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那一声“NO”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观察和思考

2019-03-14 03:43
中国火炬 2019年3期
关键词:独立性技能家庭

我在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习时,分别去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美国的洛杉矶和女王溪,去观察、学习、体验、借鉴国外的家庭教育,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西方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对中西家庭教育中关于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有了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关心下一代工作,既要从本国本地的实际出发,也应打开窗口,从世界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从中有所借鉴,提升我们关爱的层次和提高我们关爱的效果。

一、从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独立性

西方家庭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计划地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在布里斯班,我的学伴11岁的Navaha和她13岁的哥哥经常跟父母一起做饭、打扫房间、收拾物品,轻车熟路、井井有条。她说从有记忆开始,就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切菜划伤手、摔坏盘子或者把烤箱弄得一塌糊涂,都不会被责怪;可要是提出放弃,一定会挨批评。”

我在女王溪的住家有6个孩子。每天早上,父母只会照顾两个年幼的男孩,4个从8岁到16岁的女孩,必须自己准备早餐、打点上学用品,随后带弟弟们赶往校车站。半小时内,一切事情都要打理妥当。

互联网上有一份流传甚广的《美国孩子家务能力表》。根据这份表格,孩子9个月大就得自己扔尿布,2岁要整理玩具,13岁必须会做饭、修剪草坪等。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得了生活技能,还锻炼了统筹思维、动手能力,培养了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二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Navaha妈妈生日派对的邀请函,是兄妹俩挨门挨户送给邻里好友的。发完邀请函,爸爸让他俩复述邀请客人的过程,并对他们得体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美国女王溪的住家每星期都要开一次“锻炼领导力”的家庭会议,孩子们畅所欲言、互相评议,父母给予指导。平时孩子和伙伴外出,只要别太晚回家,家长都不会过多盘问。

三是充分给予孩子安排自己时间和活动内容的自由。在美国女王溪的住家,每天放学回家后,父母与6个孩子各办各事,互不干扰。

在澳大利亚,我从未见过Navaha兄妹被父母唠叨学习、锻炼、手机和零食等中国同龄孩子的“常见问题”。无论是校内选课,还是买衣物、去哪里游戏,孩子们都能按自己的意愿来。

四是放手让孩子经历挫折。我在洛杉矶的学习伙伴叫Mckayla。有一次由于缺乏规划,她的历史论文上交日期和9科考试日期相撞,她急得用头撞课桌。我建议她请父母帮忙收集资料,她断然拒绝。几天后她高兴地告诉我,两项任务都已OK,“这回吃了苦头,也长了记性。”

然而遇到类似的难题,恐怕多数中国家长都会代劳——比如查资料、制作PPT,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动亲友给孩子参加各种比赛投票,等等。中国父母特别善于动用各种资源来为孩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西方家庭父母则放手让孩子经历挫折,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

总的来说,西方的家庭教育更加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强化孩子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反省意识,树立责任担当和利他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还获得了从思维、体魄到人格的全方位锻造。

二、中西方家庭父母对待子女独立问题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

为什么相比澳、美两国,中国家长对孩子管得更多?甚至某种程度上抑制孩子尽早独立?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最主要的一点,中西方家庭教育中对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问题的看法不一致——西方家长营造了一种非常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民主、和谐、放松。孩子们在尊重家长、遵守规则的同时,可以毫无顾虑地表露个性、表达意愿、表现自我。

我们家长绝大多数孩子在家庭中都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发言权,人们惯常用“听话”“乖不乖”来评价一个孩子的品性。我认为,这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传递情感、巩固血脉,还肩负了一定的社会教化责任——为社会培养守纲常礼法的人,因此带有浓厚的灌输、管教色彩,而家长就要通过“立威”来“施教”。

相比之下,较早摆脱封建桎梏的西方社会,教育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注重培养人格健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鼓励孩子独立意志的表达、个人兴趣的发展、对个体幸福的追求,更尊重人的自由选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平等相待极为重要。

其次,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里对“成功的教育”理解有差别,也深刻影响家长们的“放手”程度——西方的家长支持孩子们广泛地尝试新事物,包容他们的试错。我们大多数中国家庭,从胎教、早教开始,孩子的成长都被事先“规划”好。这剥夺了孩子试错的机会,影响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反省等能力的养成,并且有可能扼杀了他们的天赋。

再次,西方父母格外重视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尽管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也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但当孩子面临升学选拔时,许多家庭就只强调分数,其他的统统让路。

国外的升学选拔制度,也重视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家庭责任承担、公益实践等表现突出的高中生,更能得到知名大学的青睐,这会对家庭教育产生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互联网时代,对人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思想独立、行为独立是“破旧立新”的重要前提。这种独立性,要从习得生活技能、交往技能的点滴开始培养;要通过自我管理训练和经受挫折教育来强化。要看到,这种独立性还有助于孩子们建立强大的内心,在人生不如意、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时,他们能仍然拥有宁静与满足。

西方家庭教育在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方面,我认为可以给我们中国家长一些启发:

一是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意识。不包办孩子们的事情,让他们善于选择、勇于决断、敢于担当、勤于反省,从小培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更强大的自我面对人生。

二是给孩子更多理解、尊重和信任。家长要从孩子人生的“设计者”变为“观察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才华,给他们更多的发言权、自主决策权。

要尊重孩子们的那一声“NO”,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视角观察问题,以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斥责;对孩子的决定包括兴趣、专业、朋友、早恋等问题,要多些尊重;不侵犯孩子的隐私,对孩子不愿意说的事情不刨根问底,给孩子们沉默的权利,等等。

当然,我国在家庭教育上有好的传统,也有不少好的经验。一颗独立的种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来共同浇灌才能健康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从对比中外孩子独立性的养成中也看到了差距,我们的学校教育制度还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这是另一个宏大的课题。

猜你喜欢
独立性技能家庭
独立品格培养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家庭“煮”夫
拼技能,享丰收
做最好的自己
恋练有词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