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古树名木见闻

2019-03-15 01:42盐城市林业局许世鑫
国土绿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枯枝古树名盐城市

■盐城市林业局 陈 娟 许世鑫 许 虎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黄海、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市域自然环境多样,自西向东有湖荡、平原、滩涂和海洋,属于北亚热带向暖风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域内古树多散布于寺庙、陵墓、村庄、庭院周围,零星居多,成片甚少。及至明朝,民间植树渐多。清末,盐城、东台、阜宁等地一些达官显贵和富庶人家纷纷占地造园,私家园林一度兴盛。后因战争频繁,自然灾害为患,致使保存下来的古树名木寥寥无几。保护古树名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为摸清域内古树名木资源,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积极推进编制保护规划、制订保护措施、健全保护法规、完善保护政策等多项工作,根据国家、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自2015年7月以来,盐城市林业局、盐城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全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从城市到农村,从小区到田头,从河堤到海边,从厂房到滩涂,历时三个春秋,踏遍盐阜大地,我们寻找每一棵古树名木,记载它们的历史。普查结果显示,盐城市共登记古树名木156 株,其中一级古树25 株,二级古树16 株,三级古树97 株,名木12 株;古树群1 个,共6 株。全市古树分布区域广泛,除了响水县,其他县市区均有分布,尤以东台和亭湖居多。我们将全市的古树名木编订成《盐城市古树名木》宣传画册,展示盐城古树名木的风采与魅力,提升大家对古树名木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枯枝牡丹传奇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是见诸宋史的千年古镇,枯枝牡丹之乡。小说《镜花缘》中记载,“唐代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齐放,唯有牡丹仙子玩误御旨,触怒武后,遂将宫中二千株牡丹用火炙烤,以成枯枝”。追根溯源,便仓枯枝牡丹的灵根,乃原主人卞济之在宋末任陕西参知政事时所植(1988年出土石件记载)。宋亡后,济之将此花从国府园中移红白二本植于姑苏枫桥镇,后为避世又从姑苏退隐东溟(今便仓),其花随主人迁移于古镇便仓。

每逢花盛时节,这园中的鲜花恰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馥郁芬芳;那繁密厚实的叶片,也青翠欲滴。然而其枝梗却如摇曳在寒风中的枯枝,憔悴欲朽,见火即燃。正如《卞氏宗谱》记载:“牡丹品类不一,此独以枯枝别之异不在花也,骨则破裂,皮则粗皲,爪之则干枯,折之则脆。”枯枝牡丹还有一奇,本系春花,有时却在深秋或初冬时节,忽放红花,傲霜斗雪,更引得“游人竞赏,车马频喧”,不禁“咏之,说之,序之,铭之,赞之。莫不以志其异。”

“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这副老将军张爱萍重建枯枝牡丹园的题联,形象地概括了枯枝牡丹的变迁。

据史料记载,便仓的枯枝牡丹从宋末至今,已有700 余年,以“奇、特、怪、灵”著称于世。奇:便仓的枯枝牡丹叶绿枝枯花艳,据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述:“如今世上所传的枯枝牡丹,淮南卞仓(便仓)最多,无论何时,将其枝梗摘下,放入火内,如干柴一般,顿可燃烧”;特:便仓枯枝牡丹唯有在便仓枯枝牡丹园内才正常放花,如移植它地,或不开花或小花而不艳。明朝有一伍佑盐官杨应广,酷爱其灵气,移植至官署,栽而不活,只得弃之,卞氏后裔复取,栽至原地,竟枝舒叶茂,生机勃发;怪:枯枝牡丹花瓣能应历法增减,农历闰年十三月,花开十三瓣,平年十二月,花开十二瓣;灵:枯枝牡丹颇具灵性,似能感应世事,通灵人性。建国大典、建国十周年大庆、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党的十八大召开时,牡丹花开,枯枝无叶唯花独秀。

