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仙人掌不好惹

2019-03-15 02:07狂奔的兔子
中学生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河郭敬明评判

狂奔的兔子

电影,不仅仅是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更是深刻体验人生的最直接的方式。我可以滥情于区区一个墨水瓶之微,就像滥情于巨大星空里,无边的寂冷。我是兔子,我带你在电影的原野上狂奔。

推荐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

导演:落落

上映时间:2018年9月

一句话推荐:没有旁观者,都是施暴者。

我们总是被教什么是正确的、正常的,那些不一样的、不正常的,都是错的。

穿着初中的校服上高中是错的,势必接受嘲笑;妈妈靠皮肉生意养活女儿是错的,理应被人轻贱;年纪轻轻得了妇科病是错的,一定是做了不干净的事;成绩不好也是错的,要接受家长、老师、同学们的责骂。

而屡教不改,不努力活成一个正常人,是最大的错误。

群体给予个人的善意,从来都是有限的,就连孤儿院里被资助上学的学生,都是成绩好的优先。被挑选、被评判是弱者逃不过的宿命。

燕子再渴也不会喝地上的脏水,体面的人就算断了手脚也不会去讨饭的。

这是所有台词里最让人愤怒的一句。

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和没有经历苦难就谈人生豁达的假正经,就像看见有人掉进冰窟窿腿抽筋,还穿着羽绒服在岸上喊“加油”“你一定能做得到”般可气。

你那么厉害,怎么不下来试试?

所以我对齐铭的好感非常有限。

他不理解“生活是由一个靠做皮肉生意的妈妈支撑,六点前不能回家,买不起新校服,每一天在学校都要受各种欺辱,莫名其妙得了性病”的高中生易遥,是没有“体面生活”的选择权的。

齐铭是传统家庭里长大的好孩子的典型。

学习好、规矩、善良,最重要的是,听话。

他顺从了妈妈灌输给他的概念——易遥一家人的糟糕处境是她们不上进、不要脸面造成的。

尽管他对易遥有同情和儿时情义,但也有怒其不争的不理解与评判。

这也是易遥说出那句“你把心掏出来放在我面前,我都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会在上面踩上几脚”的原因。

易遥可能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会如此不知好歹。

易遥是如此悲伤,所有悲伤的底色都是愤怒。齐铭的好总带着施舍、怜悯、无条件的圣人感,每一条都能碾压到易遥的自尊,她因此更加悲伤,所以,更加愤怒。

而这愤怒,是无从发泄的那种。就像,一个为孩子卖血、卖肾放弃一切的父亲、母亲,孩子会莫名其妙患上抑郁。

顾森西就不一样。

他接纳易遥。

他觉得易遥没有错,“易遥,你拥有和大家一样平等的身份,被打就打回去,别人都有的直接反应你为什么不能有?”

顾森西的心是软的,软不是怜悯,是共情,是感同身受。

再好一点的人格水平,是共情之后的积极应对。

情绪就像泥潭,多数人都困在其中打滚儿——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分析对错,评判应该不应该。

可是困在情绪本身没什么意义,事情一直在原地,人是要往前走的。

知道解决方法永远比知道原因更加进步。

既然苦得久,不知道甜是什么,仙人掌做不了花,没办法让人捧在手心里,那就让那些想要把仙人掌当成软柿子捏的人,知道仙人掌不好惹。

很少有一部电影,改编得比原著还要打动人心。中國的青春电影,终于肯静下心,抛弃小情小爱,转而走向更深一层的校园角落。

郭敬明说:“我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我们都是。

经典独白:

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编过最下流的绰号!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

猜你喜欢
成河郭敬明评判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最可爱的她
最可爱的她
七月,我想我遇见了爱情
星与花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郭敬明的“小”与“大”
名人读《意林》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