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曾经是神,终究是人——
今年2月13日,是桑特拉奇辞世3周年祭日。有媒体朋友约我写篇纪念桑尼的文字,踌躇再三,不知如何下笔。对于一位给鲁能泰山带来了“双冠王”的功勋教练,怎样的怀念与赞誉都不过分。不过,如果只有怀念与赞誉,还不能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桑尼。“双冠王”使桑尼从人变成了神,但几个月后他就从神变回了人。如今20个年头过去,回过头来再说桑尼,不说他是神,或只说他是神,都不真实。漫长的岁月,理应消磨掉当年曾有的迷茫和浮躁,让我们更加理智、客观地回望和评价桑尼。
桑尼在鲁能执教,差4轮不到两个赛季,这段时间,尽管他和他的球队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可我毕竟已经不在一线采访,与桑尼面对面的交流并不多,主要还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判断他的心路历程,见证他的得失进退。俗话说旁观者清,清就清在你几乎了解他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细节,却又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因与他走得太近或太远,而影响了对他所思所求所作所为的认识和辨析。
我对桑尼的评价是:他也许不能说是鲁能历史上最优秀的教练,但他一定是至今为止对这支球队而言最重要的一位主帅。单讲成绩,单讲从技战术层面对球队成长做出的贡献,单讲身为职业教练所应有的素质、修养和功力,图巴比桑尼显然要更出色。然而,桑尼是第一个把现代足球理念灌输给鲁能的教练,他接手时的球队长期在职业联赛中游徘徊,是桑尼把他们带到了冠军之巅。桑尼到来之前,鲁能有过一位外籍教头金正男,这位韩国名帅给鲁能的进攻注入了活力,使鲁能的踢法更具观赏性,可惜他没能解决球队的均衡问题,攻与守的均衡,新与旧的均衡,提前下课了。帮助鲁能实现了这种均衡的是桑尼。桑尼让鲁能拥有了一颗夺冠的心。
还不仅仅是夺冠。桑尼是性情中人,他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就写在脸上,性格里感性的成分比理性更多。他的豪爽和重感情的一面,让历来豪爽和重感情的山东人很是受用。如果说,图巴是个好司令,并始终把当好这个司令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目标,那么,桑尼不光想当个好司令,还想当个好政委,甚至要当比司令和政委更大的官。图巴只能干足球,而桑尼还能干别的,比如他的政治才能就很可能高于他的足球才能。桑尼成于此,亦败于此。所以,图巴能在鲁能执教5年,后期虽有起伏,但所有的起伏都可以归结于足球自身;桑尼只干了不到两年,而且这两年之间巨大的反差,是没法用足球的概念来解释的。
限于篇幅,我不想再谈具体的情节和看法。下面引用一篇2000年3月8日我发表在《济南时报》上的评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篇评论发表的时间,是在“双冠王”把桑尼推上神坛之后、新赛季打响之前,当时桑尼在外界的威望依然如日中天,但超霸杯的失利开始给鲁能的前景投下阴影。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场由于球队存在的隐患集中爆发导致的失利,正是鲁能由盛转衰的节点。文章总结了鲁能1999赛季登峰造极的成因,更对2000赛季鲁能可能遭遇的波折有所预见,或许有助人们理解桑尼当年仿佛一夜之间“从神变回人”的突兀结局之由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去年初桑特拉奇刚刚接手鲁能泰山队时,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从开会不许迟到、着装统一,训练后球、鞋必须随时擦干净等等细微之处做起,一步一步地把这支粗犷、幼稚的甲A中游球队带到了“双冠王”的峰巅。记得那时泰山队的每一场比赛,桑特拉奇都要做极为细致的准备,认真研究每一个对手,而且总是这一场比赛还正踢着,他派出的“球探”已经坐在下一个对手赛场的观众席上。不夸张地说,泰山队的胜利,是善于“抠细节”的桑特
拉奇一场一场地“抠”出来的。“只有工作着的人才能与运气相伴”,这是对被几乎所有人称之为“福帅”的桑特拉奇取得成功的最恰当的评价。
