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影视剧改编问题及其研究综述

2019-03-13 08:15李佳欣
蒲松龄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改编聊斋志异影视剧

李佳欣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聊斋”系列影视剧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聊斋”系列影视剧对《聊斋志异》的改编,展现了不同时代下对经典的不同解读方式,也引起了人们的一定重视。

关键词:聊斋志异;影视剧;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就不断地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1922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将《聊斋志异》中的《珊瑚》一篇,改编为电影《孝妇羹》,从此拉开了“聊斋”系列影视剧改编的序幕。截至1980年为止,改编虽未断,但只有18部,且受社会因素影响,视野较局促。20世纪80年代,80集《聊斋系列片》首次推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带动了“聊斋”系列影视剧的改编热潮。直至今日,对于“聊斋”系列影视剧的改编,依然层出不穷。这种对古典文学的新的解读方式,体现了不同时代下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在肯定其对于文学经典的传播和发展的同时,对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于“聊斋”系列的影视剧改编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对“聊斋”系列影视剧改编的问题研究较少。1988年,刘国明先生在论文中,提出了将《聊斋志异》改编为五十集系列剧的设想,他认为改编名著必然会遇到一个尊重原著和再创作的关系问题。[1]《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对这样一部巨著的改编,关键就在于能否保持原著的神韵。他认为要追求“神似”,要注重表现作家、作品的内在气质,而不必拘泥于具体情节、细节的生硬相同。他具体分析了蒲松龄创作聊斋时的心理,着重谈了聊斋中所体现的人民性和民主性,为后来的电视剧改编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1986年和1993年,王林书先生用两篇论文,论述了《聊斋志异》改编中的得失。他认为影视剧中的特技手段,增强了故事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不但抛弃了封建思想的糟粕,而且使作品更加地富有生活情趣,改编后的“聊斋”系列影视剧,大部分都可以说是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2]同时,他也提出了对改编问题的思考,他認为一些作品在改编过程中,表现的过分“俗”化,削弱了作者想要传达思想,改编者于结尾处自行添加的哲理和说教,也是画蛇添足的。[3]1993年,林同先生也在论文《聊斋味的淡化与变异》中,指出了“聊斋”系列影视剧改编“形似而神非”的缺陷。[4]

同时,还存在着几篇对当时改编后的影视剧的评价,及其与原著之间的比较。刘扬体、王富聪、冯拱正等人,均著有此方面的论文。

二、21世纪以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业的迅猛发展,“聊斋”系列故事的影视剧改编,也成为了一股热潮。在此阶段,“聊斋”系列影视剧对《聊斋志异》改编问题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三个方面:

(一)改编现象研究

随着“聊斋”系列影视剧改编热潮的兴起,对其改编现象的研究也随之兴起。专家学者们的论述主要有三个方面:

1.改编人物形象研究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改编后的“聊斋”系列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对象。在硕士论文《“聊斋”影视剧女性形象研究》中,作者将改编后的女性形象同原著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比较分析,肯定了人物传递出来的真、善、美,也否定了某些剧作改编的粗俗。[5]在王凡的两篇相关论文中,他不仅关注到了女性形象的矛盾 [6],更是关注到了以往被忽视的男性主人公形象 [7],他指出影视剧的主创者们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各类男性人物进行了富于创新的影像再塑,通过科举批判中的男性友情颂扬、道德劝诫中的真实人性呼唤、原著中男性侠义精神的彰显及奇幻色彩的独特强化等方面,使男性形象更为立体丰满,较好地体现出了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2.改编情节研究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有着合理的情节设置。复旦大学的龚金平先生认为:改编者未能充分意识到《聊斋志异》改编成电影的优势与短板,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上的缺陷比比皆是,情节冲突的设置没有现代感,核心冲突的解决要么过分依赖法术,要么依赖明君、清官、侠客,人物的主观意志不能得以彰显。[8]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具有时代特色的方式,去重新诠释《聊斋志异》。王凡先生认为:剧作创造者们在故事情节的改编安排方面体现出了不同于原著的现代创新思维。他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序幕的设置、悬念的加强、故事结局的改变等不同方式使该剧的故事情节与原著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取得了较佳的审美效果,并为之后的文学改编类电视剧的实践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艺术经验。[7]

3.改编意义研究

“聊斋”系列影视剧对于《聊斋志异》的改编,展现了新时代解读文学经典的一种新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一部分人从影视剧方面入手,认为在古装剧遭遇审美疲劳的尴尬时刻,《聊斋》故事的出现无疑为其增添了新的活力。《聊斋》剧题材新颖时尚、情节曲折生动、人性细腻复杂,尤其是对人性挖掘的深度,具有很强的可观性。同时,受众在从文字到影像间的历史图景变换中,也能开拓历史想象空间,激发文学阅读兴趣。另一部分人站在文学经典的角度,认为将文学经典改编为影视剧,对传统文学经典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有利于传统文学经典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但同时也会消解传统文学经典的文本意义。还有人认为,聊斋中“鬼文化”的电视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惩戒功能,它能巩固人们的道德观,能够促进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以达到和谐稳定。

