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越
2018年可以说是保健品神话全面破灭的一年,不仅国内的保健品企业多次被曝违法乱纪,就连国外的保健品市场也因为一连串负面论文的发表而一蹶不振。
这里先不说那些本身就存疑的中医养生类保健品,单说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似乎早已被证明有效的健康补充剂,它们被统称为“微量营养”(Micronutrients),意指那些人体无法自身合成,但需要量却又不高的营养元素。
我们的老祖宗是不缺微量营养的,他们靠打猎和采集为生,食物的来源非常丰富。农业的发明大大减少了食物的种类,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起码在农业的早期,农民们仍然会采集野生植物来吃,微量营养肯定也是不缺的。直到农业发展后期导致人口过剩,很多穷人都吃不饱时,人类社会才第一次出现了微量元素缺乏这种毛病。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出现加剧了这一现象,因为那些以牟利为终极目标的食品制造商不断地通过精细加工来提升食品的口感,微量营养在加工过程中大量流失掉了。
不少人坚信,资本主义导致的问题,最终必须得靠资本主义来解决,保健品行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这个新兴行业最初的想法是好的,即通过人工补充微量营养物质的办法来弥补现代食品工业的缺憾。很多因为工作太忙或者因为经济不宽裕而只能吃垃圾食品的人觉得自己有救了,只要再花钱买点维生素药片,就可以补充自己所需的微量营养。
为了让消费者吃起来更加方便,保健品厂商也和食品厂商一样,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以前各种维生素都是分开包装的,消费者可以各取所需,但如今市场上最流行的反而是那种复合维生素药片,号称里面啥都有,让你一次补个够。
可惜的是,营养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很多新证据,表明事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先是去年初出现了几篇论文,证明定期服用维生素药片并不能增进健康,也无法预防各种慢性病。这里所说的维生素包括了A、B、C、D和E等幾乎所有常见的种类,无一幸免。接着年中时又出现了一篇综述性文章,证明就连一直被视为神药的鱼油胶囊(富含ω-3脂肪酸),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没有帮助,更不能延缓衰老。所有这些论文都发表在同行评议的正规科学期刊上,说明它们都是有一定水准的,必须加以重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解释是,如今大部分普通人的饮食当中都已经包含了足够多的微量营养,多吃无益;另一种解释是,药片中所含的维生素不容易被人体吸收,效果远不如食补。这两种解释都涉及到了一个概念,那就是维生素可以分成水溶性和脂溶性这两种,前者无法在身体里储存,当天吃当天用,多余的就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了,后者则可以在脂肪中被富集,浓度高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对身体有害。
维生素A、D和E类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它们会溶于食物普遍含有的脂肪中,通过这个渠道被人体吸收。如果只吃复合维生素药片的话,其中含有的脂溶性维生素很难被吸收,等于白吃,所以这类药片最好和食物同吃。另一方面,脂溶性维生素不能过量,比如维生素D服用过量会导致血钙浓度过高,甚至会让人呕吐,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脏病变。维生素E服用过量则会导致动脉阻塞,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
除此之外,像铁、钾、锰、硒和锌等矿物质也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够用就好。研究显示,对于大部分生活在中等富裕国家的普通人来说,食物中含有的矿物质都已足够,不用再花冤枉钱买补品吃。
当然了,保健品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还是有用的。目前比较肯定的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孕妇,最好补充一点叶酸,而且要在怀孕之前就开始补;第二类是婴儿,最好补充一点钙质,因为母乳中钙质相对缺乏;第三类是老年人,尤其是那些不经常晒太阳的老年人,最好补充一点维生素D,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