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依托专业扶贫开展社会实践的现状

2019-03-17 06:30韦媛义崇宽施显帅沈明张思侬
广西农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选项学院育人

韦媛 义崇宽 施显帅 沈明 张思侬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 530007)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共青团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新时代的共青团提出希望: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员青年要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行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实践教育载体,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大学生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实践育人如何与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如何做到可持续推进的新途径的实践探索,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 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归纳总结等方法,探索高职院校依托专业扶贫开展社会实践的有效路径,旨为切实做好实践育人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6 年3月至2016 年5月。 调查对象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 级、2015 级在校不同专业学生,其中有中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和群众。

1.2 调查研究方法

根据2016~2018 年驻点第一书记扶贫村广西靖西市禄峒镇,持续三年开展帮扶工作情况,课题组制作有针对性《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专业服务促进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情况调查问卷》采取分年级调研的方式,发放给不同专业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 份,回收1425 份,有效问卷1419 份。 根据调查问卷,结合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归纳分析问题的症结,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2 调查结果

2.1 专业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力不大

在校生对于本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知晓率调查中,问及现如今我们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何,有些什么主题与内容时,回答的比例如下:选项A(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师生参与度高,社会反响良好)和选项B(和同类学校差不多)占比较高,选项C:简单的互访互助、济贫扶弱活动,师生被动参与的多和选项D:没有关注过,都不足20%(见图1)。

图1 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知晓率的调查情况

在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依托专业服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如何的情况的反馈中,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学生对农业院校带农业技术到农村开展帮扶活动:选项A:没听说过,占8%;选项B:听过,不了解,占24%;选项C:听过,是学院每年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占43%;选项D:了解,是学院在学雷锋活动月、五四期间、暑期等时间契点,长期与农村乡镇共同开展的农业技术咨询、劳动体验等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占25%。

2.2 专业服务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不高

在回答“你参加过的最难忘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时,排名最高的是选项A:在校园内开展的学雷锋清洁校园活动,所占的比例达到50%,选项B、C、D 在周围社区开展的义务维修、关爱空巢老人、亲情陪伴农民工子女活动以及开展农业种植、养殖帮扶活动其他形式的活动,所占的比例都低于30%(见图2),学生参加过的社会实践经历不多,这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图2 学生最难忘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情况

在提问“你认为最乐意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怎么样的?”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还是集中在选项D:共建基地项目,长期定点参与农业种植、养殖帮扶活动,并有针对性的持续运转(见图3),可见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虽然在实际中参与到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内的校园清洁工作,但是仍然比较倾向于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同时也愿意长期持续定点开展。

图3 学生最乐意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情况

2.3 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在“依托专业服务促进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给学生最实效的帮助”这一问题调查中,所选比例较高的两项为选项A:用专业特长在基层做社会实践,对专业的就业与创业有实际的检验和选项B:提高实践育人和专业的关联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见图4),所占的比例都达到了30%以上,这也是符合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强,符合市场需求的一线岗位人员。

图4 专业服务促进实践育人给学生带来最实效帮助的调查情况

2.4 社会实践的系统化管理水平不高

高职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仍处于被动状态,对于社会实践的关注点在于有专业指导、与勤工俭学结合。

在“建立更健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管理?”这一问题调查中所选比例按照高低排序(从重要性的高低排序)为A→C→B→D→E→F(见图5),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作为被调查的学生,他们关注的点在于有专业指导、与勤工俭学结合,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寒暑假,与正常的在校学习时间不冲突。 作为校方和活动组织者,本人认为,切实做好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的对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相匹配才是实践育人的核心。 选项内容如下:

A、可以结合专业就业特点,在学生进入社会实践之前,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益更精准。

B、可以通过寒、暑假延长社会实践时间,深化实践形式,增强实践实效,并健全专业实践的考核制度。

C、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推进贫困生能力提升工程,为贫困生提供相对持续有效的能力提升。

