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症或面神经炎,是指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发生障碍,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肌肉痉挛、嘴角流涎等。民间又俗称“歪嘴”“吊线风”[1],是一组面部神经障碍疾病。根据面瘫性质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2-3],前者多为脑血管损伤引起,后者因风寒、湿热、炎症引起。针灸是我国具有特色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对活血化瘀、疏筋散寒(风热)有良好功效[4-5]。本文就康复期面瘫患者采取不同针灸顺序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86例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18例,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51.7±4.3)岁,病程0.2~1.4年,平均病程(0.6±0.2)年,中枢性面瘫21例,周围性面瘫22例;实验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19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2.3±4.5)岁,病程0.4~1.7年,平均病程(0.8±0.3)年,中枢性面瘫20例,周围性面瘫23例;所有患者伴有面部受风、口眼歪斜,面部肌肉不对称症状,符合2012年中医版《针灸治疗学》[6]中“面瘫”诊断标准,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先针刺再闪罐治疗;实验组采取先闪罐后针刺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法,选择合谷、风池、地仓、翳风、太冲、颊车穴位进行针刺,进针长度为1寸左右,留针30 min。取针后在患者面部涂抹维生素E液,在患者面部用玻璃罐进行闪拔,闪拔遵循由上而下移动顺序,动作轻柔缓慢防止烫伤,每日实施1次。实验组先进行拔罐,分别选择1号和2号玻璃罐,1号罐闪拔额头,2号罐闪拔面部及鼻唇,拔罐前用维E液均匀涂抹面部,再闪拔罐,待皮肤微红后进行走罐,额头至太阳穴处,面部及口角,酒精棉球不宜饱满或过大,影响出痧美观,最后拔罐时间不超过10 min。针刺选阳白、翳风、迎香、攒竹、透四白、太阳、地仓常规穴位。中枢性面瘫选穴:翳风、足三里、四白、下关、颧髎、合谷、百会、太冲。根据面瘫中医辨证分型,风寒阻络证:在大椎、肺俞、风门拔罐后,选风池、下关艾灸;风热邪袭证:大椎刺络拔罐,曲池、外关艾灸;阳明热盛证:针刺支沟、曲池、内庭;肝胆湿热证:针刺外关、阴陵泉、曲池、颊溪;肝郁气滞证:背部沿膀胱经拔罐,针刺外关。所有针刺选穴规律:多用阳明和少阳经穴,针刺法遵循泻法、浅刺,取远端穴开始,中后期用补法、透针。针刺后观察1h,无不良反应后对患者进行面部肌肉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根据手掌节拍做睁眼、闭眼运动,两眼一起做;微笑、嘴角向上动作,做“O”型嘴,吹口哨、皱下巴及吸面动作,观察患者面部肌肉是否协调,促进面部肌肉神经功能锻炼。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应避风,必要时戴口罩或眼罩保护,防止感染。饮食宜清淡,禁忌烟酒、辛辣食品。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愈:面部肌肉恢复正常,面神经活动自如,所有症状消失;显效:面部肌肉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消失90%,患者仅在皱眉时额纹浅于健侧;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嘴角有浅度歪斜;无效:症状无改善,仍有口眼歪斜症状;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治愈时间、疼痛率、患者满意率,口头咨询患者对治疗的满意情况,评分范围为0~100分,由患者客观评价,超过80分即为满意。
用SPSS20.00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35%,实验组为97.6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例(%)]
实验组治愈时间、疼痛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疼痛率、满意率对比
面瘫属于面神经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肌肉痉挛,症状有额纹变浅消失,眼睛闭合不均,咧嘴、皱眉、吹口哨、鼓腮动作困难,严重影响患者面容及增加心理负担[8]。面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不分年龄性别,根据发病性质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要高于中枢性,前者多由风寒、风热、气血不足(如迎风睡眠,脸面长时间受到寒风引起)等原因引起[9]。后者则多发生于脑血管疾病并发症,脑卒中、脑梗塞发生面瘫的机率较高。面瘫发病因素较为复杂,西药主要以抗感染、消炎为主,疗效并不明显,而手术治疗风险大、预后慢且影响面部美观,不建议采用。面瘫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是针灸科常见病症,我国古代就有针灸治疗面瘫记载。《灵枢.经筋》记录“足少阳之筋,...