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陈,刘 珺,赖涛昌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当前,高等院校有以下三种类型:技能型、应用型、研究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层次定位与全国综合性大学以及职业院校的定位有所区别,综合性大学注重的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更加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地方本科高校则是专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专科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纷纷升格转型为普通本科高校,但相对来说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资源和条件配置有限,学科和专业建设平台有待加强,师资力量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还有待明确。
2015年,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突出地方本科高校的地方特色与学科特色。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该积极思考如何找准地方定位、服务地方发展,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主动投身地方行业建设和发展,明确地方特色应用型创新型办学定位,走具有地方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创新型办学之路[1]。
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和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国家和行业需要的研究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更要突出学科和专业特色,培养出差异化和具有鲜明特点的各类专门人才,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担负起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时代责任。
地方本科高校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必须紧随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坚持合理定位,发挥所在地方优势和学科特色,加快应用型大学和高质量特色学科建设,注重多层次和人才个性化培养,重点培养一批专业特色鲜明、使命感和责任感较强、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创新能力及特色方面狠下功夫,争取实现应用型教育的现代化和特色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
在当前高等教育飞跃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成为决定各类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校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也将出现新的转变,照搬学术型、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区别教育的需要与日俱增。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及行业人才需要方面贡献巨大。但是,由于地域、办学资源条件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在高中阶段学生人数下降和同类高校数量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发挥地方特色、专业特色,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紧密合作,培养地方行业和市场需要的特色应用型人才,才能履行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职能,才能在生源竞争、资源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更加注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济改革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资金驱动、要素驱动转变为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对各层次人才需要,加大对特色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地方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积极作为,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按照市场与行业需求,加大应用型、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实用、适用、应用、实践、创新”的标准对接地方及行业人才需求,为之提供人才支撑。地方本科高校走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是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客观需要[1]。
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发挥自身学科专业和地方特色优势,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行业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尽量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突出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打造一流的应用型教育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校的分类、定位、结构体系以及学科与专业的类型、层次、优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地方本科高校要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来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要立足所在地方和行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找准目标,突出特色鲜明、应用型、需求导向,凝练地方特色、类型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发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优势,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应用型强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特色专业。紧密结合所在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特点,把办学理念和思路真正调整到服务地方行业发展进步和人才质量升级上来,把办学定位明确为应用型、特色型、创新型、地方型人才的培养,凸显地方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应用型高校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形成,不断加大培养专业特色明显、应用水平较高、对接市场能力强的高质量人才。
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应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当主动对接行业领先企业或研究机构也可以是中小微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企业联合制定相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实验室,联合培养培训师资力量,突出行业特色、学科学科和专业特色。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招生办班,形成人才“订单式”特色培养、工学交替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和“一体化”育人模式。积极邀请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管理及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将先进经验和技术直接引入学校教学。根据产教融合促进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相结合,鼓励相关教师参加行业或机构学习,带领学生参与生产实习和实践。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办学并成立学校、部门各个层面的联合机制,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联合办学、平台建设、相关计划制定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协调和联合决策。同时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关经费保障、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并加快推进“产学研条例”、“大学生实习条例”等相关立法进程,完善相关制度及法律保障。切实整合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资源,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政府助力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教学上来。学校应根据市场导向,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科专业特点,优化完善课程标准或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学校课程群和企业课程群体系,根据企业职业要求和标准,反向重构人才培养的方案、课程群体系及教学内容并不断修订整合完善。根据企业职业标准和行业专家建议同步改进优化,调查分析相应专业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据此设计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再根据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需要强调的是,学校应根据地方和行业发展实际,依据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建设一批体现地方发展特点、反映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或重点核心课程,推进课程、教材、教学、考核方式联动改革,加大重点特色核心课程内涵建设,并适当开设反映行业和技术发展前沿知识的特色选修课程。同时应根据学科专业情况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提高实践环节与相关课时的比重,加大企业实践课程群开设力度,提高实习实践的课时学分,从而推动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从重视应试知识掌握到重视能力素质提升的转变。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提高应用型教育质量的重点,是培养高水平、差异化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要目标。具体来说,可以在专业实践性课程、课程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增加实践创新和相关特色课程的课时比重,并制定严格的实践课程标准,强化实践课程考核要求。同时,还可以加强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好实验实习实训等各类实践课程教学任务,保证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得到充分利用。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利用产教融合平台,直接到工厂、车间、单位开展现场教学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改变以往单纯理论考核、卷面考试的传统考核方法,加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比重,形成教学、实验、实习实训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2]。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应结合和发挥地方特色,联合企业、政府单位建立实习实践教学及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创新创业的各项支持和基础工作,引导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着力提升学生各项素质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