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苹
摘 要: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吸收知识,课下内化知识的模式进行翻转,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协作完成知识应用与内化。根据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自身的特点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准备、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并提出这种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优势和局限及解决策略,以期为解决文学类课程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文学类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翻转课堂;文学类课程;教学模式;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1-0040-04
引言
新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为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建设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按照“新国标”的精神,文学概论等文学类课程必须属于专业必修课,而在专业选修课下各个院系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包含英美文学史、英美小说、散文、诗歌或戏剧选读、文学理论入门等课程在内的文学模块[1]。“新国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这无疑再次强调了文学类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及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然而,教学实践中摆在各高校外语类文学课程一线教师面前的,却是普遍存在的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繁重,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课堂参与度较差等一系列严峻问题。鉴于现行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国标”对于文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无法满足实践中师生双方对文学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期待,针对文学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新一轮改革势在必行。将新型的教学资源方式“微课” 和新兴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融入英语系文学类课程教学,构建一种基于二者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成为解决文学类课程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文学类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翻转课堂
目前,国内外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层出不穷。概括说来,它是一种学生通过课下观看视频、收听播客和阅读资料等方式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的学习模式,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堂内的互动学习活动和课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个性化教学[2]。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应该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学生利用课堂时间积极参与互动的学习活动,而传统的课堂讲座内容以视频、音频、内容丰富的网站、游戏和模拟活动等形式在课堂外传授给学生[3]。英语中翻转课堂的翻转“FLIP”一词的四个字母可以用来理解翻转课堂应该具有的四个要素。F代表灵活的环境(Flexible Environment),主要指学习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L代表学习的文化(Learning Culture),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中,知识的来源是教师。而在翻转教学中,具有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化的过渡;I 代表有目的的内容(Intentional Content),教师既要考虑教学效果的流畅,又要考虑开发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P代表专业的教育工作者(Professional Educator),翻转课堂中教师担负的责任大于传统教学中的责任,因为翻转课堂的教师要不断地观察学生学习进程的各个阶段,及时地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4]。虽然各方学者的定义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都是围绕翻转、互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及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展开,使其成为这一教学理念的精髓。
关于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师普拉特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名为《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文中提到使用翻转教学激活个性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但文中并未正式提出“翻转教学”这一术语。2007年美国两位高中化学教师为了解决学生缺课而跟不上教学进度的问题,采用录屏软件录制并上传PPT演示文稿和教师实时讲解的音频,供学生自主学习。这种颠倒了传统的课内知识吸收、课后知识内化的学习顺序的教学模式很快传播开来。同一年,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把教学视频和互动练习软件加以整合,在此基礎上创立了一个非营利的教学网站,用教学视频讲解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网上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学习进度自动跟踪等学习工具,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推广开来,在全球教育领域引起关注。截至2016年,全球已有来自190个国家超过4 200万的注册用户,教学内容覆盖了包括数学、经济,甚至医学在内的众多学科。2011年在美国科拉多州举办了翻转课堂大会,与会教师就翻转课堂的定义进行了探讨。2011年,加拿大《环球邮报》将翻转课堂评选为2011年度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目前,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可以大致地分为理论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案例分析研究及应用分析研究等几大类。如翻转课堂过程中的认知存在研究、学习动机研究、学生的参与度研究、满意度研究、学业效果评价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策略研究、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教师的角色研究、采用的技术支持研究等。研究的适用对象从小学的数学课到大学的专业课,专业领域几乎涵盖一般综合性大学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英语教学也位列其中。目前,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混合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集大量信息,再对有效的翻转实践进行分析。