D、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实现就业困难相结合。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E、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建立更健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管理。

F、在激励机制和支持上,应将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作为综合测评、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充分与教学、学生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共同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图5 建立更健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管理的调查情况

3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问题分析

3.1 专业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力不大,造成知晓范围不广

当今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都是按照上级部门给出的大方向来推进,与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度不够高,或者是形式大于内容,内容与形式都过于陈旧,每个学校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局面,表现为辐射面不广,组织形式、途径单一,时间短,内容不新颖,吸引力不足。 比如通过团总支、团支部、团小组多范围多人群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比较少,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性持久性得不到有效强化。

3.2 专业服务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不高,形成合力不足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主要有四种模式:(1)以教务部门牵头,开展的专业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2)以共青团牵头,开展的寒暑假“三下乡”实践模式;(3)以学生工作处牵头,开展的勤工助学模式;(4)以招生就业办牵头,开展的就业创业实践模式。 而这四种形式往往又是独立推进,没有进行很好的优势互补与有效整合。

3.3 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动手能力和系统性不强,导致社会衔接度与认可度不高

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统筹整合,缺乏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现阶段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只是重在参观调查,并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开展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从而导致社会认可度与衔接度不高,使得经常是高校组织热,社会需求冷,在对接过程中出现供需不对等,没有得到整体规划。

4 探索高职院校共青团在促进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中的对策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获得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尤其是高职学生对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现状数据统计,尊重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需求是很重要的,为高校共青团如何做好社会实践育人提供有效的思考与探索。

4.1 强化宣传辐射效果,切实提升社会实践的知晓率

结合2016 年、2017 年学院分别各有一支社会实践团队荣获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以及2018年、2019 年,学院两支社会实践团队荣获2018 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4 名教师荣获团队指导老师,1 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个人,1 名教师荣获优秀通讯员称号等荣誉,学院在《中国青年报》《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广西百色靖西政府网等官方主流媒体进行多次报道,切实提升社会实践的知晓率。

在2016~2018 年期间,学院团委组织社会实践团队,依托学院“服务三农”办学定位及农类院校办学优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农业技术助力脱贫行动》计划,结合学院第一书记对口扶贫点,组织“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种养专家、学生团队,与禄峒镇党委和团委共建专项食用菌、蚕桑、猪和鸡养殖管护基地,依靠学院农业专业教师的种养技术进行指导,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到村调研,助力禄峒镇种植和畜牧业种养产业。团队搭建“种养技术指导、互联网营销、创业、政策宣传”等科技扶贫模式。 充分做好“农”字文章,农业技术培训与实地实践帮扶的精准助力扶贫工作。

4.2 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实现专业服务与社会实践结合,并形成合力

做好定点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实现社会实践常态化的重要保障,切实做好社会服务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专业化建设的关键。 因此,学院团委三年来坚持以本单位的第一书记扶贫点为社会实践根据地,开展持续的三年对点服务。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院育人目标和学生专业特点,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等实践成果,形成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流程化。

4.3 切实做好社会实践系统性的完善,提升社会衔接度与认可度

在学院的专业教师、当地扶贫第一书记和当地政府的悉心指导下有效开展专题研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教学资源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

同时,学院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统计数据库,并实现行政部门、专业系部构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开展工作,同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促进师生的沟通,强化学院的“三全育人”工作的同步进行。

近年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高校师生在知识技能、专业服务上的优势,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校、地、企、社区等各类育人服务基地,持续开展有特色的专业服务基层活动,比如结合学院教师挂职点、扶贫攻坚战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点和专业教师课题试验点等建立合作实践项目,逐步形成品牌项目,产生良好的育人目的与社会效益,积累有效推进实践育人的宝贵经验。

5 结语

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职业院校,团组织依托专业扶贫优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为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做了有益的探索和论证,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也为高校推进共青团工作依托专业开展社会实践,起到铺路搭桥的有效作用,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探索出适合团建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选项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