(二)改编作品评点

“聊斋”系列的影视剧改编,是对文学经典的另一种解读方式。这一解决方式,也引起了文学评论家们的重视。

1.对20世纪旧作的评点

21世纪初,文学评论家们主要将目光放在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的评点上。赵庆超先生的四篇论文中,分别以《鲁公女》 [9]《聂小倩》 [10]等篇的改编为落脚点,分析了改编后的剧作。他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的聊斋题材影视剧改编历经了从现实隐喻到审美自足再到魔幻放大过程,既取得成功的经验,又带来创编上的瑕疵。[11]他认为某些香港电影对聊斋的改编是趣味性与认知性相结合的,这种改编方式对内地的电影改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12]王凡先生在论文中,着重评论了香港邵氏影片对《聊斋志异》的改编 [13],他认为这些影片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对原著中男性正面形象的强化、女性才情的有意彰显以及虚构人物、铺衍情节等方式对小说艺术形象进行了合理而又不乏创新意义的改编式塑造,较好地体现出了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融合。付岩志、黄金元二人则从道德旋律方面对改编后的剧作进行了评价,不同时代下所展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差异,使人深思。[14]

2.对当下热门新剧的评点

随着影视业的迅猛发展,《画皮》《画壁》等一批由当红演员主演、制作精良、画风优美的热门剧作也随势而生,对其的评论也不胜枚举。尤其是陈嘉上导演的《画皮》一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二次解读”,它记录了这个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精神状态。除此之外,还有对《陆判》《婴宁》《聂小倩》等名篇的评论。这些评论家们以包容的心态、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典的改编问题,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在每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不能拿现代改编的影视作品符不符合原作当作评价的标准,而是要看这些新作带给我们哪些启发和思考,以及和已有的改编之作相比,是否有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存在。

(三)接受与传播研究

对于《聊斋志异》的接受与传播研究,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关于《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有相关硕士论文三篇,其中两篇将影视剧的改编作为一个传播手段来论述 [15],认为其对聊斋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但也应辩证看待。 [16]另一篇以《聊斋志异的影视传播变异》 [17]为题,通过对改编中或成功或失败的个案的探讨,提出了改编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聊斋志异》的文学形象的影视传播提出了大胆的构想——文学形象广且深、影视传播后现代化、志怪与魔幻共搭舞台。

关于《聊斋志异》的接受问题,有博士論文一篇,名为《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 [18],作者为宋华伟,但只将本文所讨论的影视方面作为新时期接受的一小方面来谈,并不是特别重视,所以在此不多赘述。

三、结语

《聊斋志异》是我们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与生俱来的魔幻色彩和神秘特质正是视听艺术长于展示的,蒲松龄赋予它的思想性至今也仍然震撼着、感动着人们,将其以影视剧的形式改编,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新的传播手段。《聊斋志异》的影视剧改编,使得许多文化层次低、阅读文言有障碍的人也能接触到文学经典;《聊斋志异》的影视剧改编,使其中的积极思想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给人造成深刻的影响;《聊斋志异》的影视剧改编,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声音,让我们明白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

同时,对于《聊斋志异》的影视剧改编,也存在着“糟粕”。首先,《聊斋志异》的创作时间距今久远,创作的社会环境也不同于如今的时代,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对其解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偏差,会出现一些过度解读的问题。其次,影视剧的改编,也是对文学经典的再创造,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在不破坏原作的基础上,形成能为现实服务的新作,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最后,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一些浅俗不堪、充满低级趣味的改编作品,这无疑会破坏作品的价值,对作品的传播造成恶劣影响,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净化改编市场,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拱正.“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谈《聊斋志异》改编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1988,(S1).

[2]王林书.珠联璧合 瑜瑕互见——谈《聊斋》电影、电视剧改编中的得失[J].明清小说研究,1986,(1).

[3]王林书.“怪异·人情·哲理”的离合得失——《聊斋》电视系列片评论之一[J].明清小说研究,1993,(2).

[4]林同.“《聊斋》味”的淡化与变异——谈《聊斋》系列剧改编的失误[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1).

[5]孙倩倩.“聊斋”影视剧女性形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6]王凡.由《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矛盾性看《聊斋》中女性形象的改编[J].电影评介,2011,(24).

[7]王凡.试论《聊斋》电视系列剧的故事情节改编[J].电影文学,2012,(2).

[8]龚金平.鬼神妖狐的现实影射与人生隐喻——《聊斋志异》在中国大陆的电影改编(1949-)[J].东岳论丛,2018,(2).

[9]赵庆超,袁涛.走向“准娱乐化”时代的风格混搭——由聊斋小说《鲁公女》到电影《痴男狂女两世情》的改编现象考量[J].蒲松龄研究,2014,(4).

[10]赵庆超.人鬼恋的审美转换与艺术创新——关于聊斋小说《聂小倩》四次香港电影改编的探 究[J].蒲松龄研究,2011,(4).

[11]赵庆超,霍巧莲.徘徊在“现世界”与“幽冥界”之间——关于聊斋小说《小谢》两次电影改编 的思考[J].蒲松龄研究,2010,(4).

[12]赵庆超,石春霞.从小说经验到大片奇观——聊斋小说《画皮》的新世纪电影改编现象解析[J].蒲松龄研究,2012,(4).

[13]王凡.由人物塑造看香港邵氏影片《连琐》的文学改编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4,(1).

[14]付岩志,黄金元.简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聊斋志异》影视改编中的道德旋律[J].蒲松龄研究,2004,(2).

[15]张艳梅.《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D].河北大学,2011.

[16]欧丽婷.《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17]徐彩军.《聊斋志异》文学形象的影视传播变异[D].中南民族大学,2011.

[18]宋华伟.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李汉举)

猜你喜欢
改编聊斋志异影视剧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