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潇文
摘 要:汪曾祺的这篇《岁寒三友》,平平淡淡却意味深远,不动声色地将近代中国普通民众的惨状描绘出来。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一心向善,但是他们的辛劳的成果却因时代而断送。作者借他们三人的悲剧,已然将社会的悲剧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他们三人的人情美又带给我们一丝心灵的慰藉。这种慰藉最后超越了时代悲剧带给我们的心酸之感,反而因为他们认真生活、善待他人,给了我们一个道德榜样和精神支撑。这样美好的人存在于世间,足以令人欣慰。
关键词:汪曾祺;旧社会;人情美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02
一、总体介绍
本文主要讲述了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人的一部分人生经历。
他们三人有一些共同之处,用文中的话来说,是“既不是缙绅先生,也不是引车卖浆者流。”[1]“三个人的名声倒都是好的。”[2]他们不富贵也不是最贫穷的,是为了生存挣扎向前的普通人。但他们与普通群众比,多了些高尚的品格。他们善良而热心公益,献款时毫不吝啬,哪怕此时家里可能断炊。也因此,他们人缘极好。
他们又因为自身经历,所以有一些不同之处。
王瘦吾读过书,当时还读的不错,开蒙的塾师是邑中名士谈甓渔,跟随一些阔的不太阔的名士。他原先开绒线店,但是绒线店竞争压力大,不赚钱,家里东西都是旧的,苦了妻儿老小。但是王瘦吾极富有变革精神,插手各行各业试图能挣钱养家。后来还决定开工厂,做绳子编草帽。本来生活因此有了起色,又被王伯韬挤兑压价以致不得不变卖工厂。他又被气得一病不起。家里也因为他的病更加贫穷。
陶虎臣是开炮仗店的,手里有绝活遍地桃花、酒梅、焰火。为了试炮仗,他的左眼被炸瞎。因为动乱,他的生意不如从前,可他依旧和善,只是不如以往心满意足。他借了运河没发大水的运气,凭着自己过人的手艺,成功揽下了一半的烟火活,其余的一半是为了给同行活路。他因这笔订单大赚一笔。后来,因为“冬防”和“新生活”禁燃烟花爆竹,彻底断了陶虎臣的活路。他被迫卖女,甚至想要自杀了此残生,幸好被人救下。
靳彝甫三代都是画画的,有很强的画工,也接各式各样的单养活自己。只是因为善良不愿观察一个人死亡的过程,所以不画喜神。他在画室前栽种玉屏箫竹等植物,颇有情调。他有三个鸡油一样的田黄石章。他视这三块田黄石章如性命。又因为靳彝甫爱捉蟋蟀,他运气好捉到一只蟹壳青蟋蟀。用斗蟋蟀的方法,他得了四十元。因为田黄石章,他结识了全国闻名的大画家季匋民。虽然他不愿出售,季匋民还是许诺“好!这像个弄笔墨的人说的话!既然如此,匋民绝不夺人之所爱。不过,如果你有一天想出手,得先尽我。”[3]并且指点靳彝甫带他去上海闯荡。后来靳彝甫不知什么原因破产,卖了三块田黄石章,将卖得的钱分给两个兄弟各一百大洋。
最后,三人在腊月三十,在冰天雪地中,于小酒馆,大醉一场。
二、细节体会
王瘦吾的绒线店和小工厂、陶虎臣的炮仗店、靳彝甫的画画,都是一种产业的典型。王瘦吾的店是轻工业中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他的不富裕也是他普通店主身份,而不是大资本家身份的一种暗示。他的工厂规模很小,小到让另一个工厂轻而易举地实现垄断,小到搏不出一条生路。当时又是民族资本主义大力发展轻工业,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外国资本主义乘虚而入的混乱时刻。王瘦吾的艰难处境无可避免。陶虎臣的店是轻工业中的高档耐用品。人们只有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时候,这种店铺才生意兴隆。靳彝甫是平民画家,他的作品都是艺术品,这同样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才有足够多的普通民众来欣赏、购买他的作品。他们从事的产业,本来并没有过错;他们人本身,也是很好的、善良的人;他们的时代,却是不公的。
