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云
畜牧业养殖管理过程中,疾病是影响畜牧业经济效益和安全公共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疾病的防控是畜牧养殖管理中必须处理好的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升高,对于牛奶、牛肉、牛杂等牛类养殖产物需求量提高,刺激畜牧业扩大对于牛的养殖规模,增大养殖密度,也因此使得牛疾病发生频率急剧升高,疾病发生种类、规模、严重性逐年扩大。牛疾病不仅对畜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在牛养殖副产物中的残留和对消费者生理健康的影响。
1. 牛的几种常见疾病
1.1 蛔虫病
蛔虫病是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发于犊牛时期,多半是因母牛携带而感染到胎儿。蛔虫寄生于小肠内,可繁衍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随宿主排泄物进入自然界,污染水源、草料,进而在牛群中进行传播。感染蛔虫病的病牛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等表现,蛔虫病发展到后期会导致病牛消化系統紊乱,继而导致病牛机体衰竭而亡。
1.2 肺疫病
肺疫病是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没有集中或固定的发病生长期,属于全牛感染型传染病。肺疫病多因感染病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后随病牛呼吸进入自然界,污染水源、草料、蚊虫,进而在牛群中进行传播,引发牛群大面积肺疫病。感染肺疫病的病牛多表现出体温升高、持续发烧、牛鼻孔扩张、结膜出现紫色等现象,病情严重者最高温度可达42℃以上,最终导致病牛窒息死亡。
1.3 流行热病
流行热病是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流感式疾病,主要由呼吸道、蚊虫叮咬为传播途径,多见于每年6月到9月的高温、高湿地区。感染流行热病的病牛多表现出突然体温升高、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眼睛肿胀、鼻孔干燥、分泌物增加等现象,死亡率大约在1~3%。
1.4 结核病
结核病是牛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细菌感染类疾病,结核杆菌在潮湿、阳光不足、通风有限的圈舍中会大量繁殖,可以通过呼吸道、生殖器传播。在牛类中黄牛和奶牛最容易感染结核病,被结核杆菌感染的病牛多表现为器官组织钙化结节,病牛器官组织变成肉芽和干酪状,病牛临床多表现为咳嗽、低热。
1.5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导致的细菌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主要侵害牛类的生殖系统和关节,会引发母牛流产、生殖器官和胎膜炎症,导致公牛睾丸炎和不育。布氏杆菌病属于隐性感染病,外在表现症状不明显,其中母牛怀孕后期流产是最主要的症状,且母牛多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委顿、起卧不安、阴道流出黄色或灰黄色黏液,感染布氏杆菌病的母牛会因为胎衣不下而导致率配不孕。
2. 牛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环境管理
牛常见的疾病多因环境潮湿、清洁度不足、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而触发,细菌、病毒、寄生虫都容易在此类环境中大量繁衍,因此,做好牛养殖环境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防治措施。养殖管理人员需要保持牛圈舍的地表清洁,粪便及时清理,定期进行圈舍、食槽、牛床等用具的冲洗和消毒;保持牛圈舍的采光充足,保持通风良好,冬季以保温为主,夏季以降温为主,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牛患感冒;定期刷洗牛的身体,保持牛的身体清洁,减少牛患体外寄生虫病的几率;及时处理牛活动范围内及周边的积水坑,减少蚊虫滋生的几率;进出养殖区域的人和工具都要进行消毒,避免外来人和物携带细菌病毒进入养殖区域造成牛患病。
2.2 营养管理
牛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营养摄入,健壮的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来自细菌、病毒的侵害,降低患病几率,保持身体健康,因此,做好牛养殖的营养管理是防治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养殖人员应当注重对牛群的科学养殖,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健康状态为牛进行分群管理,保证营养的适量供应,而非过度或过少供应,保证牛的健康又不会对牛组织器官造成营养过剩负担,提高牛的自体免疫能力,促进牛的健康生长。在对牛进行营养管理时,养殖人员可以采用微弱药性的药物与饲料混合对牛的身体素质进行提高,例如:将桃仁、党参、黄芪、甘草、当归等中药进行研磨混合或浸泡,与精饲料、粗饲料、水料进行混合,提高牛的营养元素摄入。
2.3 疫情控制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于动物疫病的控制手段已经从兽药逐渐转变为疫苗,使用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减小动物疫病的影响程度,防止疫情的大面积扩散,减小疫情可能对动物养殖的影响,减小养殖业因动物疫病而受到的经济损失。例如:牛患有蛔虫病后,兽医可以用1.5g四环素与55ml20%的氢化可的松、3ml22%维生素C、25ml樟脑磺酸钠、1800ml葡萄糖或淡盐水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射,使患有蛔虫病的病牛进行蛔虫的体内驱除,而后使用雷夫努尔液对病牛进行鼻腔清洗,使用高锰酸钾液对病牛进行口腔清洗,使用金霉素眼膏对病牛进行眼部清洗;牛患流行热病后,为了控制流行热病对牛体的进一步影响,或避免流行热病对牛群的大范围影响,可以将六畜旺与葡萄糖溶液进行1:10比例混合,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或采用10%安那加与维生素进行混合,采用静脉注射;牛患有肺疫病后,兽医可以采用将肺疫病病毒弱化后进行接种的方式对未患病牛群进行防治,隔离牛群避免疫病大面积扩散,同时采用清肺止咳散与牛饲料混合的方式对病牛进行内服治疗,对病毒进行杀灭,对患肺疫病的病牛进行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牛疾病的发生原因多在于牛的生长环境,因此畜牧养殖管理人员应当做好牛养殖基地的环境控制工作,做好消毒、清洁、通风、防蚊虫等工作,定期为牛注射疫苗,适量对病牛用药,科学合理进行畜牧养殖,可以有效提高牛常见疾病的防控效果,提高牛养殖管理的经济效益和安全公共效益。
(作者单位:644309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畜牧水产局花滩畜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