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岩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多发病症,30%~67%的结节可以通过超声检测发现,而其中恶性肿瘤占总数的5%~20%[1]。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是术前用以判断患者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依旧存在20%的结节性质无法通过该方式予以辨别[2]。本研究分析超声联合FNAC检查的诊断价值。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到本医院治疗甲状腺结节并接受FNAC检测的112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总计130个结节被确诊。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86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56.5±5.6)岁。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结节共计130个,其中包括良性结节58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8个、滤泡性腺癌16个、乳头状腺瘤12个,出血囊性变2个),恶性结节72个(乳头状癌64个、滤泡状癌6个、未分化癌2个)。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细胞病理学检测结果贝塞斯达系统Ⅰ~Ⅴ级。患者图像资料清晰完整且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明确。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术前FNAC已确诊为恶性。手术时间同术检测时间间隔逾6周。
1.3 方法
1.3.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采用线阵宽频探头,频率7.5~12.0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由两名专业甲状腺检测医师采集并评估超声图像。恶性甲状腺结节判定标准如下:①直径最大值不少于30 mm。②纵横比不低于1。③存在微钙化现象。④回声低。⑤边缘清晰度差。⑥无晕环。符合上述一项特点即记为超声参数阳性。
1.3.2 FNAC检查 将21 G针与注射器相连,所有结节均需穿刺2~3次,涂片数量应多于5张,穿刺结果由有经验病理医师依照Bethesda标准予以辨别,划分为BethesdaⅠ类:即无法辨别;BethesdaⅡ类:即良性病变;BethesdaⅢ类:即意义不明确病变;BethesdaⅣ类:即滤泡性病变;BethesdaⅤ类:即疑似可行病变;BethesdaⅥ类,即恶性病变。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结节恶性率,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其中敏感度表示正确判断患者的比率,特异度表示正确判断非病患的比率。
2.1 超声检测结果与诊断价值 本研究中130个甲状腺结节直径为5~70 mm,存在一项以上阳性超声参数的结节共98个,具体情况见表1;单一阳性超声参数对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见表2。
表1 阳性超声参数变化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表2 单一阳性超声参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2.2 FNAC检测结果与诊断价值对比 患者FNAC检测结果显示,130例甲状腺结节中,BethesdaⅠ类16个;BethesdaⅡ类34个;BethesdaⅢ类26个;BethesdaⅣ类20个;BethesdaⅤ类34个。见表3。
2.3 超声联合FNAC诊断结果 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为≥2个阳性超声参数,超声联合FNAC诊断敏感性为75.9%(41/54),特异性为78.6%(11/14)。具体结果见表4。
表3 FNAC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确诊结果对比 (例)
表4 超声联合FNAC诊断结果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的Bethesda报告系统将甲状腺结节分为不同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特征给予对应的临床治疗建议。然而,由于取材不理想现象的存在,单纯依照细胞学诊断结果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可能出现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以及过度治疗等风险。为此,部分学者经过研究提出可通过结节的数量、边界、血流分布等超声特点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3]。
研究以如下超声特点判断患者甲状腺结节性质:第一,最大径不少于30 mm;第二,纵横比不少于1;第三,微钙化;第四,极低回声;第五,边缘清晰度不足;第六,无晕环,依照上述参数数量判断患者甲状腺结节性质,可行度较高。本次研究证明,通过结节直径大于30 mm判定结节性质特异性与敏感性不高,证明结节大小并非判定结节性质的主要参考依据。钙化在甲状腺超声图像中较为多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钙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恶性结节较为容易出现钙化,微钙化诊断甲状腺癌敏感度为58%,而特异度则达到79%,因此可作为参考指标之一。同时,本次研究发现边界清晰度不足以及纵横比不低于1的特异性分别达到93%与97%,具备诊断价值,证明该特点可作为诊断参考之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良、恶性结节分别表现为膨胀性成长和浸润性成长,导致纵横比数值增加,所以声学特点也可以反映结节生物学特征。72个恶性结节中,28个术前FNAC判定结果为假阴性,无论是敏感性,还是特异性较均不高。超声联合Bethesda分类对于恶性结节诊断敏感度高达76%(52/68),特异性达到75%(3/4),均显著超过单独使用超声或是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总之,超声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恶性甲状腺结节预测精确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