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医学生思想及医德教育的困境与应对

2019-03-15 21:27周紫薇黄碧玉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生互联网+

周紫薇 黄碧玉

医德医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疗卫生领域致力打造的关键环节[1]。在“互联网+”的影响日趋深远的背景下,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医德教育,是当前医学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医学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多、专业性强,更需要利于互联网+视域下的新视角、新维度高效占领思想政治及医德教育高地,提升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医学生向思想健康、医德高尚的方向发展。本文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医学生思想及医德教育的意义、存在问题和发展应对路径。

1 互联网+在思想及医德教育上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2]。思想和医德教育是落实此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热点,并只能在一定时空维度内进行,不能覆盖学生的全部网络生活,导致大量的真空地带[3]。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交互共享、便捷平等的特性正逐渐地挑战着传统教育模式,并改变着广大医学生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与医德行为。因此,主动契合时代的趋势,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激发思想政治及医德教育的活力,打破时空限制,丰富教育手段,是新时代医学高职院校思想与医德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

首先,互联网给教育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平台和教育素材,使聚焦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内容、方法更鲜活生动,有焦点、有力度,易于学生知信行发展。其次,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及时灵活地获取学习资源。此外,在网络的虚拟情景下,学生能够克服面对面交流的障碍,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认知,更便捷高效地与老师沟通互动,使师生在交流中渐渐淡化身份意识和教育者的过度权威性,使老师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从而增强思想与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2 互联网+思想及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话语权威面临挑战 互联网时代,民间话语呈现出创造性极强的状态,从实践生活中产生的话语,更加贴切地反映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4]。微博、微信和各类交互式APP的广泛应用,使主流教育的话语权威面临挑战,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声筒”,信息传播敏锐高速,各类时事政治,社会观点、医德热点问题井喷式涌现,但信息更多元、多变和情绪化,各种评价和舆论解读的真实性、目的性难以判断。医学生由于涉世阅历浅、经验有限,难以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有效地甄别判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诱惑与侵蚀,甚至造成医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医德价值观念动摇。

2.2 主客体的信任危机 在医学高职院校思想及医德教育中,存在主客体信任危机问题。主体在传播网络思想政治观点和医德价值规范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居于引导地位的能动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客体为教育的指向对象、相对接受者或相对被动者[5]。教育主客体之间由于关注点不同,沟通交流不足,容易导致一定的情感信任困境和价值认同困境,从而给思想及医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2.3 形式内容单一滞后 医学院校着重对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医德教育占学时过少,课堂质量不高[6],形式和内容单一同质,缺乏创意。各高校为了顺应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趋势,纷纷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但往往信息更新不及时,说服力不强,亲和力不足,甚至缺人气、缺生机、缺活力,最终就无法发挥出互联网背景下思想及医德教育的价值。

3 医学生思想及医德教育发展的应对路径

3.1 立足需求导向,提高教育亲和力,把握话语权威 医学高职院校要培养医德俱佳的优质人才,必须立足需求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走进学生的生活,关心其思想动态,积极探索和创新沟通方式,主动把握话语权。首先,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用“95 后”“00 后”的新颖语系,融合生动活泼的图文、视听类作品,改“居高临下、简单空洞”的传统说教为生动鲜活的积极引导。其次,要主动关心学生,想其之需、解其之惑;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新鲜话题,从中挑选贴近学生的选题,以适应青年人口味的切入点,打造“接地气”“有温度”的网络平台,提高思想及医德教育的亲和力。此外,还要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用多层次、多方位的渠道和角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医学生医德价值观,让主流之声更洪亮,让正能量更深入学生心灵。

3.2 突破传统思维束缚,转变主体角色,化解信任危机 教师自身医德素质的高低及教育水平的良莠都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形成[6]。因此,作为医德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围绕相关层面重塑自我,由知识传递的权威者转变为具备创新精神的引路人。一方面,要解放思维,加强学习,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使自身与新媒体环境接轨,能熟练地运用各类新媒体工具进行信息搜集、处理与应对;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思路,灵活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根据医学教育方针的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培养结合起来,体现主流价值传播的理性与智慧。如结合医学院校特色,借力于医师节、护士节、助产士节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医学生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把抽象枯燥的说教转化成让学生有一定参与感的仪式活动,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和情感认同。

3.3 创新“微”平台阵地,提高内容供给,加强载体创新 思想及医德教育要潜移默化地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营造“有时代热度、有专业温度、有思想深度”的教育氛围,“微”平台建设的创新与拔高势不容缓。首先,要提高内容供给质量,选题定位要正确、精准、有价值,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料、有情怀;标题有趣,内容生动,语言共情,形式新颖,激励教育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使命担当。其次,要加强载体创新制作水平,鼓励和引导师生共创弘扬医风、崇尚医德的公益短片、专业宣传片等,利用直播、短视频、微电影、vlog等动态传播方式,寓教于乐,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变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问卷调查、网络行为分析、大数据等,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心理健康、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进行采集、观测与综合分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及医德教育的针对性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互联网+”视域下医学生思想及医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高职院校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运用网络和新媒体高效开展医学生思想及医德教育,成为创新精神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生互联网+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