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美人 各具风韵四

2019-03-13 08:15王同书
蒲松龄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香玉聊斋

王同书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凤仙

《凤仙》是蒲公少见的警世笔墨,深趣兼备。该篇有三大特异,引人注目。

一是借狐写人,写人情冷暖,贫富有差,待遇不同,骨肉亦不免。凤仙老父有三个女婿,二女婿是富豪子弟。家庭聚会时,老岳丈将美食鲜果先奉富婿,并放言尊爱,当然令其他两女二婿心中不满。狐尚如此,何况人乎。令人想起唐诗:“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可见当时习尚,女婿之间(包括其他亲朋故旧)若要具同等待遇、同样尊严,则须或富或贵相当也!

二是凤仙之出场亮相,不同凡响。初出场时:

两人以被承女郎,手捉四角而入。曰:“送新人至矣!”笑置榻上而去。近视之,酣睡未醒,酒气犹芳,赤页颜醉态,倾绝人寰。

二次出场是二年后相聚。欢乐聚饮,因父不能“一碗水端平”,致使凤仙“不快”失态:

解华妆,以鼓拍授婢,唱“破窑”一折,声泪俱下,既阕,拂袖迳去,一座为之不欢。

最后出场则是丈夫刘郎在妻子凤仙督促下苦读,“二年,一举而捷”,凤仙得闻喜讯,由镜中现身:

画黛弯长,瓠犀微露,喜容可掬,宛在目前。

这三次出场亮相,情态各异,各有妙处,字少意浓,一字千金,令人叹为观止。是《聊斋》得意笔墨。

三是以“镜子”作为策千里驹之鞭,“道具”妙用,全书之最。镜中凤仙之影,变化有常:刘郎勤学上进,则正面含笑砥砺;刘郎懈怠,则凤影忧戚;刘郎游荡废学,凤仙之影则泪眼盈盈,泫然欲泣,旋即“背立”,以示心酸急切!镜中影变,喜忧如画,恒常如新,正是刘郎与凤仙争取尊严历程之记录也!如此宝镜,绝胜《红楼梦》之“风月宝鉴”!

《聊斋》中写镜子有多面,《宦娘》有古镜,能照见鬼像;《八大王》有奇镜,能一照美人,美人即留影镜中,不再消失。其他如《阿绣》《恒娘》《陆判》等篇中都写到镜子,但那只是家庭常用之物,随手捡来的小道具而已。细视细思,似皆不若凤仙之镜!凤仙美妙,此镜更美妙!

凤仙真是仙,

情美意高冲云天。

餐风饮露伴夫读,

无怨言,美且贤!

宦娘

笔者认为,《宦娘》篇既是写琴师温如春与美人良工之爱情,经困难、终结果,但更是写“艺”之惊天地泣鬼神之功能。温如春若不是嗜琴善学,学得尘世无双之琴艺,何能引得良工听琴着迷?何能引得倩魂宦娘倾心拜师酬师,为之巧设相思局,潜置女冩,驱走来良工家相亲的公子,而让温生与良工成就知音伴侣?这是“艺”之功也。

艺之魅力,从宦娘身上更是可以看到。宦娘痴迷琴筝,苦心学艺,死仍不忘。她魂系学艺,乃至为拜求名师,偷学苦学,忘其为鬼。又为酬报师恩,代写“情书”,并巧递双方,制造误会,歪打正着,促成姻缘。宦娘费如此周张,花那么多心血,都是为了学艺,是艺高于生命,艺高于爱情的事證。著名《聊斋》评论家但明伦评曰:

高山流水,知音只在黄泉;逸响新声,绝调复传尘世。以受业之高弟,转为传钵之名师,绘以小像,供以瓣香,可以摅铭心之感,可以结再世之缘矣。岂第一弹再鼓,借酬蹇修而已哉!