王瘦吾艰难维持生计:儿子最恨下雨,因为他只能穿父亲的老钉鞋,撑补过的旧伞;女儿参加全县小学秋季运动会,表演团体操,要穿规定的服装,为了能穿白球鞋,母亲借来球鞋比这样子连夜赶制。王瘦吾“像一只饥饿的鸟,到处飞,想给儿女们找一口食。回来时总带着满身的草屑灰尘;人,越来越瘦。”[4]终于,那个生存的希望出现了,他发现了开工厂做草绳草帽的商机。这个商机是他敏锐发现的,是他在无数次失败后的成功尝试。故事到了这里,都是一个普通男人为了养家的故事。虽然辛劳,虽然不如意,可日子还有平淡的幸福,一家人还健康平安,在乱世中拥有“小确幸”。这种生活充满了亲情美。可是,这个商机被更有钱,更有势的王伯韬霸占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直转而下,平凡却安稳的生活被打破,无所适从和纷乱涌入他们的生活。他们无力反抗,只能“对着空屋发呆”[5]。
陶虎臣成也炮仗败也炮仗。他有出色的炮仗手艺,也有慈善的心。他会做“遍地桃花”、酒梅、焰火。对孩子,他也很有耐心,“每次试炮仗,特意把其中的几个的捻子加长,就是专为这些孩子预备的。捻子着了,嗤嗤地冒火,半天,才听见响呢。”[6]和气、容易满足是他的特征。这样的他破相之后,依旧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宽厚和慈祥。他和孩子的互动充满了爱。一个敦实的、慈祥的汉子,面对一群天真无邪不知世事艰难的孩子,耐心而又小心地带着他们放烟花。这在乱世中真是罕见又温馨的。这种场面是长者对孩子的呵护,也充满人情味。他“发迹”时,是全文最为高潮的时刻。所有人都好像脱离了俗世的困扰,世间一片祥和安宁。人们蜂拥而至看着烟花怒放在天际,吵吵闹闹,快快乐乐。这时候也是三人经济状况最好的时候。他们吃得苦中苦,看起来将要成为“人上人”了。可是情况不尽如人意。因为“冬防”和“新生活”,他的烟火行当没了生意。而他世代以烟火为生,也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只能等着被饿死。相对于王瘦吾而言,他的变革的地方都是在烟花上,没有想到像其他同行一样另寻出路。这也是他悲剧的一个原因。他守着过去的荣耀、过去的美好,不肯面对新生活。而新生活又是资本主义的生活,自然不允许他这样“消极怠工”的存在。于是后面的事情简直顺理成章。后来他被迫卖女,女儿被那个军官殴打,甚至因为那个军官染上性病。官僚穷凶极恶又祸害百姓的形象昭然若揭。可其中写到陶虎臣为要卖掉女儿痛骂自己,而女儿甘愿被卖换取家人生存的机会的时候,场面非常残酷、悲凉,但其中还是有一家人互相理解、尊重的亲情美。这种亲情美使原本过于残忍的场面能够披上一层面纱,淡化其中的血腥。
靳彝甫是三人中最为“潇洒”的。他也是走投无路。不同的是,他有田黄石章,这个石章能换取最后的保命钱。他有才华,而且飞黄腾达的机会相对容易,如果哪家达官显贵看上他的画,他就可以脱离贫穷的生活。他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玉屏萧竹、茶花、月季、水仙、“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春放风筝、夏养莲花、秋捉蟋蟀。贫穷的生活并没有褪色,反而更有趣味。这样的他原本可以在破产后仍“潇洒”度日。可是,为了他的朋友们,他把在屋子着火时,都不肯舍弃的田黄石章卖了。看到朋友家徒四壁甚至想要一死了之,他毫不犹豫用这四块宝贝换钱。这个细节也充满了人情味。同时,这样一个有情调、有才华的人,在其他时代还有出路。可是在那个变革的社会,他却是不伦不类、不新不旧,以致于被淘汰。
写到最后,他们本身备受欺凌的人生经历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或许会忘了他们开店的艰辛,他们到底是从事什么行业,但是我们忘不了他们与孩子嬉闹,忘不了他们拿着鲜紅的封子在大年三十酩酊大醉的样子。他们的人情美温暖我们的内心。
三、结语
汪曾祺的这篇《岁寒三友》,讲述了在艰难岁月不改品格的三个人的故事。他们饱受时代的捉弄,甚至可能无法继续生存,可他们带给我们的人情美,却足以让我们度过“寒冬”,借着这份温暖撑到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2][3][4][5]汪曾祺《岁寒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