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敏 马琨 陈玲 马瑾荣 毛敏
摘要:花儿与信天游是典型的西北民歌(1),两者都用当地方言传唱,方言词汇各具地域特色,在城市化背景下,民歌传唱受到一定冲击,民歌方言用语不断减少。这对于花儿与信天游的保护传承带来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花儿;信天游;城市化;方言用语
花儿与信天游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流传地域广、影响力大。花儿与信天游都采用地方方言传唱,方言词汇丰富复杂,独具“土”味。花儿主要流传在甘肃、青海之间的河湟流域,涉及东乡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藏族、汉族等八个民族,传唱地域十分广泛。信天游集中在陕北榆林、延安一带传唱,主要以汉族为主。
一、花儿与信天游方言用语现状
花儿以河州花儿闻名,河州即现在的和政,和政人文积淀丰厚,是和湟花儿的发源地之一。和政有“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的称号,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是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会”,参加花儿会的以当地农民居多,还有一些花儿的爱好者,花儿会规模盛大,西北闻名。信天游主要在陕北榆林、延安一代传唱,以调研地点延安为例,当地信天游采用延安话,方言用语独具陕北特色。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花儿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陕北民歌列入国家“非遗”名录(2),在文化保护上,花儿与信天游都已纳入非遗名录。方言用语在花儿与信天游的保护传承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经调查发现,花儿与信天游传唱群体以中年人为主,一部分小学生在其影响下,也喜欢传唱。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不断发展,年轻人外出,留守老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据了解当地人民主要以地方言的形式传唱。花儿与信天游传唱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主要抒发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在演唱时,张口即来,方言特色浓厚。
二、花儿与信天游方言用语
独特的方言俚语,彰显陕北地域文化,陕北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言作品的生命取决于时代精神周围风俗,延安信天游与他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信天游以其独特的方言俚语,彰显陕北地域文化,陕北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作品基本的材料,矛盾则言民族形式主要因素是文学语言。
经资料搜集整理,花儿中保留了许多宋元时代的词汇,如“维”“盘缠”“晚夕”“闪”等词汇,此外还有部分阿拉伯词汇,如“胡大”“东亚”“主麻”(阿拉伯的舶来品),宋元汉语词在花儿歌谣中出现多次,词性涉及名词、动词、代词和语气助词。“酒望子、奴、主腰”等旧词,由于时过境迁,现已不再使用,但在早期的一些花儿歌词中依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像“阿哥”“晚夕”“日头”“一搭里”“盘缠”“淘气”“闪”“们”“哩”等词依然活跃于花儿歌词中。花儿的方言用语还体现在他的曲令上,例如抹青稞令、牛拉车令、追尕驴令、脚户令等都是日常生活用语,与人们的农事活动相关,地域色彩丰富。
相比花儿信天游的方言用语主要体现于文学作品中。路遥在他的作品中涵盖了许多西北地区的方言土语。路遥是清涧人,其作品中采用了许多清涧方言词汇。烂包意为糟了、坏了、混乱,无法维持形容贫困的家庭生活或者捉襟见肘的生活状态。泥:动词,粉刷,泥窑。拨弹:名词,无可挑剔,简洁生动,这些方言词体现了浓厚的陕北风味。沃尔夫假说是关于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关系的重要理论,文化存在于语言中,任何文化的特点只能在自己的语言中,任何文化的特性也只能在自己的语言中展示出来,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特性出发。(3)
在语音上,信天游方言用语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词,例如“生(sēng)”“下(hà)”“爱(nāi)“咬(niǎo)”“山(sān)”“鞋(hái)”“照(ráo)”。在词汇上,信天游方言用语主要表现在开水—滚水、妻子—婆姨、现在—尔个、老命—表示亲热,又叫亲亲、团河转—围绕着河转、塄坎—盖塄,指田坎,这些词汇都属于陕北方言。
在城市化背景下,年轻人大部分选择外出求学或务工,家中剩下中老年人和儿童,老年人大多操当地方言,对于外界新鲜事物接触较少,学生在学校接受汉语普通话的学习,但仅限于上课提供的环境,课外大部分时间仍然采用方言进行交流。经调查以城镇为中心,和政自2004年起,政府将花儿引入课堂,其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花儿。在课堂上由相关的音乐老师教授学生演唱花儿,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花儿纳入课堂所取得的效果有限,教师的待遇地位等各个方面仍有较大提高的空间。信天游目前没有在小学课堂出现,但是在部分高校的舞台上,有相关的信天游演唱表演。对于花儿与信天游的保护传承来说,这些远远不够。当地留守老人和学生仍然使用方言传唱花儿,这给方言用语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一方面,留守老人和学生相比外出的年轻人来说其数量有限,传承的力度和范围有限。另一方面,外出年輕人受城市化影响,最终保留使用的方言词汇很少。
花儿与信天游方言用语复杂而丰富,对于外行来说,如果想要了解花儿与信天游,则必须了解当地方言。同时,方言用语在另一方面也是对花儿与信天游的传承和保护,方言中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保护和传承花儿与信天游应当从了解花儿的信天游的方言用语开始。
三、城市化下花儿与信天游方言用语的影响
城市化背景下,带来人口变动和迁移。一方面为了适应城市社会发展,人们学习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另一方面人口迁移带来了语言使用人群结构变化和语言代际断层现象。这都对花儿与信天游的传唱和继承产生一定的冲击。在城市化背景下,方言词汇不断减少,甚至发生替换,方言词汇的流失势必给花儿与信天游的传唱和传承带来极大的不便。
注释:
商莉萍.西北民歌信天游与花儿的语言艺术特色[J].民族艺林,2014(03):59-63.
王硕.信天游“非遗”民歌传承之我见[J].大舞台,2015(09):251-252.
王列娟.执拗的生命悲歌[D].西南师范大学,2005.
参考文献:
[1]荆兵沙.近百年“花儿”学术研究述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 (15):21-26.
[2]王硕.信天游“非遗”民歌传承之我见[J].大舞台,2015 (09):251-252.
[3]韩陆山,冯岩.“花儿”文献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 (03):181-184+188.
[4]雷汉卿.西北“花儿”语言问题刍论[J].甘肃社会科学,2015 (03):50-55.
[5]马志林.《国风》与“花儿”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李宇.《花儿》和《信天游》研究综述[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 (02):62-63.
[7]徐建云.陕北信天游和宁夏山花儿歌词比较[J].大舞台,2010 (06):115.
[8]郗慧民.感情浓烈撼人心肺的心灵之歌——河州型爱情“花儿”的内容及其特点[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XUE学版学版),1989 (01):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