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权
摘要:目的 分析PFNA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予以DHS系统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PFNA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1.49%、87.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61.46±4.33)min、骨折愈合时间(10.86±2.09)周、住院时间(15.92±1.19)d均短于参照组的(77.11±5.27)min、(14.30±2.07)周、(19.51±1.01)d,且术中出血量(63.94±11.62)ml少于参照组的(127.01±13.3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安全性高。
关键词:髓内固定系统;钉板固定系统;股骨转子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2.03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2-0124-0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发生在股骨颈基底和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发生原因多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由于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骨质差,属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人群[1]。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治疗方案较多,根据骨折固定系统主要可分为钉板固定系统治疗、髓内固定系统治疗。目前对于这两种固定系统治疗效果的优劣还存在很多争议,作为特殊人群的老年人应用髓内固定系统治疗是否能够最大限度优化疗效并不明确[2]。本次研究以我院老年患者为例,就髋螺钉内固定(DHS)、防旋型股骨折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展开对照研究,以评价PFNA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症状、体征、X线片检查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对本研究知情,由本人/家属签署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参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8.97±4.35)岁;Jensen分型:Ⅰ型13例,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8例,Ⅴ型6例。研究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69.04±4.27)岁;Jensen分型:Ⅰ型15例,Ⅱ型10例,Ⅲ型10例,Ⅳ型7例,Ⅴ型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比。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有精神疾病史;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④病历资料不全。
1.2方法
1.2.1 DHS 參照组予以DHS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满意后,予以闭合复位处理,在股骨大粗隆处向远端做手术切口,至股骨粗隆完全暴露为止。确定股骨粗隆为止,在其下端2~3 cm位固定135°的放置定位器,并在前倾0°~10°的位置处置入导针。在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对导针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导针在髓腔内后位置。确定导针进入长度,在导针方向予以扩髓处理,置入动力纹螺钉,并放置侧方套筒钢板予以固定。
1.2.2 PFNA 研究组予以PFNA治疗,行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满意后,予以闭合复位处理。确定股骨粗隆位置,在其顶部5 cm位置处做纵向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使股骨粗隆完全暴露。置入1枚导钉,于近端位置行扩髓处理,然后置入PFNA主钉。在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对主钉位置进行调整。以侧向瞄准杆辅助,置入动力纹螺钉,打入螺旋刀片,在顺时针方向旋转锁定。最后对远端螺钉进行锁定。
1.2.3术后处理 手术完成后,撤出手术设备,缝合手术切口;针对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3~5 d的抗生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针对性予以镇痛处理,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术后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及1年内手术安全性。Harris评分:以Harris评分量表[3]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量表包括10项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优:90~100分;良:80~90分;中:70~80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参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手术安全性对比 研究组中无患者发生髓内钉退出,参照组中4例患者发生螺钉退出,发生率8.51%(4/47)。研究组患者手术安全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78,P=0.041)。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当中尤为多发,且以老年患者为主。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效果[4]。但是临床应用术式较多,老年患者又具有特殊性,现阶段没有明确的指南指导临床制定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钉板固定系统和髓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两种方法,囊括众多手术类型[5],近年来有研究者指出髓内固定系统较钉板固定系统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此还存在争议[6]。DHS、PFNA为典型代表[7],比较DHS、PFNA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明确髓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效果,帮助指导临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治疗方案。
DHS为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治疗系统[8]。其优势在于结构与股骨近端解剖结构相似,既可以借助拉力螺钉对骨折近端进行固定,又可以夹住钢板结构对骨折远端进行固定,实现了骨折断端的紧密固定,有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9]。此种固定方法在普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当中应用效果得到充分肯定,但是老年人为特殊人群,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变差,因此应用DHS治疗可能出现骨折固定不稳现象,钢板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很容易发生钉板折断、螺钉退出事件,安全性受到影响。另外此种手术所做手术切口较大,创伤严重,出血量多,手术指标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较好,但4例患者发生髓内钉退出,安全性有待提升。
PFNA治疗方法由AO组织在PFN基础上改革发展而来,是髓内固定系统中最新固定方法,具有直径小,手术对扩髓的要求低等优势,老年人髓腔较年轻人有所增加,有些老年患者应用此种术式无需做扩髓处理,因此该方法极适合应用于老年人当中[10]。该术式减少了扩髓这一过程,使患者的出血量大大减少。另外,PFNA应用螺旋刀片,能够对周围的松质骨进行填压,进而提升骨质的应力负荷。此外,PFNA作为微創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对手术周围部分的血运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骨折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均能缩短[11]。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段,且无安全事件发生,其效果均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予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系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短,患者骨折愈合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刘爱国,谷文光,邓亮,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16(30):230-231.
[2]沈宁江,林坚平,王广积,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1):6-10.
[3]王臻,张斌,韩镔,等.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1):61-63.
[4]李明东,胡稷杰,黎早敏,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6):653-658.
[5]李亚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6,28(2):77-78.
[6]杨明辉,孙旭,韩巍,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机对院内结果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6):461-464.
[7]李林.髓外固定系统和髓内固定系统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7):137-139.
[8]何喜,梁卫东,万小明,等.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7,48(7):77-80.
[9]余铃,贾鹏,孙祥然,等.InterTan和PFNA-Ⅱ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7,16(9):922-926.
[10]张轶,姚爱明.股骨头置换与髓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江苏医药,2017,43(10):691-693.
[11]陈楚鹰,彭永胜,李宏涧.两种髓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北京医学,2016,38(7):737-738.
收稿日期:2018-10-12;修回日期:2018-11-7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