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因易损斑块自身破裂引起血管栓塞的疾病[1]。近几年文献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病率逐年增加,发病率在23/10万~58/10万[2]。相关研究报道我国每年约有54万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未得到及时治疗而死于心力衰竭、室颤等事件。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悠久的历史,经验丰富。中医将其归属于“心痛”范畴,《素问》《灵枢》中大量的记载了有关此病的病名[3]。病因病机与情志失调、寒邪侵袭、饮食不当等有关。中医药物在治疗疾病中副作用少,疗效肯定。为此本文拟分析加味桃红四物汤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45~71岁,平均年龄(54.38±6.37)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43~69岁,平均年龄(55.37±7.18)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病史>3年。(2)按要求服药,并严格控制饮食。(3)近期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者。(4)根据《中医诊断学》确诊为气虚血瘀型。
(1)症状性低血压者。(2)未规范用药,不能判定疗效者;(3)病案资料不全、缺失者。
两组基础用药相同,研究组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基础西药治疗方案拜阿司匹林(规格:0.4 g∶0.24 g×10粒,国药准字J20140076,拜耳医药公司)100 mg,1次/日,阿托伐他汀(规格:10 mg×7片,国药准字H19990258,北京嘉林药业公司)20 mg,1次/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桃仁15 g,红花10 g,当归15 g,元胡20 g,桔梗10 g,熟地黄15 g,川芎15 g,人参15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甘草10g,黄芪25g,枳壳10g,赤芍15g。以上药剂均每日1剂,分装入150 mL真空袋,早晚服用一袋。疗程4周。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服用药物期间药物安全性。中医症状评分[4]项目有胸闷、胸痛、面色少华、自汗、乏力、唇色紫暗、气短、舌质紫暗、脉沉细弱。总分4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s)
全血高切黏度(mpa·s) 中医症状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25±1.82 4.81±1.52 25.12±7.42 6.34±1.25对照组 6.23±1.78 5.65±1.34 25.09±7.28 13.47±4.11 t值 0.052 2.931 0.287 6.381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服用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出现1例胃纳不适,1例头晕,对照组出现1例肝功能损伤,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05)。
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6.25±1.82)mpa·s,(25.12±7.42)分]、[(6.23±1.78)mpa·s,(25.09±7.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 [(4.81±1.52)mpa·s,(6.34±1.25 分)]、[(5.65±1.34)mpa·s,(13.47±4.11)分],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桃红四物汤对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粘度有积极意义。同时桃红四物汤对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有较好的疗效,这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4]。
全血切黏度指血液流动时,邻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全血高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变形能力低,全血高切黏度高。相关研究指出全血高切黏度增高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全血高切黏度升高则提示心肌梗塞患者发病10个月内发生死亡、心衰、再发心梗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增高[5]。
中医症状评分主要是从胸闷、胸痛、面色少华、自汗、乏力、唇色紫暗、气短、舌质紫暗、脉沉细弱等方面综合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症状越重。而研究组中医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加味桃红四物汤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加味桃红四物汤组方原则以逐淤血为核心,佐行气养血。桃仁、红花共为君,二药配合行血和血。黄芪补虚,人参主补五脏,重用黄芪、人参达到补益后天之本。赤芍散邪行血。川芎散滞气破疲血[6]。延胡索活血外又可行气。熟地黄能填髓补血。当归养血益阴,填精益髓。五味子收涩,止气虚汗出,又可宁心。积壳、枯梗一升一降,使气机调达[7]。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和宁心安神的功效[8-9]。
目前大型临床试验证实,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应该以长期修复性策略为主,桃红四物汤通过药理学研究证实有以下作用:(1)长期使用可以阻断肾上腺素能活性,进而提高心功能[10]。(2)降低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起到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11]。(3)増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电稳定性,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同时延缓心力衰竭[12]。(4)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増强心脏收缩。
综上所述,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肯定,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全血高切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