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庆球(淮南市科学技术局)
淮南市科技局驻寿县瓦埠镇铁佛村扶贫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队”)自2017年5月驻村伊始,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结合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在科技支撑上做文章,以“科技项目+技术服务”的方式,重点支持两个产业基地建设,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提升脱贫内生动力。
扶贫的关键还是需要内生动力的驱动,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是产生内生动力的关键。铁佛村拥有耕地面积9045亩,土地资源丰富,但90%仍然沿袭传统一稻一麦种植模式,产量虽不低,但村民纯收入不高。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带动铁佛村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点。为此,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农业科技专家来村指导帮扶,帮助全村村民特别是村干部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寻找增收路径。通过调整传统种植结构,由单纯的粮食作物向食用菌、草莓、瓜果、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方向转变,提高土地效益。一家一户种植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驻村工作队帮助铁佛村与瓦埠湖农业合作社开展合作,依托合作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设施草莓、水产养殖两个产业基地建设。
2017年9月,基地种植了30亩共计40个大棚的草莓。由于引种、栽培技术未能及时跟上,草莓病害较为严重,生长状况没能达到预期效果。驻村工作队及时与合作社沟通,邀请淮南农科所的专家前往现场进行指导,帮助分析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2018年9月,在总结上年经验的基础上,基地再次开展草莓种植,淮南市科技局从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土肥所所长张其安与基地进行了一对一的对接服务,帮助引进优质草莓品种“红颜”,及时提供种植技术并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基地草莓长势良好,形势喜人。
为更好发挥基地示范作用,驻村工作队推动安徽农业大学专家与基地合作实施“设施草莓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推广与扶贫示范”项目,并通过市级科技扶贫专项安排20万元资金给与支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最终实现基地种苗自给,并集成设施草莓高效生产技术。目前基地已投资1600万元,建成3个钢架结构温室大棚、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成70个拱棚、面积约80亩,实施稻虾养殖约200亩;雇用120多名贫困户到基地就业,边工作边学习种养技术,月均收入达到2000元。由于基地发展良好,寿县瓦埠镇将其作为镇扶贫基地给与重点支持,以固定资产形式投资287万元,有效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基地下一步将继续通过“科技项目+技术服务”,辐射周边区域,扩大设施草莓产业规模,提升种植水平,提高农民收益,加快脱贫致富。
铁佛村濒临瓦埠湖边,水资源丰富,位于该村的安徽立田公司占地2200余亩,是全市最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基地。驻村工作队发现,该基地规模大设施全,但管理粗放、效益不高,在品种选择、苗种繁育上均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驻村工作队安排市科技特派员到基地对接服务,依托基地建设中华绒螯蟹良种场,配备现代化设施,进行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淮南市科技局2017年安排科技扶贫项目,配套10万元支持该基地实施“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场建设”。通过实施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技术,大眼幼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转变率达到95%以上;年产中华绒螯蟹扣蟹达120万只;帮扶贫困户10户,年人均增加收入4000元。为进一步提高基地创新能力,2017年,驻村工作队指导该基地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2018年,指导该基地申报淮南市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两年来,通过“科技项目+技术服务”,立田水产养殖基地逐步摆脱了粗放式养殖方式,完善了中华绒螯蟹良种供应体系,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让周边贫困户看到科学养殖的前景,从而放心地加入到水产养殖产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