这几句但评足见艺之魅力。这种魅力亦如远古秦青之歌声,响遏行云。该篇中亦有对琴艺的描写:

裁拨动,觉和风自来;又顷之,百鸟群集,庭树为满。温惊极,拜请受业。

这段描写并非《西厢》之“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似裙拖得环珮叮咚……”以音响美惊众,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和风自来,百鸟群集,示琴声引动万物,让人入迷,连高手温如春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拜求传授。

《宦娘》中还有一则他篇难及者,就是《惜馀春》:

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刬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    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这阕词不仅在本篇功居“媒妁”,更堪称古往今来的情书之翘楚。但明伦在书中夹评曰:

如抽茧,如剥蕉,曲折缠绵,如泣如诉。惜馀春词委婉缠绵,回环往复,一字一转,一字一波。想奈何天里,颠倒情怀,青草如愁,良宵似岁。海棠杨柳,与侬共诉相思;秋水春山,到此空劳盼望。至于魂惊玉漏,梦妒芳衾,人老三更,春归四月,前本因恨而成痴,今则因痴而益恨矣。愁肠杂遝,凭谁辨新与旧哉?宦娘虽假此以作蹇修,而饮恨重泉,伤心薄命,借题目以摅怀抱,情见乎辞矣。

此评不仅绘出词之高妙,更点出词亦为宦娘心声,虽是代拟情书,实为心仪呼声,真是妙词!妙评!让《宦娘》篇活色生香,大放异彩。

为人为鬼学操琴,

更作春词月老吟,

《聊斋》宦娘美。

德高情更深。

云萝公主

《云萝公主》可以说是写了三大主题。

第一是写安大业尚云萝公主。云萝公主初到安家,艳丽豪奢,婢媪成群,飘然而临;又在“皮排”一鼓中瞬间飞升,显得迷离恍忽,仙气十足。

发人深省的是云萝公主对准新郎营建布置新居时说的一番话,阐述人生有定数,不可强求,强求反不成,欲速则不达。即使是破土营建,也要择日避免逢灾惹祸。安生不听,结果遭邻家忌恨,诬告为盗,幸诬告无效,安生获释。邻人又贿赂押差,于途中劫杀安生,幸得云萝公主营救,才保住一命,却已煎熬了两年。如此折腾,皆是“违数”“求速”之过错也,又如团聚、婚配皆不可强求、强留。如此等等,显系“宿命论”,蒲公如此安排,是肯定?是否定?引人深思。

第二写义友之义重如山。义能劫富济贫,去恶解忿,但“义”有时又是双刃剑,不经意会伤害自己,害己累人。篇中袁、安俱是义士,正直善良,舍己就义,袁更是武功超群的大侠大义之人,杀恶徒如割草,济贫民如观世音,可是他在行侠仗义之中,也连累了义友,差点送了义友之命!这件事真是发人深省。慎交友,不可轻。

第三写可弃与侯女夫妇毁家、兴家的经过,云萝公主生了良种“大器”,贤良有加,少年成名。可是也生了个劣种“可弃”,顽劣不学,偷赌成性,打死不改,败家害亲,甚至刀杀兄嫂,气死老父,是个该下地狱的“逆子”“狼子”。亏得云萝公主给这个“狼子”准备了“深圈”,侯氏女发挥了“悍妇”的特优智勇,几个回合斗智斗勇,将这个“狼”治得服服贴贴。这是善用以“悍”攻“顽”,以毒攻毒,真能使浪子回头,顽铁生光。

以上是说的《云萝公主》的结构和派生的意义,说到人物形象,则应细审本篇描写的云萝公主形象:美而娇弱,如小鸟依人,如弱柳扶风,却又慧黠如神,事事预知,是仙人之俊彦。更有趣者,载之“皮排”似气球,一鼓则飞天,踪迹全无,不由人不惊呼神哉!趣哉!美哉!

艳福忽从天上来,

锦衣玉食华屋代茅斋。

更喜能为后代计,

孝子逆子巧安排。

香玉

韩愈有诗:“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将树木花草比作人,描写它们的恋春情态。这种描写与《聊斋》中《香玉》《葛巾》对花草树木的描绘相比照,会惊奇于《聊斋》的神奇美妙,令人眩目。

《香玉》篇集中了《聊斋》的美文、美诗、美人、美画之精优,引人入胜,特点有三:

一是结构紧凑,腾挪变化,落差很大。故事写一男子(黄生)与二女子(香玉、绛雪)相恋相依,像个“三人转”:男追二女未及——男吟诗召来香玉——黄生、香玉同居欢乐——香玉遭灾消失——黄生以诗悼,真情感动绛雪来代替香玉陪伴黄生——黄生至情感动花神,香玉复生——但初来是“花鬼”,无实感,后来精心培育,才恢复如初——绛雪由代妻退而为友——黄生三人欢乐生活——黄生死后化为牡丹,长于香玉(牡丹)之侧,茂盛茁壮——小道士无知砍了黄生魂化之花,不久香玉死去,绛雪亦死去。人花变幻,妻友转换,整个故事几大转折,悲悲喜喜,荡气回肠,足见蒲公编织故事之妙。《聊斋》中《香玉》的姊妹篇《葛巾》有长评赞其结构之妙,该评亦可移用于《香玉》。

二是创造了“文中夹诗”的高峰。《聊斋》中女诗人不下十人(林四娘、香玉、绛雪、温姬、瑞云、连琐、公孙九娘、宦娘、惠哥、凤仙等),皆有诗作,不过诗作多似昙花一现,妙品如公孙九娘、连琐、宦娘者不多,只是或悲或喜,一闪而已。《香玉》篇中的诗可是屋宇栋梁式,是支撑整个大厦不可或缺的存在。

《香玉》中的诗情是这样表现的:

黄生初见香玉,惊艳猛追,香玉误其为歹徒,速隐无踪。黄生苦怀,作诗表心:“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恐归沙叱利,何处觅无双?”香玉大爱其诗,即来解释,误会“风雅士”了,并与之偕好,次日晨起和诗曰:“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这可视作两人的定情唱和诗。香玉遭灾,黄生思念不已,作哭花诗五十首,后又用前韵写近日心态情状:“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

绛雪为诗所感,主动献身,代友为妻,与黄生偕好。和诗曰:“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四首唱和诗,各启妙境,对情对景,情景如画,诗情洋溢,诗语隽秀。诗之美,诗之功,发挥极至。《宦娘》篇的《惜馀春》词,不能专美。

《香玉》令人喜读的原因之三是:黄生、香玉、绛雪三人三生共命的相恋,生前同宿,死后同穴,诗情画意,写尽文人爱花情怀,爱美情怀。

文人爱花,汉唐以来甚是流行。杜甫云:“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元稹有“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白居易有长诗《买花》,后人更有写“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句,虽涉轻薄,但亦足显牡丹诸花之饱人眼福,启人灵思,引人遐想也!

所以文人诗家能不爱花乎!能不爱香玉乎!

香玉、绛雪情才多,

窗、双佳句美应和。

可怜遭遇蠢道士,

三生姻缘好梦破。

青凤

蒲松龄的《青凤》就类似曹雪芹的《红楼梦》,它一出现,《聊斋志异》许多传统的写作手法都打破了。

(一)蒲公《聊斋》有多篇具固定模式:先伏笔,后照应,先是甲有恩于乙,后是乙向甲报恩,再后是因恩生情,情生磨难,历尽磨难,终成连理。《小翠》《花姑子》《侠女》《宦娘》《莲香》《娇娜》《田七郎》等等,都是伏笔(施恩)——照应(报恩)——终成大事(团圆、除奸)这一模式编织的。

可是《青凤》大不同以上模式。狂生耿去病与青凤家素不相识,素无恩义,耿生、青凤初见,是耿生因废宅有异而闯入狐仙(青凤叔父)内室,与青凤打了个照面,后来耿生对狐仙颂扬了一通涂山氏的功德、轶事,引动了狐仙全家来听,才真正见到“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的青凤。耿生当即惊艳求婚,未成,但仍纠缠不休。后来,青凤叔父拟搬家,留青凤守门,耿又闖入,并逼狎青凤,又为青凤叔父所撞见,诟骂而去,从此杳无音讯。一年后,耿生在郊外见一被猎犬咬伤的小狐,遂救回家护理,置床上,却是青凤!这才耿、凤结合。这种初识到结合,都是偶然凑巧,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都属偶然,这一切都建筑在偶然基础上。

