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茳苹
从2015年开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目标是收藏和研究中国艺术家创作及其探索创新。于2019年3月20日至6月23日间呈现的“陈福善(1905—1995)个展”是继大同大张、余友涵、李山和仇大雄之后的第五个项目。该展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个案研究视角拓展至香港地区一这个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相比同时代的艺术家,如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所享有的盛誉,陈福善在内地的主流艺术史叙事中似乎被忽视,尽管他曾是中国南部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香港艺坛执牛耳者,享有“水彩王”的美誉。展览摆脱了狭隘的“当代”概念,确定了对陈福善的个案研究,希望通过对陈福善的研究,回看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史中不应被遗忘的部分,并为当下的中国现代艺术史研究及当代艺术创作提供启示。为此,展览特别邀请了著名学者沈揆一担任策展,人,他对陈福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梳理,将其艺术生涯分为早年写实期(早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探索转型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和风格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三个阶段。
2019年3月上旬,我们去香港拜访了陈福善的女儿陈韵静、外孙女林慧静,她们用温情的回忆还原了一个温暖的男人,一个丰满、有爱、有血有肉的父亲和外祖父,他们眼中的陈福善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还具有很多优良品质,如勤奋好学、坚韧不屈、慷慨大方、热爱生活、体贴家人、爱护晚辈……在本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努力为公众呈现了一个可爱、喜乐的福伯。陈福善乐于分享并传道授业、培养后生,身体力行推动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及海外的艺术交流,为以外国人为主的香港美术会引荐了许多内地艺术家。他虽然有着香港总督这样的朋友,以至个展开幕总有各类社会名流的参与,但他也常与街头巷尾的百姓打成一片,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福伯”,他是一个给人带来福分和喜乐的长者。他喜欢热闹,常组织各类聚会和舞会,每次在化妆舞会上,他的装扮和创意总能“艳压群芳”。
本次展览也呈现了一个生猛、不服输的赛跑者。在八十杖朝之年,他的生日愿望仍是创新。他始终保持学习和实验,时时提防着自己江郎才尽。还创作对联自勉:
传模移写可作技巧基础
千变万化才是创作机能
过于传统提防江郎才尽
自由自在大可妙想天开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陈福善对艺术的执着探索,展陈设计特别将这两组对联分别印在展览的开篇和结尾处。这两组对联的字体也是陈福善本人所设计,他从1917年开始自学英文美术字体,1923年开始为香港的游船广告牌设计字体,他还在1961年出版过两本专著《英文美術字帖》和《英文图案美术字帖》,可见他的勤奋好学与多才多能。陈福善的不服输性格不仅表现在与旁人、与时间的赛跑,更表现在和自己的较劲,对已有成就的否定。据女儿陈韵静回忆,从工作室去邮局的路上,八十多岁的陈福善甚至和同向走得较快的路人暗自较劲比赛走路,不惜用抄近路等方式赶到路人前头,然后得意地回首等待那位毫不知情的路人的到来。1962年,他的作品落选于香港大会堂“今日的香港艺术”展,此事对他造成极大刺激。五十七岁的陈福善毅然放弃了卓有成就的写实画法,进一步学习各类现代艺术,进行转型探索,从而有了后期富有特色、想象奇幻的创作。
本次展览,呈现了一个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家。徐悲鸿曾以“始知真放在精微”题赠陈福善,诚如斯言。陈福善好学不倦、博采众长,几乎把他在《美国艺术》(ArtinAmerica)、《艺宫》(Studio)《艺术文摘》(ArtDigest)、《商业艺术》(CommercialArt)等艺术杂志上看到的各类艺术家的创作都加以研究和学习。展厅中特别安排了几个展柜,陈列了陈福善在各类杂志、书籍和画册上的涂鸦,涂鸦页面上还有署名日期。这些涂鸦不仅是陈福善学习的痕迹,其本身几乎可以看作独立的挪用式创作。他总能从各类正常的作品图像中捕捉到隐藏的人像或怪物,以奇幻的视角解读了凡,高、毕加索等人的作品,并使之趣味盎然。同时,他以自身强大的吸收能力融会贯通,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广大造就了他艺术的精微。陈福善是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艺术家,他结合写实的造型功底,拼贴的丰富肌理,立体主义的多重视角,抽象主义、野兽派、行动派的奔放写意,中国山水的散点透视,电影和电视式的剧场化效果,漫画式的夸张和诙谐;从西方的写实艺术出发,立足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智慧,以广博的胸怀,综合运用水墨、水粉、丙烯等媒材,以瑰丽的幻想为题材,开创了独特的现代中国画之路,其成就不容忽视。
陈福善的广博不仅体现于他对不同文化、不同艺术流派的开放态度。面对不同文化的冲突,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充满智慧地看清楚自我和他者,他是冷静的,不自卑,也不会自大,因此他能够拥抱各种文化的精彩元素。他的广博还体现在他的多重身份,除了艺术家,他还身兼艺评家、教育者和策展人。作为艺评家,他笔耕不辍,持续发表对各类艺术家作品及展览的评论,并先后撰写出版了十二本专著,涉及中国画史、20世纪西方画史、素描画法、人像画法、水彩技法等专题。他通常以中英双语出版著作,并积极向西方社会推荐其著作,推动了国际艺坛对中国艺术的认知。
泰特现代美术馆藏品部主任格里格·穆尔(GregorMuir)在参观展览后,对陈福善的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惊喜并为之赞叹。希望这样的一个陈福善能给艺术界带来反思和启迪,除了个别被国际艺术界热捧的或在商业上屡创新高的艺术家,尚有许多有价值的艺术家及其创作等待着我们去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