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燃
摘要:《八月的乡村》是作家萧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创作的反映东北沦陷区抗日斗争的经典作品,被誉为革命史上“奴隶”发出的第一声。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为抗战而英勇牺牲的人物,其中主人公萧明以其革命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传达了早期革命斗争中存在的各种复杂的内部矛盾问题,揭示了在革命文化锻造下知识分子自我锤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抗战;革命者;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1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89-01
自1935年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出版问世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曾一度被誉为“抗战文化的奠基石”,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沦陷区的东北人民顽强抗击日寇的壮举,成功刻画了如萧明、铁鹰队长、小红脸等一批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东北人民誓死保卫家乡、捍卫民族尊严,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者借主人公萧明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大胆提出了革命的疑惑和反思。
1.血气方刚、投笔从戎的青年革命者
1.1亡国灭种危机下催生出的自觉救亡者
燕赵自古以来的侠义文化影响了萧军的人生,塑造了他的独立人格,也融进了他的创作中。日本侵略军在沦陷区的暴行罄竹难书。残酷的杀伐唤醒了人民的救亡意识。虽然抗争过程中时刻潜藏着生命危险,但是为了生存的希望,人们抛家弃子,荒废田地去参战,这也成为了《八月的乡村》中多数抗日游击队队员参加革命的初衷。小说中一位老农在跟萧明谈及抗日时说道,如果自己还年轻的话也一定参军抗日,因为“日本人逮住老百姓,只要你年轻一点……就非给弄死不可”。为了生存,必须和侵略者战斗。
1.2烧杀抢掠暴行下激发出的热血复仇者
小说中有多处浓墨重彩的景物描写,既有对过去平静安逸生活的美好追忆,也有对日寇丧尽天良的特写控诉,更有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画面交替出现,对比鲜明,饱含了沦陷区人民对民族、家园的真挚热爱和对敌人的滔天恨意。
萧明的游击小分队赶到王家堡子与大部队汇合的途中突逢大雨,饥寒交迫之时,偶然看到一户人家上门求助。当萧明敲门请求进屋歇脚时,屋内老人神情恐慌以为来人是日本兵,他“担心着这个孩子,和小瓦罐里的半罐米”。老人在聊天时表达了对日本兵的痛恨,“这孩子长大我一定也让他去……替他爸爸妈妈报仇,把日本兵全杀死!……”沦陷区人民的性命在侵略者眼中视如蝼蚁,刺刀一挥顷刻无命。
1.3知识文化教育下塑造出的革命组织者
萧明在抗日游击斗争中勇敢善战、聪明机智、精于指挥,以一个合格的革命组织者的角色引导着小分队的前进路线和抗争行动。一路上,他和农民、小工业者出身的游击队员们一起忍饥挨饿、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当队友疲惫、饥饿而耍赖,表示宁愿被日本兵俘虏或杀死也不愿继续前行时,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高唱国际歌,鼓舞士气,用精神激励驱赶疲劳和饥饿感,鼓舞队友振作起来。同志们背后称赞他:“萧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来是个学生,能和我们一样吃苦,没白念书。”在袭击日军的列车,歼灭、击退龙爪岗的日军等一系列战斗中,他奋勇杀敌、表现出色;在组织革命宣传,帮助革命同志提高教育方面(如教他们识字,唱革命红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保持反思精神和独立主体意识的知识分子
2.1不切实际的人道主义者
所谓革命就避免不了流血牺牲,因而人们常常在称颂红色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的同时,弱化或忽略了战争对生命、对人性的摧残和屠杀。当战友牺牲时,萧明悲痛不已,泪流抚摸着战友没有体温的身体和已经黏腻的胡子,“九个同志,死了四个了!我也明知道这是应该的,就连我自己也是一样!不过,我还是想念他们!……我知道,我这样人对于一个真正革命队员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一个革命队员一定不许有动摇、有悲伤的……”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毋庸置疑,但战争本身的非人道则不能不令人谴责!
然而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在当时是不切实际的,有侵略的烧杀抢掠必然会有反抗的流血牺牲。在面对侵略者肆意践踏,在残酷的现实拷问下,这种不切实际的人道主义是无意义的。
2.2软弱的理想主义者
在革命的前进道路上,萧明时常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在等待攻打地主王三东家时,萧明的内心极其矛盾——杀人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时候才能避免了杀人?这些疑问同他理想中的革命不该以杀戮为途径,以牺牲人的尊严和生命为代价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当战友们抓捕了汉奸王三东家和他的老婆,在受过展览式的羞辱之后,司令员陈柱命令萧明实施枪决,萧明犹豫了,退缩了,反问陈柱枪毙他们的必要性。当墙外不远处传来处决的枪声时,“知道了那兩个动物,已经被结束了”。此时萧明的内心感到巨大的不安,乃至悲痛和羞耻。
2.3清醒而独立的反思者
萧明以知识分子的立场对革命所产生的负面作用进行了深刻的质疑和反思。在铁鹰队长袭击敌人列车胜利凯旋时,他反思这是不是真正的胜利;面对战友的不幸牺牲,他反思这是不是值得的;在攻进地主王三东家,枪决王老三和他老婆时,他反思人的尊严何在;在被迫与安娜分手时,他反思恋爱和革命意志到底谁胜过谁……最后在面对队伍撤退时的情形,面对满屋子随处可见被任意破坏的混乱不堪场景,萧明内心感叹着队员们革命意识和教养的缺乏,甚至困惑、怀疑。
萧明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清醒而独立的反思者,就像作者萧军一样,在延安文化的熏陶下,始终不愿放弃自己作为思想者、作家的特殊身份和知识分子的自我独立。这一点在萧明的身上也深刻地体现着,以致一直与革命大部队保持着疏离,落得被遗弃的处境。
萧明的身上,有血气方刚、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意气,有悲天悯人、尊重生命、渴望爱恋的柔情,有摆脱不了的知识分子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保持着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和独立自主意识,以致他更像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孕育的冷眼旁观的弄潮儿。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当萧明为失恋意志消沉,主动放弃领导职责,在遭遇队员的讽刺、讥笑和疏离时,为捍卫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终于在向他发起挑战的队友面前大胆陈词和呼喊,这种超越的个人意志和感悟,即使得不到队友的宽容和理解,也闪耀着精神独立与自由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