为满足中外游客观赏花需要,1984年初春,古镇便仓新辟一园,遍植各种奇树异草,园内增设门厅、碑牌、八角回廊、奇葩轩、天香亭、卞氏宗祠前厅遗址、碑亭、牡丹仙子、卞元亨雕塑、浮雕广场、早桥、极乐寺等近二十处景点。

便仓枯枝牡丹园内枯枝牡丹稀有名贵,人文底蕴深厚,1990年7月被盐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评为盐城新十景,2006年被审定为国家AA 级旅游景区,并与盐城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对接,融入江苏旅游新干线。中央电视台第4 频道《寻找最美花园》中,曾对便仓枯枝牡丹园以“相守七百年的传奇”为题专门作过介绍。

“年年谷雨花似锦,岁岁观花人如潮”。每逢盛花时节,四面八方,男女老幼,云集便仓,年平均游客量可达20 万人次。

银杏树下传佳话

古树名木,是城乡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富安乡西街村,204 国道旁,有两棵古银杏树。据考证,这两棵古银杏树树龄已有980年,树高10 米,胸径101.9 厘米,冠幅约5 米,其中一株半枯焦半新绿,甚是神奇。关于这两棵银杏树,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传北宋初年,范仲淹受命主持修筑捍海堰,就在工程快要完工的时候,突然乌云翻滚,天昏地暗,原来是一条恶龙在兴风作浪。浪潮高涨,向岸边猛扑过来,眼看刚筑成的大堤就要被冲垮。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负责筑堤的民工范富、范安弟兄俩一齐举剑跳入海潮,与恶龙展开了殊死搏斗,恶龙死了,海水退了,堤保住了,而范富、范安也牺牲了,人们只在海滩上找到了他们的两把宝剑。忽地红光一闪,宝剑变成了两棵银杏树,范仲淹亲手把这两棵银杏树栽到堤上。后人为了纪念范仲淹及范富、范安,将该海堤称为“范公堤”,将该地区取名富安。

在204 国道拓宽改造工程中,为了保住这两棵古树,富安镇政府和相关专家们一起在富安段国道中间设计出了“绿化岛”,保护古树名木。

盐城市对全市城乡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划定保护范围,统一挂牌,逐一建档,设立专门标志保护古树名木。每年植树节前后,附近村镇企业等单位,都要来这两棵树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激发人们爱护古树名木的热情,为盐城市留下一份难得的“绿色文化”,续写“绿色化石”的成长史。

古槐展新姿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石巷村,有一条连接出海口的自然运输河道,向东逐步延伸至黄海。出海捕捞的人们寻找栖息之地时,在此处栽下10 株槐树,作为出海后休息地的标志,老人们习惯叫它“望海树”。这10 棵树长大成材后,当地人为生活所迫,将其中的9 株砍伐、变卖。唯有一株槐树因树干下部有较大的朽洞,木材无大用处,才得以生存至今。

到底古槐树龄几许?专家根据树种、树冠长势及木纹形状及对古树周围环境分析后认为,古树应生长于明末清初,树龄约有360年。古树树冠如伞,向四方伸展,地围4.4米,树高7.6 米,冠幅约9 米。树干东北部朽洞宽约1.6 米,高约1.8 米,洞内可藏人。

据说,此地原是盐碱地,经长年风化改造成农田。民国20年,此地发洪水,农田普遍受淹,农民撑着小船在水中捞玉米,唯独老槐树所在地因地势高而没有受淹。据记载,1956年春,古树停止生长逐渐干枯,在1957年春天,又神奇地“起死回生”,长出新枝,人们称之为“奇树”。

老槐树东面不远之处是原苏中贸易局所在地,解放战争初期,新四军曾在此扎营休整,以大槐树作为观察敌情的岗哨。1998年,原驻苏中贸易局文化队的新四军老战士来此,回顾战斗历史,吟唱当时的革命歌曲。老槐树便是这些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见证。

300年风雨沧桑,古槐在当地村民的呵护下,越长越茂盛,越长越精神,世代守护村庄的安宁。

猜你喜欢
枯枝古树名盐城市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鸟落枯枝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路 途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不是枯枝,是艺术品
昆明的古树名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