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一,李冉
(1.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规划分院,安徽 合肥 230001)(2.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高新科技普遍应用,结合地域、农业、自然、文化特征而建立起来的农业观光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农业已从传统的耕种形态,逐步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等方向转变,该类复合型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都市型农业观光区的概念,源于“田园综合体”的政策要求。2016、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提出“三区、三园、一体的发展形态,一体即为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的精华要姓“农”,要以农业为本,以田园为根。
都市型农业观光区,特指位于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农业高科技为技术载体,现代农业为产品链端,包含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孵化、田园旅游和生态涵养四大基本功能的“田园综合体”,循环农业、科技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是其精华。
城市近郊:园区位于合肥市西部生态保护带内,是半永久的生态与农业地带。
交通便利:园区属合肥西大门,距合肥市主城区10km,依托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网,1小时通行圈覆盖合肥周边3市8县。
规划支持:园区在合肥市“1331”发展战略中,智慧城市发展的创新载体,作为合肥市生态保护、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的作用日益凸显。
环境功能:园区所在区域是合肥市西北生态屏障的边缘地段,是城/绿,都市/旅游,工业/服务的过渡地带,“生态缓冲”是其基本功能,积极的创新思维是发展的动力源。
发展定位:“生态”和“旅游”是合肥市科教兴市、工业立市向服务强市转变的关键点,园区自给自足的定位恰好是对“功能多元化”发展思路的响应。
综上所述,祥源·幸福农场所在区域,实际上是合肥市西部半永久生态/农业空间的边缘,其在发展中的功能组成,离不开“农林”和“生态”两大要素,精准定位和错位发展是核心建设思路。延续合肥市“1331”市域发展战略,东南的环湖风光和西北的生态屏障本就是两大不同主题,所以,“生态+旅游”必须发展,且会率先发展。
有了区位条件、发展机遇和丰厚的资源条件,关键性问题在于主导产业的取舍。
3.1.1 发展驱动力
驱动力一,农林业,这是发展基础,也是生态本底,农场的根源,科技与信息时代需要市场化机制;驱动力二,服务业,是面对的是都市人群,把握下游产业建设的关键,必须了解的消费心理,灵活多变。
核心的发展驱动力是什么?农林业是根本经济,是一切产业发展的根基,服务业是产业结构的最上层,后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3.1.2 主导产业的趋势
就驱动力而言,二者皆不可抛!如放弃了农林发展,则失去了发展服务业的基础;如弱化了服务业建设,则农场经济将停滞不前。
主导产业等同于驱动力,如何取舍?二者相加,就是都市田园旅游。农林生产四季如春,是都市田园游的基础,旅游业适应都市人群消费心理,则产生一连串的经济效益。
透过现象看本质,经过研判定性质。祥源·幸福农场,实际是在城郊现代农业园基础上,通过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以科技、生态为技术本底,以体验、参与为产品特色,集合研学、休闲、运动、文化、创意于一体的都市型观光农业区。
3.2.1 四大主题
农业观光、农林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生态涵养与环境建设和田园旅游。
3.2.2 发展目标
三园区:都市型观光农业创新示范区、生态涵养与环境建设功能区、城郊型低碳科技发展区。
三基地:合肥市重要的田园旅游基地、农林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
无论是农业产业园还是观光园都逃不开发展的阶段性,产业功能的升级与多样化是其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园区的发展,通过资本投入,按规划设定的模型,形成金字塔形的四阶段发展思路。
一阶段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农业园。未来一年内,完善主体农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计划中农林品牌和后续旅游产品资源的种植、培育,实现最基础的实质宣传效应;
二阶段产业升级,建设一般旅游功能的农业观光园。未来三年内,有计划,分阶段的建设相关旅游产品,结合市场需求,由热门向潜力逐步推进,在建设末期进行信息化多载体的宣传工作,赚得都市田园旅游的第一桶金;
三阶段产业升级,建设都市田园旅游区。未来五年内,占据相对比例的市场份额,逐步完善并丰富旅游产品,初步实现农业科技的价值转化,同时应对市场建设,对园区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新一轮建设部署。
四阶段产业升级,建设创新·科技·服务一体化的产业园区。未来十年内,已形成祥源·幸福农场的品牌效益,农林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农林产品价值提升,旅游产品持续更新,园区管理实现信息化,市场推广走向产业化。
4.2.1 农业观光
农业生产主题,以樱花、彩叶、海棠、桂花、常规苗木为主产,搭配种植花卉、果蔬;四季观赏主题,春(樱花、红叶)、夏(常规苗木)、秋(海棠、桂花)、冬(梅、竹、松),设置集中的精品园艺展示区;采摘体验主题,春耕秋收,夏果冬花,包括花卉、果蔬、稻田、养殖四大主题;观光环线主题,农场形成环状功能交通线,配套骑行绿道设施,串联各功能区。
4.2.2 农林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树立祥源·幸福农场品牌,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孵化工作,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专业院校、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重点从园艺、苗木品质和培育技术寻找突破口,将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构建完整的科技价值链。
4.2.3 生态涵养与环境建设
生态涵养功能,利用植物的生物特性,对都市近郊半永久生态区进行有机涵养;环境建设功能,完善农业生产相关设施,改善现有环境品质,建设都市田园区;循环经济功能,以原生方式和自然材料,妥善处置废水废气固废,可持续发展;水土恢复功能,改良多年农业生产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恢复水环境、土壤质量。
4.2.4 田园旅游
周末游产品,以个人或小团体为目标,提供丰富的观光体验产品;亲子游产品,以活动策划和宣传为载体,组织开展体验、教育、亲情活动产品;研学游产品,组织场地,开展以青少年、大学生课外活动为主题的研学产品;团队游产品,针对企业或大型团队开展的,定制化的游览服务产品。
基于树木种植情况,将园区划分为入口旅游接待区、红叶园区、常规苗木园区、樱花园区、桂花园区、生态养殖及农事体验园区、海棠园区、方大塘滨水区以及蔬果采摘区。其中,樱花园区是园区最重要的旅游集中区域,该区域除樱花种植以为,还将承担园区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同时主要游览节点集中在此区域。各规划分区有其独立的子功能和建设项目,体现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相互间串联形成完整的、富有韵律的、符合生态原理的、趣味感十足的观光农业区。
改革开放四十年,国民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人们生活观念相较之前也有了很大改变。城市高楼林立,绿地减少,生活节奏紧张繁忙,于是到郊外享受乡村情趣,回归大自然就成了人们的新的追求。观光农业作为较成熟的产业融合形态,优先发展以满足城市建设需求,顺应市场建设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加快观光农业的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展望未来,观光农业将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