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南,李洪庆,张翠玲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500)
喹诺酮类药物药物属于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主要特点是抗菌效果明显,本身毒性比较低,整体剂量小,整体应用优势突出。为了分析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时使用避光式输液器的的效果,总结体会。选择100例进行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患者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的一般输液器和避光式输液器,输液后对结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100例进行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患者为案例,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两组患者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均数和男女比例等对比后,不具备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对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指标,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一般输液器,干预组采用的是避光式输液器。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输液流程观察,查看是否存在肿痛和其他异常反应。
录入统计学软件,采用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分析,观察组的发生几率6%,对照组发生几率14%,对比后,观察组的发生几率低,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分析(n,%)
对于光毒性程度高的药物,包括: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要严格避光。输液的过程中,瓶上套上黑色套袋,采用避光式输液器进行处理,为了避免出现瘙痒、皮疹以及静脉炎等异常反应,需要在输液过程中做好输液指导工作,有效保证输液工作的落实,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
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喹诺酮类药物输液的应用很重要,采用避光带、避光输液器等,可能在输液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恶心以及呕吐等,此外中枢反应也是重点,可能存在头痛、头晕以及其他异常反应等,药物本身的干预和治疗是重点,本类药物的使用对于氨基丁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诱发癫痫症状。考虑到临床治疗的具体要求,在药物应用中大剂量采用或者长期应用等可能导致肝损害[2]。
喳诺酮类属于合成类药物,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如何实施耐药性分析是重点,治疗阶段必须注意的是掌握回旋处理要求,细菌细胞不在分裂,对于细菌选择性而言,在药物类型选择的过程中,菌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在临床研究中考虑到敏感菌导致的呼吸道、尿道以及消化道等异常反应,结合药物实际应用情况采用静脉注射。
喹诺酮类药物在避光输液器中需要严格进行控制和应用,不能过快或者过慢,在操作阶段可能存在局部异常的情况,喹诺酮类药物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避免日晒或者光照等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输液部位和输液滴数,询问是否存在不适应的现象,如果发现存在红肿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病人在输液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头晕或者恶心等异常反应,叮嘱患者平卧在床能适当缓解炎症。
药物的有效应用很重要,工作人员按照输液流程要求进行,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的是避光输液器方式,该方式本身有一定的避光作用,但是液体表面观察难度提升,需要护士及时进行巡回检查,确保滴入无误[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