其次是量化的研究方法。两种研究方法信息采集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测试、调查、问卷、文献分析、小组讨论、观察和访谈等。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结到认知分类理论。195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布卢姆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标志着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成熟。布卢姆分类理论提供了六个层次的学习阶段,从低到高分别为记忆,即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理解,即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应用,即在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分析,即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评价,即基于准则和标准做出判断;创造, 即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前三者被称为低阶思维技能(Lower-order thinking skills, 简称LOTS),后三者被称为高阶思维技能(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简称HOTS)[5]。布卢姆的认知分类经常被用来检验教学中教和学两方面的效果。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学以教师灌输知识概念、学生记忆知识概念为主,因此学习只会局限在前三个阶段,即记忆、理解和应用,课堂上完全没有训练高阶思维技能的机会。翻转课堂将布卢姆的六个学习层次进行翻转,学生通过各种辅助手段在课下完成记忆、理解和应用,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对课下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学生利用课上宝贵的时间进行高阶思维技能的训练,实现深度学习。将高阶思维训练在课堂实现,并不是说高阶思维比低阶思维优越,而是因为高阶思维技能里已经包含了低阶思维技能。学生需要用低阶思维训练获得的概念、理论等知识来解决高阶思维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两种训练方式在翻转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分伯仲。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在掌握了正确的文学作品批评的标准和方法之后,能够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意义,加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提高自身对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由此可见,高阶思维层次训练所包含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正对应本类课程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对于作品的分析、评价和再创造能力。同时,文学类课程中概念、定义和理论知识相对较多,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对应低阶思维层次训练中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拥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在课下自行完成这部分训练,由此我们提出了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施此教学模式需要首先向学生介绍此种模式的运行机制,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需要学生配备相关的硬件,比如智能手机和网络。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将其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包含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学生,同时每个小组的人数最好限定在三到五人。因为小组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三到五人的小组可以确保即使平时比较安静的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这一点在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比较容易实现,因为相对于高等教育其他专业而言,外语教学通常采用小班额授课,这可以保证每个班小组数目可控,每个小组的人数可控。
课下教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下学习使用的微课视频。每节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作为英语专业课程,微课内容需要用英文讲解,语言要清晰地道,内容要准确、客观、有吸引力。切记勿将枯燥乏味的课堂讲座照搬到微课讲座之中,只是换了传播的媒介。严格来说,微课讲座内容更加要求生动有趣,不然很难确保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除了微课外,鉴于文学类课程的自身特点,教师还需要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比如原版小说或评论文章,诗歌的音频资料、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资料、作为参考资料的相关网站信息(比如世界知名大学的相关精品课程)等。同时,教师还要为每节课下学习准备测试内容,以此监督检验学生课下的学习效果。测试形式以低阶思维层次训练强调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为目标,内容包括涉及作家、作品、文学史的文学常识、基本文学批评方法等,形式可以是客观选择题、判断正误题或名词解释题等。在技术方面,需要保障有效监控学生课下的学习时间和频次,保障学生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与教师随时沟通,保障课下测试的结果和评价能够及时反馈。
课上教师的任务更加具有挑战性。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導思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下吸收的知识设计符合高阶思维层次训练目标的课堂内容,教学内容要与课下学习内容紧密联系,是基于课下内容的分析、评价和再创造,形式以课堂讨论、课堂报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主,学习氛围要既轻松又有效。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协调者,要灵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课堂节奏,不仓促不拖沓。文学类课堂上可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设计围绕作品赏析的讨论问题的同时还要兼顾问题是否能够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整理后提升到对于作品的分析、评价和再创造阶段,将课下吸收的知识有效内化,课上有效输出。
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要采取过程性评价,学生课下学习的评价比例不应低于课上学习的评价比例,评价的依据应该多样多次,主观客观相结合。文学课上的小组讨论多为开放式结论,不能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同时由于学生不同的个性和语言风格,其擅长的知识输出形式也存在差异,有人擅长口头表达,有人擅长书面作文,有人擅长对作品进行缜密的文本细读分析,也有人擅长即兴的诗歌创作。教师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不能单一局限。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优势、局限及应对策略
