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 罗竫娜 郭满涛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新型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1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594例,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394例和口舌保护器组200例。常规组全麻插管应用传统的压舌板,口舌保护器组应用新型全麻插管舌保护器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插管的移位程度及口腔损伤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术后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舌保护器组口腔损伤发生率为2.00%,低于常规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全麻插管舌保护器能更好的保护口腔组织,降低口腔组织的损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气管插管;保护器;耳鼻咽喉外科;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2.058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2-0186-03
经口腔气管插管具有插管容易、迅速、适宜抢救、吸痰方便等的优点,常作为全麻患者及急诊抢救的首选辅助装置[1]。虽然有学者[2]应用颈前透光法部分改善了插管的减少了会厌声门等组织的损伤,但口腔的损伤仍然评估困难,加之全麻过程中患者无意识,很容易引起口腔粘膜、口唇及舌损伤。本研究对耳鼻咽喉科全麻手术患者应用自行研发的新型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初步探讨其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594例,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394例和口舌保护器组200例。常规组男性201例,女性193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8.47±12.44);口舌保护器组男性128例,女性72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6.21±10.2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拟行全麻手术患者;②根据美国麻醉学会术前分级标准原则为Ⅰ~Ⅱ级,术前心、肺、肝及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前预测均无气管插管困难(Wilson综合评分<3分)。排除标准:无法耐受全麻手术及插管困难患者。
1.3方法
1.3.1常规组 全麻插管应用传统的压舌板,配合气管插管过程将舌下压。
1.3.2口舌保护器组 应用新型全麻插管舌保护器(图1)进行手术。医护人员首先将口罩垫与患者嘴部固定,再将压舌垫穿过避空孔插入患者口腔,即压舌垫对患者舌头进行压持,其次将固定带向下转动,再将母扣与子扣相互扣合,即使固定带与口罩垫相连,最后将气管插管通过定位孔插入到患者体内。
1.4观察指标 气管插管移位的评价标准:①无移位:气管插管距门齿或口角距离无移位;②轻度移位:气管插管上下移位在0.5 cm以内;③中度移位:气管插管上下移位在0.5~0.8 cm,未引起脱落或下滑至一侧支气管;④重度移位:义气脱管或气管插管下滑,末端进入一侧支气管。检查者记录口腔粘膜、口唇及舌有无溃疡或出血、牙齿损伤[3,4]。移位发生率=(轻度移位+中度移位+重度移位)/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气管插管固定牢固程度比较 两组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口腔损傷发生率比较 口舌保护器组口腔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上医生在手术前会根据患者相应病情,进行不同程度的麻醉,其中部分患者在全麻后,因口腔部位没有相应的插管保护器,会极易出现患者无意识的咬合气管插管,导致气管插管变形压缩,从而影响氧气的供应,给患者使用带来隐患。此外,传统的压舌板因材质较为坚硬,容易对患者舌头产生伤害,鉴于以上缺陷,有必要设计一种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本研究使用的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其优势在于保护垫与压舌垫共同的作用,对气管插管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患者牙齿直接咬合气管插管,最终实现了患者的安全供氧。该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通过简单的操作,能够在患者全麻后,对患者口腔内部的气管插管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避免患者牙齿咬合气管插管问题的出现,在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在全麻后,因患者口腔部位没有相应的插管保护器,会极易出现患者无意识的咬合气管插管,加上大多数气管导管都是由医用PVC等材料制作的,进入口腔后在体温(36~37℃)条件下会发生一定程度软化[5],导致气管插管变形甚至弯折,从而影响氧气的供应,给患者使用带来隐患[6]。传统的压舌板因材质较为坚硬,容易对患者舌头产生伤害,此外,文献报道[7]牙齿损伤也是常见的全身麻醉中口腔损伤部位,以老年人的发生率较高,虽然有报道[8]开口式牙齿保护器、牙护托的应用减少了牙齿损伤的发生,但对于老年人牙齿过少的患者仍难以应用。本研究中应用新型口舌保护器患者无一出现舌损伤、牙齿损伤,初步证明了该保护器的保护口腔组织的有效性。本研究应用新型口舌保护器代替压舌板后,不影响插管的操作,操作简单易行,理论上能减少口舌损伤。
本研究发现应用新型口舌保护器后,其插管的固定牢固程度比较,虽然移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口舌保护器组仅发生4例轻度移位,未出现中度及重度移位,由于这4例均发生在口舌保护器应用的前期50例患者中,不能排除与医护人员操作不熟练有关。而常规组发生2例中度移位,是否能引起气管插管变形,尚不能肯定。口舌保护器组口腔损伤发生率为2.00%,低于常规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新型口舌保护器在气管插管牢固固定的程度上,更好的保护了口腔组织,明显降低了口腔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同时解决了当全麻患者咬合气管插管时,会造成气管插管损坏及插管变形进而影响氧气供应的问题。由于本研究中患者术中吸氧流量大小不一,未能对相同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及吸痰等情况进行评价,应用效果应进一步评价。
参考文献:
[1]Bernhard M,Mohr S,Weigand MA,et al.Developing the skill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implic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ine[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12,56(2):164-171.
[2]隋静湖,邓晓明,魏灵欣,等.颈前透光法用于Bonfils纤维光导硬镜引导全麻患者气管插管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9):860-861.
[3]胡伟,何信鑫,张丽娜.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4(12):4536-4537.
[4]申宝忠.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致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對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5):2925-2928.
[5]Dimitriou VK,Zogogiannis ID,Douma AK,et al.Comparison of standard polyvinyl chloride tracheal tubes and straight reinforced tracheal tubes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through different sizes of the Airtraq laryngoscope in anesthetized and paralyzed patient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J].Anesthesiology,2009,111(6):1265-1270.
[6]张治明,王剑鸣,欧阳帆,等.全麻拔管后气管导管变形情况测量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3):360-362.
[7]徐捍东.全身麻醉中气管插管引起牙齿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处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88-89.
[8]田斌斌,顾卫华,王宏伟,等.开口式牙齿保护器在麻醉中应用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6):14-15.
收稿日期:2018-9-24;修回日期:2018-10-5
编辑/张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