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荦
江湖人称姜老刀,1980年生人,白羊座,O型血,为人正直五官端正,人格略有缺陷,比如小心眼,较真,作,优点是认真。这个1980年生男青年留着一小撮胡子,比实际年龄看上去更加沉稳和值得依靠,常被人称为姜叔。平时他是导片子的,但偶尔也会在工作室的茶水间,给小伙伴们做做饭。2013年底姜老刀因美食短片《日食记》系列开始出名,2018年下半年,《日食记》同名书籍出版。
孤独做饭的人,不一定不会幸福。《日食记》中所展现出来的正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一人两宠三餐四季,足矣。就像《日食记》传达的那样,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反正,人生最终还是要由你自己来消化。
很多人了解和认识“日食记”和姜老刀是从一只叫做“酥饼”的白猫开始的。
2013年6月,姜轩在街边捡到了一只纯白色流浪小猫。因为家里已经养了一猫一狗,就将小猫取名酥饼,并放到了工作室饲养。半年之后,一部叫做《圣诞姜饼人》的短片在微博上迅速火爆。这部由微博账号“日食记”推出的美食短片,记录了一个圣诞姜饼人的诞生过程,温暖而文艺的风格得到了大量年轻人的追捧。
姜老刀的名字源自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卷烟品牌“老刀牌”。这个牌子的香烟在民国时期颇受文艺界人士欢迎,与“哈德门”“大前门”“三炮台”等牌子齐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常被用作联络代号。上世纪90年代,正在读高中的姜轩开始偷着抽烟,因为没钱抽不起贵品牌,就爱在杂货店买“老刀牌”烟,杂货店老板有着很好的经济头脑,一包烟卖两块钱,他就拆开,一根卖两毛。很快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普及,姜轩给自己起了“姜老刀”这个网名,一直沿用至今。“姜老刀”这个名字背后藏着对过去的追忆和青春期的叛逆。
会做饭这项技能,在姜老刀的每个人生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左右了他的人生走向。父亲插队在甘肃,母亲是当地人,姜轩初中时是走读生,每天都要回家吃饭,但父母在工厂工作,一忙起来就没法回家做饭,姜轩的脖子上总是挂着一串钥匙,如果家里没人就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很多时候父母留给姜轩的都是一个白馒头加一些辣酱,于是拥有做菜的技能就尤为重要了。慢慢地,姜轩发现如果中午能自己做点儿吃的,顺便还能给晚上回家的父母留一些的话,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会相当不同。
当认识到这项技能可以带给自己诸多好处后,姜轩的厨艺开始“突飞猛进”,他很快就学会了蛋炒饭和番茄炒蛋等基础菜式,学会了用瓶子腌制番茄酱,学会了大多数父母都会做的菜。每次父母去开家长会,姜轩都会在他们回来之前做一桌子菜,等他们回来,因为“这样很有安全感”。
长大后姜轩成了姜老刀,他组织过一个乐队,自己担任贝斯手加队长。作为队长,除了代表乐队去谈商业合作,姜老刀还要负责每次排练后请大家吃饭。“那时候我们都特理想,住出租屋,瞒着家里人不上班,整天排练。吉他手跟我一块儿住,这个家伙除了弹琴泡妞,基本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类型。因此做家务和做饭的事情都是我来。那时候经济来源少得可怜,因此我就买了好多快要腐烂的番茄,做成番茄酱,买一些鸡蛋,做番茄炒蛋饭给大家填饱肚子。偶尔吃上一顿肉,两个人可以瞬间显露出最原始的本能。就这样,吃了几乎大半年。很奇怪,永远部不会腻,现在我依然会经常做番茄炒蛋,因为会吃到记忆的味道。”