首先,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普遍面临着课时少、内容多的困境。以美国文学为例,虽然美国文学史不过短短二百多年,但是它所经历的文学发展阶段丰富多彩,从殖民时期到后现代主义时期一脉相承而来;它所孕育的文学巨匠灿若繁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就有十几位之多。相比之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的美国文学课只安排每周两学时。教师要想为学生展现一个完整的美国文学发展蓝图,即使只选择最为重要的作家作品,一个学年72学时左右的授课量也很难满足要求。于是就出现了教师讲的匆忙,学生学的马虎的现象,一个学年下来真正能够认真阅读足够的文学经典作品的学生就更是寥寥无几。翻转课堂将基础知识吸收转入课下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上文提到的各种手段,教师可以把相关作家作品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文学历史时期和流派的基本知识点采用微课的形式录制出来。这些知识都属于基本概念性知识,本科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掌握。同时课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阅读作品本身,在网站、视频、音频等手段的辅助下完成文本阅读,形成对于作品的第一手理解。教师需要在开学初将需要阅读的作品提前布置给学生,在确保完成每节课的阅读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节奏提前阅读,实现自主学习的灵活性。文学课上学生只有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参与互动性的活动。没有阅读的文学课教学不过是空中楼阁,而课堂阅读文学作品显然不可行,泛泛地要求学生课下阅读而没有监控机制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确保学生达到文学课所要求的原著阅读的优势。
第二,传统的文学课教学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和教师拿着同一本美国文学史,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听热闹,一节课听下来,也许只记住了几个故事的梗概或者几个作家的逸事,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根本无从谈起。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文化,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文化。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文学课堂可以以问题为导向,问题既要考察学生对于作家作品的主题意义、人物塑造、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又要兼顾学生分析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加以解决,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都有交流协作,课堂气氛活跃、开放、包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确保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的优势,确保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英语语言能力,同时开拓了思维,提高了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文学课程考试前突击式死记硬背文学常识不是英语系文学课教学中的特例。翻转课堂教学不能采用期末一纸试卷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提倡过程性评价,将课下学习和课上学习的比例并重,通过技术手段记载每一次课下学习的时间、频次,课下自主学习结束要完成相应的工作清单或小测,每一次课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任务分配都有明确记载,每一次课堂报告都要经过“同行”(即同学)口头评价、打分评价,这些环节全部作为监督、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一个对于作家生卒年月、作品清单、写作风格烂熟于心的学生只是部分地完成了评价目标,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评价的重点。教学内容虽然翻转了,但是学生的学习强度、密度、参与度不但没有打折扣,反而使得各个学习环节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保证了教师的公平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确保每个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记忆性与创造性学习都列入评价体系的优势。
翻转课堂的理念看似通俗易懂,但在具体应用中会遇到各种实际困难。首先,微课录制耗时耗力,教师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如上文所说,美国文学课大概需要录制跨越二百多年,涵盖至少三十几位作家的微课,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在线测试系统,工作量巨大。建议采用教学或课题团队的方式,合作分工,集思广益,化整为零。其次,教师要杜绝课上教学在翻转课堂中不再重要,因此可以敷衍了事的错误思想。有的教师由于对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理解的偏差,认为在课堂上可以把全部时间交给学生。这样的做法会大大地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教学失去重心和控制,渐渐地学生也会失去课堂参与的热情。翻转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加的严苛。 教师要设计出有针对性、有趣味性、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反馈学生的表现,要随时发现学生在理解表达应用方面的偏差,要把握课堂活动的时间、节奏,要确保所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可见如果教师无法意识到自身在翻转课堂中的重要作用的话,翻转课堂只能变成偏离跑道的飞机,后果不堪设想。再次,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学生具有极高的自控力和进取心,但这也是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所缺乏的品质。如果不能确保学生在课下主动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翻转课堂就毫无意义可言。在文学课上,除了通过技术手段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在线测试系统完成文学常识的积累之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自己在原著阅读过程中建立的生词表,将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开放式话题以书面形式表达,列出准备课堂学习内容所需要的进一步的信息,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在阅读作品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感慨等等。所有这些环节都要量化到形成性评價的各个评分依据之中。只有采用这种貌似琐碎实则全面的方法,才能逐渐帮助学生接受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中的应用,与传统的学生课下阅读作品课上讨论的教学方法有着本质区别。教师要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移动电子设备,微课资源和在线测试跟踪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一个从课下到课上,从预习到评价,从口头到书面,从低阶思维训练到高阶思维训练相结合的立体综合全面的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将通过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量化研究,考察这一模式在文学课程实践中的效果和问题,以便进一步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