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琛/Yu Chen
编者按:9月3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翰墨流金——中国国家画院经典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部、中国美术报社、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共同承办。展览集中展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典美术作品120余幅(件),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公共艺术等,清晰印证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
展览链接:
翰墨流金——中国国家画院经典美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部中国美术报社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
展览时间:2019年9月30日—10月7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各行各业都在用属于自己的特有“语言”纪念国家的成长。而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美术以特有的呈现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脱离了语言的局限性,以图像的方式叙述有关国家的记忆,凝固历史的瞬间。将这些凝固的瞬间进行探究、陈列、梳理,最终以超越的美学眼光和清晰的历史脉络呈现出来,使我们得以获得视觉叙事的终极形式。
1937 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战争的同时,十分重视各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海内外许多知识分子和作家来到延安和各根据地。此后1942 年5 月2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了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 余人。在此次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我党思想和理论建设的光辉文献,是自有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以来最重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讲话》的发表,在中国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史上造成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更深刻的文学革命。《讲话》中提出并切实解决的问题,对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它为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外,自1978 年1 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以来,文艺界一直在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肯定了形象思维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为日后艺术家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 周年,中国国家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力求将画院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人民画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此次画展,可谓是现在同过去在思想上的碰撞,前人同当代人的精神交流。
吴冠中 山水 中国画 91×86cm 20世纪80年代
李可染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中国画 130×69cm 1978年
关山月 山水 中国画 115×58cm 20世纪80年代
黄胄 新疆人物 中国画 136×78cm 1982年
刘海粟 荷花 中国画 127×66cm 1978年
孙其峰 白鹰 中国画 131×66cm 20世纪80年代
黄永玉 秋意 中国画 136×68cm 1979年
李宝林 祁连风骨 中国画 134×192.5cm 1996年
此次展览以三个板块构建出新中国美术的清晰轮廓。第一板块“建立人民的新文艺”,将我们带回了20 世纪那个火热的年代。那时,刚刚步入新中国的艺术家在“建设人民的新文艺”精神的感召下,走向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让自己的艺术追求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以手中的画笔讴歌着新中国焕然一新的面貌。在战争结束后,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之中,大批留学归国的艺术家为本土艺术带来了不同的技法和艺术理念。吴冠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他的美学思想对当代人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次展览吴冠中的画中我们得以小小地窥探他的美学思想。在他的画中看不到人,人消融在层层叠叠的山水中,有着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其实,无论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还是吴冠中的“江”或“山”,自然都不为人的喜怒而在。“山水”与“人”可以是知己也可以是陌路。另外,对于艺术作品中的“美”,吴冠中认为:“我说这件作品美,但不漂亮。没有必要咬文嚼字来区别美与漂亮,但美与漂亮在造型艺术领域里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漂亮一般是缘于渲染得细腻、柔和、光挺,或质地材料的贵重,如金银、珠宝、翡翠、象牙等等;而美感之产生多缘于形象结构或色彩组织的艺术效果。”吴冠中继承了克莱夫· 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把线条、色彩与主体的审美情感结合起来,并汲取了弗莱简化绘画的创作方法和格林伯格强调的绘画平面性的理念。他追求绘画的块面抽象、灰白色调以及平面性,重视对线的提炼。他以中国水墨的形式融汇了西方的艺术理念,将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先锋艺术的发展。
第二板块“面向现代的眼光”,将目光聚焦在一群承前启后、不断进取的艺术家身上。这一阶段,文艺界伴随着“改革开放”迎来了思想的解放,更为开阔的艺术创作环境也激发了艺术家空前的创作热情。不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不论是挖掘传统还是开拓创新,他们在多元的道路上进行着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并将自己不同的人生体验与情感融入作品之中,诠释中国美术在新阶段的新追求。《东方风来满眼春》是李延声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 周年所作的巨幅画作,画面以邓小平为中心,在右侧集中了人群,他们站在山上眺望远方,虽任重道远却又充满希望地望向远方。在第二板块中刘海粟、李可染、陆俨少、关山月等画家都在沿用古人的笔法描绘当代人目光中的大山大川。
谢志高 春雨 中国画 136×136cm 1989年
贾广健 寒河晴晚 中国画 190×180cm 1994年
何加林 山色空濛雨亦奇 中国画 240×120cm 2004年
刘建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中国画 96.3×89.5cm 2014年
尚可 脊梁 中国画 230×190cm 1999年
张江舟 高地 中国画 200×200cm 2009年
展览第三板块“走向新时代”,展现了处在崭新的时代下的中国美术家是如何承接中华传统文明和20 世纪以来的新传统,又是如何在全球语境下进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创新的。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磨难和奋进之后,中国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更加紧密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属于中国的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20 世纪80 年代是中国最具有变革意义的时代,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上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为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化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自此以来,知识分子开始寻求一种可以使自己民族精神得以解放与振奋的途径来摆脱日益狭隘的观念和萎靡的生活情趣。可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艺术观念的涌入,人们给“艺术”填入了太多的观念、趣味和教条,使它已经膨胀得无法容纳。因此,越是在快速前进的时候,越应该驻足回味古人的用笔以及意图去融入新的时代语境。
我想用柳宗元《愚溪诗序》中“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来形容这次展览。众多艺术家以笔墨涤万物、固百态,写尽风流。“翰墨流金”是中国美术创作的缩影,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新中国发展的历程,看到新中国发展的足迹。从此次参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家们在新语境下不仅尊重传统,精研古法,而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用视觉图像来记录历史的变迁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当下的中国艺术发生了关于文化的“终极关怀的觉醒”,以及深刻自觉的自我革新意识和价值追寻,原因之一是当代人在信息科技发展的冲击下所形成的行为意识的变化,这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曾在《人间词话》中看到王国维先生将艺术家和科学家各自奋斗的历程大抵分为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界也。我认为此次展览的三个部分不仅从时间的角度划分出来,更加是这三种境界的逐渐转化。中国艺术也同样是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转变。前辈们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可以肯定的是,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创造了很好的创作条件,但是物质对于艺术创作的刺激无疑也使许多艺术家迷失了初心。培根曾说过:“物质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微笑。”我相信这样的展览不仅是宣传记录中国艺术和中国画院的成长和历史,更是对年轻一代的鼓舞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