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玲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如何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系列课程中培育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如何引导毕业生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就业,积极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目前高校精准就业的一项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首要问题。
为了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目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本课题组于2019 年1—5月,对鞍山师范学院三千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放问卷总计3 66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3 519份,有效率为 96.15%。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男生697 人,占 19.81%;女生 2 822 人,占80.19%。2.大一新生1 069人,占 30.38%;大二学生687 人,占 19.52%;大三学生 657 人,占18.67%;大四应届毕业生1 106人,占 31.43%。问卷内容由18个问题构成,分为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被调查者择业态度与标准的相关问题;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关于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建议。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归纳出目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如下:
所谓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目前,部分大学生处于迷茫状态,不仅仅是大一的新生,就是大四应届毕业生也不乏对自己的职业目标缺乏一个明晰的规划。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如下问题:第一,部分大一的学生因入校时间短,不了解自己专业发展以及未来所能从事的职业方向而导致职业目标不清晰;第二,部分大一新生认为我才上大一,毕业找工作离我还很遥远,再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大一就做职业生涯规划根本没有必要,到大四再考虑也来得及;第三,部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线路时,不能够正确评价自我,不能厘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爱好特长与职业相结合,更甚者根本没有尝试着去探索自己的期望等等;第四,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对行业认识不足,对职业体会不深,基本上处于瞎子摸象的状态。这些大学生缺乏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源就是没有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在本课题组设计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中,“经济报酬” “环境舒适”两个因子分别代表了学生对工作薪资和稳定、良好环境的重视。经整理调查问卷后发现,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首选的是职业薪酬与福利待遇,呈现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对于关注“报酬”“舒适”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定位在个人物质需求的满足上,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较低层次需求,没有注重全面发展[1]。其次,“稳定性”也是大部分学生追求的,他们不注重职业的声望地位,也不在意未来职业的发展前景,仅仅把“稳定”做其首选因素,导致其主要想在教育行业内就业,尤其想在编制内教育系统就业,择业面窄。这部分大学生将金钱和稳定作为首选价值观,从根本上讲并没有问题,但是仅将个人经济利益和稳定性放在首位,在以后的工作中则很难充分调动潜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源动力。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心理因素,对职业的选择和衡量有多种要素的参与,但各要素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因大学生自我认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如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相对更注重职业的经济利益,职业目标定位在国家机关公务员、世界500强白领等职位;有的希望去一线大城市发展,而不愿意选择到西部中小城市;有的大学生则有爱国情怀,愿意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第二方面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其在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专业学习、职业准备和实践经历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区别有如下具体表现:第一,大四的应届毕业生在独立自主性方面有较强的意识,他们中大部分通常愿意积极与辅导员或者就业导师联系,主动了解就业市场以及行业需求的变化,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择业,也有部分还处于焦虑着急的状态,四处投简历,去求职面试;而大一新生则处于入学新鲜期,相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正处于迷茫阶段,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对行业还不太明了,他们更多地需要导师的专业指导和无私帮助,有部分新生还会盲从于毕业的师哥师姐们的忠告;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则处于不在状态中,既没有大一新生的找感觉,也没有大四毕业生的找工作。第二,大四应届毕业生因参加社会实践与实习而更了解职业世界,更渴望融入社会,希望自己能够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地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渴望取得职场的成功;而非毕业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感觉择业离自己是很遥远的事情,没有紧张感和急迫感。第三,大四的毕业生经过半年的实习实践接触了职场,深刻理解了职业角色与学生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能懂得以职场人角色去思考工作中的付出与回报,能够更清楚地知道如何与领导及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虽然处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阶段,但大部分学生仍然从学生角色去看待人际关系,没有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建立在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基础上的,两者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将个人成长的职业理想与具体职位有机结合,才能在职业行动中激发出无限的内驱力,找寻到自己价值的认同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是新时代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强音,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基本方略和指导方针[2]。基于此,高校应积极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与就业指导三门公共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生职业素养训练、KAB、SYB等一系列公共选修课程,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新思维等相关的内容进行教育,贯穿大一到大四全程的课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从一开始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探索价值观——澄清价值观,到最后价值观的养成,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职业价值观;在就业指导课堂上从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国家就业政策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高校在全程化就业指导系列课程中不断夯实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体系的同时,也应对这一课程体系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工具,将相关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直观、多角度的作用于教学对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新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运用角色模拟方式,就业导师设置具体职场情景,学生通过扮演企业中的员工,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效能感。当然,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感到压力时或者出现问题时,就业导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此外,对大学生实施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学还应注重专业课的课堂渗透,主要包括各专业课教师要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分析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前景、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加深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有可能从事的行业、职位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了解和理解。通过这样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开拓其职业视野,加深其对专业与职业的认知,从而促使其思考如何有效将自身优势与职业要求相结合,并能在一系列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认识中不断地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感召下,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而在未来择业时自觉地将个人职业发展志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将个人的信念追求与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内动力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发形成的重要源泉,外驱力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动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就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互促进的复杂过程[3]。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大学生的校内外职场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学生引入现实职场环境中,让其深入体会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必成为推动职业价值观教育真正实现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更能强化课堂理论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知、情、行的有机统一,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习惯,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目前,高校结合实际的职业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分为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两种。校内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大多以一些职场热门话题或者社会热点为主题,分别采取案例分析、开题辩论、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上述活动中加深对职业道德、社会需求等的思考与理解;第二类围绕职业价值观举办各类讲座,邀请有特岗教师经历的毕业生、“村官”毕业生、服务大西北志愿者来校为大学生做专题讲座,通过展示这些优秀毕业生的风貌和其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怀,来熏染在校学生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的职业价值观;第三类围绕职业价值观举办各种沙龙,邀请企业老总或者HR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畅聊目前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转变“慢就业”等消极的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择业观。
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鼓励和组织在校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做一些志愿服务,让他们走入社会,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进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的主题服务活动,如鞍山师范学院师范生的支教活动和美术学院学生入村手绘文化墙等活动,让学生在真正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收获成长和进步,找准职业目标;第二类就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为学生安排一些见习、实习的岗位,开展岗前职业体验活动,使其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道德、锻炼职业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最终养成,进一步强化和修正职业价值观课堂理论的教育效果。
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育人就是要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积极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受校园内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基于此,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与和谐的校园氛围对培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构建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栏、班级宣传墙等,以弘扬职业价值观为选题内容,鼓励学生做好宣传栏和板报的创意内容,营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职业价值观文化,推动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高校还可以宣传行业内精英,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同时也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劳动热情,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高校应鼓励学生有效利用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不断激发其学习的潜能,储备专业知识,锻炼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和赛事,促使大学生不断认清自我,修正自我评估,实现自我成长,挖掘自我潜能,增强其职业价值认同感和职业能力。
最后,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组织体系。营造良好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环境,直接依赖就业导师的全程参与和理论渗透,而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又离不开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团委、职创部和各二级学院的全过程跟进,在激励和强化方面也需要教务处的支持。所以,建立多方联动、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成为营造和谐环境的基础保障。学校组建包括职创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在内的统一领导、权责分明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活动;构建就业导师、专任教师以及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组成的指导团队,并要定期指导学生的各项活动,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环境,不断凝练、内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最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