(二)《聊斋》写男女遇合,男方常常是至诚君子,才情富瞻,或以才华动其心,或以深情启其意,始得佳偶。而《青凤》中得佳偶则不须才情,不须财富,又不须高超技艺,而是以“狂”得之,这种以“狂”得佳偶,则是《聊斋》艺术手法的又一“打破”。

(三)《聊斋》中写仙狐欲离不喜之人,或立毙其人,或瞥然远去,霎时消失,“分离”这些方法威严迅速而成功。而《青凤》中驱离之法,却很特别:

生乃自往,读于楼下。夜方凭几,一鬼披发入,面黑如漆,张目视生。生笑,染指研墨自涂,灼灼然相与对视。

细想这两个“黑鬼”,四目对视的场面,真叫人忍俊不禁。这种用幽默威胁驱离的方法而又失败的结局,也是传统手法的“打破”。

由此可察知,《青凤》篇是蒲公一个新的试验品,《青凤》中的狂生形象和创造这形象的艺术手法(偶然成局,狂得佳偶,幽默取胜)都与之前所创造的模式迥然不同。

胆大狂言人,

竟获美人心。

仁孝美而贤,

青凤难比伦。

鸦头

蒲松龄在《鸦头》篇后写了意在言外、语重心长的评语:

异史氏曰:“妓尽狐也,不谓有狐而妓者;至狐而鸨,则兽而禽矣。灭理伤伦,其何足怪?至百折千磨,之死靡他,此人类所难,而乃于狐也得之乎?”

这个评语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金钱至上,骨肉不认”的反人性的恶俗,这也是《鸦头》三大特色内涵之首。

《鸦头》写的是狐仙娼妓的故事。一个狐仙老鸨开了妓院,控制自己两个女儿,做她的摇钱树,在这“狐鸨”心中、眼中,金钱至上,骨肉不认。她有两个美丽动人的女儿,却逼女儿做娼妓,大女儿顺从了她,小女儿不从,便遭她鞭打,小女儿仍不从,狐鸨就将她关锁起来,后来小女儿和相爱者(王生)私奔了。几年后,老鸨(狐母)亲自将她抓回,严加拷打,逼其为娼,小女儿坚决不从,就被更严囚禁,后终被解救。蒲公的评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愤慨,狐间这样,人间就可知了,一片兽禽世界,毫无人性可言,金钱之害人,金钱之罪恶,扭曲了人性,摧残了人性,可以想见。

蒲公在《鸦头》中要说的第二大问题是:有的人要想得到爱情,想得到人身自由,必须以血泪为代价,乃至要付出众多生命!真是“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鸦头,一个美丽善良聪明的女子,不愿当妓女,而愿嫁良人,这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可是却受尽自己母亲的威逼、鞭打、囚禁,像个罪犯,这是何等的伤天害理、灭理悖伦之事!

鸦头想拥有爱情,想获得自由,几乎要付出生命。先是被狐母叱骂,继以鞭挞,并予囚禁。当鸦头私奔远离时,狐母又千方百計捉回,继续鞭打囚禁,视如罪人,真叫人愤慨伤心,这哪是母亲对女儿!这是女子为追求爱情和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第三大问题:治子痼疾,非母不可!痼疾不治,祸莫大焉。鸦头的儿子长大后“孔武有力”,是治狐的能手,一听母亲被抓受虐,义愤填膺前去解救,杀了作恶的外婆(狐鸨)和姨妈,砸开了囚笼,救出了母亲。儿子是救母大功臣,不是这个儿子,鸦头之厄难解,但这个儿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骂上来,乡邻都害怕。鸦头知道,这是儿子有“拗筋”,若不摘除,必将杀人害命,倾家荡产,所以就乘儿子饮宴醉归,将其缚絷,摘其“拗筋”,才使动辄暴怒欲杀人的儿子“温和如处女”。

狐鬼都爱钱,

亲女圣情都不念。

“鸦头”意何在?

蒲公哀叹:恶疡狐鬼染!

(责任编辑:朱  峰)

猜你喜欢
香玉聊斋
“聊斋杯”精品石选登
聊斋笑传——大鼠
跛子爷
读破聊斋
《香玉》不宜入选选修教材
《聊斋志异·香玉》与德充之美
谢觉哉在瑞金的伴侣 郭香玉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