最终乐队无疾而散,之后,姜老刀加入了影视公司,再后来自己创业。在拍摄《日食记》系列短片并火爆之前,姜老刀的团队是一个标准的乙方团队,主要以替客户拍摄宣传片和TVC为主要糊口来源,偶尔会做一些自己觉得好玩的视频。《日食记》是姜老刀为公司员工做宵夜的时候,灵感突发创作的美食短视频节目。
《日食记》系列短片中最开始只有两个角色,姜老刀和酥饼,慢慢才出现了其他员工的身影,甚至充当主角,比如肉圆妹、小胖。但很多老粉还是最喜欢看姜老刀亲自出镜,视频中的姜老刀留着胡子,用灶台火点烟,单手打蛋、煎肉、煲汤……从没有一句台词,安静地周旋于厨房,最后再伴着猫把刚刚做好的饭狼吞虎咽地吃掉。每一集《日食记》结尾都会有点睛的字幕出现:“相信爱的人,才会和爱相遇”,抑或“在冷酷和粗暴的世界里,独自用温柔的方式生存下去”,“没有廉价的食物,只有廉价的成见”,“需要面对的,是自己所确信的路,别人的评判,就留在猫背之后”……
《日食记》拍过《圣诞姜饼人》《阿婆的肉圓》《茶叶蛋》……在罐头场,有一个专门的美食组,美食组的员工亳无疑问都是喜欢钻研做菜的。姜老刀会和他们一起商量一样菜应该怎样做才更严谨,反复试做与品尝,直到大家吃完觉得还不错,然后把全部食材量化,让愿意去做的人可以按照视频做出一模一样的来。当然,《日食记》的重点是激发你想要去做饭的热睛,至于你做不做,那是另外一回事。
《日食记》也拍过喂流浪猫的老奶奶。和那些食物一样,驼背的老奶奶和她所喂的那些猫在姜老刀的镜头下只是被平淡冷静地记录着,不做任伺评判和道德绑架。尽管姜老刀在自己家的后院搭了流浪猫的房子,他喂的一只流浪猫妈妈还曾在这个猫房子里生了五只小猫,尽管罐头场公司会定期免费给员工发猫粮,让他们自己去喂流浪猫,姜老刀却并不会在自己的微博上为流浪动物救助发声。他始终坚信,认可他和他所传递的价值观的人,自然而然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你没有办法用网络上的文字去教会一个人怎么生活”。就像他一直在努力撕掉美食博主的标签——做饭仅仅是为了饱腹,把食物拍得华丽并不是他想要的,当然饱腹的同时能做得好吃就更好了——美食并不是他生活的调剂品,而是每一次助他渡过难关的重要存在。
在姜老刀自己看来,《日食记》的走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偶然在于我们并没有想到这个短片会得到大家的喜爱,而必然在于,《日食记》是反映我们工作和生活状态的表达,推出这样的视频也是早晚的事儿。现在最让我们欣慰的就是,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东西糊口,荡起双桨跟甲方说拜拜。”
2018年下半年,《日食记》同名书籍出版,姜老刀开始每个周末都要去不同的城市签售。这并不是一本告诉你如何做菜的食谱,尽管书籍出版之前很多网友和从事出版工作的朋友告诉姜老刀应该或者只需出一本食谱。但很明显,仅仅一本食谱并不能让通过做饭传递自己人生感悟和处世态度的姜老刀满意,于是他就像当初推出《日食记》系列短片一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用文字讲述了一系列人与美食的故事,很多都是他自己的故事。比如耳光炒饭,因为据姜老刀的奶奶介绍,以前平时都是白炒饭,到了节日的时候会在炒饭里增加很多食材,以至于小时候的姜老刀,即使打他的耳光,也不会停下继续吃的节奏。
这是一部有点儿温情、有点儿治愈的故事集,展现了在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里的、动人的、记忆的闪光点。与《日食记》系列短片相比,《日食記》一书承载了更多姜老刀用影像难以说清的情感,一贯的克制。当然这本书也并不是完全的不讲菜谱,书中还附了一个小册子,以手写体的方式介绍了耳光炒饭等书中提到的几种菜肴的做法,以及那只叫“酥饼”的猫,还有姜老刀的厨房以及一些常用工具等等。
现在的“日食记”也已经成为一个IP,不仅包括《日食记》系列短片(到目前为止每集平均播放量超过2000万)、《日食记》同名书籍,还包括一个同名微博帐号(粉丝数1716万)、微信账号,白猫酥饼的微博账号(账号名“酥饼大人”,粉丝数546万),淘宝店铺“姜叔的日食记”(粉丝数90万,售卖挂面、辣酱、咖啡、厨具等日食记自主研发的周边产品),一家位于上海南京东路世茂广场的线下实体店。