鲁能泰山俱乐部在1999赛季对桑特拉奇和整个球队的支持,亦体现了这个“细”字。他们真正接受了前一个赛季的教训,把球队工作放在俱乐部工作的第一位,给桑特拉奇施展他的执教才华,给球队的生活、训练、比赛,创造了国内首屈一指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在不少球队都存在的外籍教练与中国球员、教练之间,外籍球员与中国教练、队友之间的磨合难题,没有成为妨碍泰山队冲击“双冠王”的消极因素,这是非常可贵的。
山东特别是济南的球迷、媒体,在泰山队的“双冠王”之路上,也以理智和清醒著称。球迷对泰山队没有提出超过他们自身能力的苛求,直到联赛后期,期望值才逐渐提高到“夺冠”这一水平線上。媒体对俱乐部和球队的态度则基本上是支持与监督并举,“护犊子”的倾向远非主流。有人说泰山队拥有甲A圈里最好的舆论氛围,言之不虚。
鲁能泰山队能够一鸣惊人地夺取双冠,显然是上述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这里说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只是想表明一个意思:从桑特拉奇到鲁能泰山俱乐部,到球迷和媒体,大家为泰山队成为“双冠王”所做的一切,都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理念的体现。漫漫长路,是从第一步开始走的;每一步都像第一步那样踏实,再坎坷再艰险的路,也会被跋涉者甩在身后。
如今泰山队已经是“双冠王”了,巨大的荣誉和名利,难免给俱乐部、球队和教练、队员,甚至球迷和媒体的心理上带来微妙的变化。打江山易,保江山难。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某种意义上,可以决定鲁能泰山队1999赛季的辉煌是英雄本色还是流星闪烁。尽管俱乐部决策层人士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双冠只能代表过去,力倡“而今迈步从头越”,但实际上,太好的自我感觉还是令俱乐部、球队和桑特拉奇有些情不自禁地飘飘然,球迷和媒体亦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冠军情结”。
一场超霸杯赛,俱乐部、球队和球迷、媒体“居高临下”的心态暴露无遗。桑大帅敢让泰山队在距超霸杯赛只有两天时才从南斯拉夫回国,敢在球队“中轴线”全部缺阵的情况下与强大的对手对攻,明摆着是没有把辽宁队放在眼里。据说赛前有记者问泰山队一位教练,为什么门将不上萨沙上王军,那位教练的回答是:对付辽宁这样的队,上王军就足够了!这当然是一句笑谈,不过在一年前,泰山队里是没有人敢开这种玩笑的。赛前接受采访的泰山队队员,也大多认为自己比辽宁队胜算要大。至于山东的球迷,早已喊出了“三冠王”的口号。如果时间提前几个月,鲁辽交锋谁赢谁输都不会使人感到意外,但这次沪上之争泰山队吃了败仗,很多山东球迷都感到受不了,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双冠王”应该见谁灭谁。某些媒体的脑袋也跟着热起来,有一篇报道赛前鲁辽两队训练的消息,题目是“泰山备战有条不紊,辽足训练如同放羊”——看看,一群乌合之众,如何与我王者之师相提并论!然而,究竟哪家的备战“有条不紊”,比赛的场面和结果是最好的答案。
冠军队理当有更高的追求,球迷和媒体亦理当对他们有更大的期望。桑特拉奇改造泰山队的宏大工程肯定要在去年的地基上显露峥嵘,我们应该允许他交学费、走弯路,只要他最终抵达胜利的彼岸。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理念永远不会过时。我很赞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为鲁能泰山队提出的新赛季目标:争第一,创一流。注意,是“争”和“创”,而不是“保”和“守”。 即使已经“称”了“王”,也仍然要“高筑墙,广积粮”。最重要的是,像一年前那样重新开始,像一年前那样兢兢业业地走好每一步。
很遗憾,虽然文中对鲁能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念、谨记“骄兵必败”古训、尽快重回正轨的期待甚殷,但还是未能防止“丰碑在树起的地方倒下”(我另一篇评论的题目)的悲剧上演。桑尼也由此走下神坛。好在,不完美的英雄仍然是英雄,而完美的英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桑尼曾经像神一样为鲁能创造奇迹,但他终究是人。今天我们追忆桑尼,不是为了要把他再变回神,而是让历史铭记一个真实的英雄人物,让后人从他的遗产里长久地受益。
(本文首发于2000年3月8日《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