤为甚;②擅长外用动物药,如:将山螃蟹数只或土鳖虫数只捣烂,敷于患处可治疗复位后的骨折、脱臼等;③根据药物不同部位、不同功效及特性组方用药,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等”;④多用鲜品植物药,原因可能与壮族地区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关,鲜品植物药垂手可得。如黎敏平[26]运用新鲜草药配成消骨方给患者内服,配合煎煮过的药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3.2 瑶医骨伤科用药特色 瑶医的骨伤科主要有以下五个用药特点[14]:①以草类药为主;②以“老班药”使用频率较高;③有些疗效良好的常用药,“追骨风”(王不留行)、“叶铜黄”(三七)、“来姑”(刘寄奴),“铜通美”(威灵仙)等,使用频率很高;④有部分药与中医有同药异用的理解与实践,如“开台涯”(贯众),在中医药中主治多以风寒感冒、温毒发斑、痄腮、血热出血、热毒疮疡,而在瑶医学可治疗风湿骨痛等病;⑤瑶药中也有很多动物药,如“铜砍”(鹞鹰)、“诺己”(红毛鸡)、“成元刨”(鳝鱼)、“同可刨”(塘角鱼)等;⑥对于疼痛病证瑶医多用藤茎类药物[27]。
3.3 苗医骨伤科用药特色 苗医骨伤科用药特色主要有八点[15]:①大量运用酒类为药引,有白酒、甜酒、黄酒等,用法有内服、外敷、外洗等各类样式,23.83%的处方用到酒;②对跌打损伤、软组织扭挫伤的疾病多采用内服方式,对骨折脱臼的疾病则以外用为主;③多运用鲜品;④组方药味比较少,一般少于8味,有些是单味药运用;⑤苗医伤科常用药物性味既有温性,也有寒性,多是苦、辛两味;⑥苗医方剂中的敷料和溶剂很有地方特点,如童便、酒、醋、鸡蛋白、鸡蛋清、糯米饭、蜂蜜等等;⑦广泛运用动物及动物药,如鸡蛋、小鸡、猪肉、蚂蟥、癞蛤蟆、土鳖虫,还有熊胆、野猪胆、滚山珠、螃蟹等等,出现频率高;⑧在配方中多配藤类药物,“以藤为通”,达到通气散血的治疗目的[28]。
壮、瑶、苗民族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各具鲜明的民族特色,都善于运用酒作为骨伤科用药的药引,也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动物或虫类药物,多运用鲜品本土草药。风湿痹痛及跌打筋伤是壮、瑶、苗民族骨伤科治疗的主要疾病类型,瑶医及苗医都提出了藤类药物对于骨伤科疼痛类疾病的价值。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壮医的中药名不统一、别名过多、时间单位不统一、计量特别、部分奇特的炮制方法缺乏依据、有毒药物用量过大等问题;瑶医的药名需要进一步研究规范;另外,壮、瑶、苗医学多凭经验用药或口传心授,再加上相关文献过少,急需选好传承队伍,以免一些有浓厚地域民族特色的骨伤科治疗理论与用药经验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