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萍,糜 莉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一生中拥有理想和激情的重要时期,习总书记在曾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总书记指出,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实到细节,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前,由于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来,部分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且认知模糊,如果得不到正确、恰当引导,就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重要载体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学理念的陈旧,知识本位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仅依靠课本和理论灌输,缺乏对学生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二是教学模式的单一,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论与实践脱钩,使教学实效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政课程的融入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融入的研究非常重要。
1.教师没有较强的融入意识
当前教育改革推出是知识为本位的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把对理论知识灌输与考核变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修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虽然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传统以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对教师仍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很多教师受知识本位的影响,把自己当成教学主体,把学生当成客体,被动接受老师的理论灌输;同时,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不关心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接受程度,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要环节,忽视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2]
2.教师没有足够的融入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各行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创新教育、健全人格、和谐教育等综合素质的转变。面对教材的推陈出新以及国家时政的改变,教师必须具备对教材知识全面把控以及对时政的深刻了解的能力,而且要把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变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外化与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是据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是空喊口号、在实践中没有意义,所以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传授课本理论知识,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无法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升华,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真正理解和内化。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道德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时期,他们在身心的发生的系列改变是一生任何阶段都无法比拟的。他们想极力摆脱外在的束缚和约束,但他们不具备成年人的理性与智慧,从而导致处理事情不够成熟,在面对外在世界诸多诱惑时,无法进行整体的判断与抉择,甚至迷失自我。这时候需要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与理解,培养和训练他们认知以及心理调控的能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因为他们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正确认识,导致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缺少与老师的互动,从而大大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教学手段呈现不够、教材内容融合不足
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依靠教科书,很少有其他教材的学习或者是相关活动的开展。其实,课程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空中楼阁,而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而这些外在的因素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力度与成效。同时,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的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由于使用的是国家统编的教材,因此其编写工作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3]国家非常重视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警醒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高校的思政教育课是一门需要去学习和践行的学科。
2.教学氛围不浓、保障机制不健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而对国民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急速推动着教育向现代化前进;二是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提升人的自主、创新、诚信等意识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这些外在环境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上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也随之抬头,高校的“马加爵案”、“上海高校投毒案”等事件以及社会“毒奶粉”、“毒馒头”等社会公共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无形的冲击,导致他们价值观摇摆不定、无所适从。同时,随着国际交流密切,外来文化和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冲击他们的思想,而此时的大学生有些时候在面对五彩斑斓的世界时不能够把控自己、无法进行理性选择,很容易走向歪路。
3.学校的保障机制不力
一是有些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坚持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行以知识为本位的理论灌输,没能很好地充分发掘和利用周边的自然、文化资源,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失去丰厚的土壤。二是教学理念不明确。虽然一些教师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但是还会把上课当做完成工作任务,认为只要把课上完、学生能够识记课本内容、考试及格就算是达到了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教学理念会导致学生知行脱节。三是教育内容缺乏现实依据。教师教学过程,仅仅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够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分析,教育内容空洞,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说服力,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材编写水准,提高融合意识。一是提升教材的思想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二是提高教材的实践性,把实践能力目标放在知识目标之前,强调行为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同时要提升实践性,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体悟学习的知识点,提高践行能力。[4]三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增强融合意识。教师应该做到:吃透教材内容、优化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融合。[5]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前沿阵地,营造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影响。一是通过打造校园建筑物、构筑物来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的外围环境。要从学校的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展览馆等基础设施着手,适当布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字画,使思想教育阵地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二是进一步完善校园制度和规范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制度保障。这些制度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等管理制度,这些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要精心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然后通过科学的引导,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以举办丰富、精彩活动为载体,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力度。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生命体验。生命的每一步成长离不开生活和生命的体验感悟,自身经历过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学习过程不是仅通过听、观、练来获得知识,更需要学习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能动性,对学习客体不断地探索,找出内在规律、更新知识结构。所以要把人文精神导入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再现认知,获得真切的认识和体验。
2.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理论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进行理论探究,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以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与掌握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在价值观多元的今天,以往的高校课程过多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程度,却忽视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所以说,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下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
1.强化实践体验。实践活动是观念与认知转化为内在素质的途径,只有实践中,才能深化感受、强化体验,提升行为能力,实现由知到行的两次飞跃。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历练、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完善自我,逐渐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丰富实践活动载体。青年人富有激情、思维活跃,所以,实践活动要丰富多彩且寓教于乐。[5]通过举办文艺展、报告会、朗诵会、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以及重大纪念日主题活动来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组织学生参观英雄纪念馆、烈士墓、祭扫活动和红色旅游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实践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原则,组织学生进农村、进基层、进社区开展相关调查、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实践体验。同时,要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地位结合起来,实现双主体原则,在活动方式上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组织与自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实践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的理解与掌握,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善恶和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