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颈;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10]《医部全录》云:“凡半身不遂者,多属阳明经病”中提出无半身不遂仅口眼歪斜者属阳明经之僻[11],该病多位于手阳明、足少阳,中医认为面瘫属于人体正气不足、经脉失调,风寒风热乘虚人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筋肉失约,根据性质不同进行针灸辩证治疗。拔罐走针通常不分家,联合治疗,共同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对先针刺后拔罐还是先拔罐后针刺研究文献较少,而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对风寒型面瘫,寒气入侵使面部经络阻塞[12],对面部进行闪罐走罐,提前疏通面部瘀阻的经脉血管,使针刺效果更明显。如先针刺后拔罐易使针孔再出血,增加了感染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面部肿胀消除。利用先拔罐后针刺顺序针灸法,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疼痛率。针灸在现代医学中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经活血;增强肌肉收缩,恢复神经传导功能。
面瘫针灸治疗越早越好,病程越久易留下后遗症。面瘫早期表现为外邪入侵经脉,正邪相争,治疗应祛邪扶正,选择调整经气作用的远端穴[13],少取病变近端腧穴,以防损伤元气。面部额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之上,阳明穴、少阳穴瘀阻可导致面瘫发生。面部经络分为手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及阳跷脉,合谷、中渚、曲池、外关、足三里均是治疗面瘫针灸的常规穴位,根据病情随症加减。面瘫发作早期针刺足三里、上巨虚,能活血通络、通阳散寒,扶正固本功效。其中合谷、足三里穴不仅调节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神经功能和局部组织代谢[14]。对脑卒中引起的面瘫,通常病程长,不易恢复,而针刺法能诱导枕叶脑组织和额叶中的血流量循环,改善脑部病灶血液动力学,对修复损伤的神经功能。采用合谷、太冲为主穴,以远端取穴,合谷(对侧),太冲(双侧)能调整机体经气,祛邪固本,该穴位通过交感神经对大脑血管管径起到调节变化,促进脑血管扩张,降低脑血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平衡经络气血,对耳痛者可增加风池、足三里,随证加减针灸。文献报到[15]应用合谷、太冲穴位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功效,治疗面瘫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取面瘫中的常规穴位,风池作为祛风化痰、头痛灼热之主穴,翳风为效穴[16],对该穴位行针刺能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针灸疗法主要对神经元起到刺激作用,恢复堵塞的经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另外龚泽辉等提出针灸疗法属于被动治疗,利于局部肌肉运动兴奋,为促进患者面部肌肉恢复,应进行适当的反阻功能训练。主动及反阻训练可提高肌肉耐力,防止肌肉萎缩。如指导患者睁闭眼、抬眉、耸鼻训练,吹泡、鼓腮、咧嘴正确功能训练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修复病灶区神经元[17]。通过持续性不间断的面部肌肉训练,可减弱健侧面肌力量,增强患侧面肌主动活动,为患侧面肌恢复创造条件,保持肌肉功能平衡。
周围性面瘫采用风池、地仓、攒竹、阳白、翳风、颊车常规穴位。中医辨证分为风寒证、风热证、气血不足、瘀血阻络。风寒证多见畏风恶寒,指迎风睡眠或面部吹风过度引起,取翳风、完骨、养老穴,再配合谷穴,提插泻法。风热型:兼有风热表证,咽痛、口干、口苦,耳痛等,多发于中耳炎、牙龈肿痛后,常规穴配合悬钟、解溪、金门、申脉,提插泻法,选少阳、阳明经穴、少阳穴为主。气血不足:兼有纳呆,神疲乏力、心悸、脉弱,常规穴配听会、外关、率谷,急徐泻法。所有针刺选择艾针,其性温,有散寒湿、通经络功效,临床主要将艾针用于治疗寒证及虚证,取1寸左右长度针刺皮肤,“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18],调经络祛瘀而不伤经。
面瘫是一项面神经炎疾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而西医治疗面瘫没有突破性进展,主要是以抗感染、消炎为主,对受损的神经元及经脉瘀阻没有确切疗效,而手术风险较大,预后差,影响患者面容美观等方式,临床不建议采用。而中医针灸对面瘫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1~7天是面瘫发病急性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9]。对面瘫病变初期,应取穴宜少,针刺要浅,远端取穴,对面部的麻痹神经元起到适当的良性刺激。行罐走罐和针刺是一组对人体活血行气、舒筋活络的联合疗法,在面瘫治疗中先行罐后针刺,行罐可提前疏通经脉行气血,再进行针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按此先后顺序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避免针眼再出血引起感染风险。
综合上述,对面瘫患者采取先行闪罐后针刺,针刺法取远端穴为主,降低神经刺激性,疏通淤阻经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针刺疼痛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