食物本无摩睛,但若是和人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出不一样的情丝。同样的饭菜,在饥肠辘辘时吃和在酒足饭饱时吃味道决然不会相同。人生中某些特定时期、特定场所、特定的人,与之同时出现的食物总会给人留下特殊的记忆,多年之后,你甚至可能已经记不清那顿饭的细节,但每当回忆再现,彼时的味道总会爬满舌尖。
很多时候,吃的是饭,也是回忆:老板来份回忆,不放香菜,多加葱花。食物才是最切实际的慰藉。
Q=《北京青年》周刊
A=姜老刀
Q《日食记》的介绍里说你是个只做饭不吃饭的老板。做饭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对于做饭,我可能会和别的美食爱好者不同。我本人对研究美食并不热衷,食物对我来说,就是可以填饱肚子的补给。当然,这不代表我对食物没有好感,而是不管食物是什么,重要的是我更喜欢食物给我带来的记忆和情感。比如,小时候,奶奶经常会在礼拜天带我去吃肉包子加豆腐脑。每次我都习惯把包子外面的皮儿先吃掉,然后再吃里面的肉馅,那样感觉很幸福。当然,十次里总有那么两三次,肉最终是掉在地上的。至今我依然会这么吃包子,肉倒是再也没掉过。每次吃包子都会有情感投入,会说一句,嗯,不是这个味道,或者说,哇,跟以前的包子一样。换句话来说,我更愿意给饥肠辘辘的身边人做几个家常小菜,而不是星级的法餐料理。纯粹的口感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日食记》里所体现的食物都很随性一样。其实要把食物拍得很华丽并不难,但不是我们想要的。
Q现在罐头场的规模有多大?招聘员工有什么硬性指标吗?比如必须会做饭,喜欢动物之类的。
A现在一共130多人。我们面试新人的时候很少去要求学历或者背景,最主要的还是看是否和我们有一致的生活观。不是非要他们会做饭,但来应聘的大多数人是因为认同我们的价值观才来的,所以也是喜欢生活、喜爱动物的人。这就像是磁石一样,吸引的总会是和你同类的人群。如果你不认可我们的状态,或者说距离我们生活过远的话,其实你也不会来,或者说来了很短一段时间就会走,不会有舒服的感觉。我们公司超过一半的员工家里会养狗养猫,生活状态很相似,团队的匹配度很高。我们工作的时候确实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样,就像一个学校,工作没有太多约束。我们有大量的工位是躺着的,员工可以拿个笔记本电脑,躺在某一个懒人沙发上,边喝东西边工作。其实越是舒服自由的工作环境,越是需要控制自己,或者说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Q单纯做饭和拍美食短片这两者,哪个给你更多幸福感呢?
A视频表达更让我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这样我才会觉得我创作的内容得到了认可,我的价值观得到了认可,我创造的内容得到了认可。其实选择了这个职业,我的现实生活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少,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忙。但如果牺牲我的生活幸福感,换来更多人的认可,甚至是能让他们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我觉得这样的我很棒,我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Q做饭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贯穿生活的一部分。我是1980年出生的,所以我经历过传统时代,我也经历过新媒体时代。那个时候我们做饭真的是为了吃饱,每天回家不做饭的话,就得饿肚子,因为大家不会出去吃饭,那时候出去吃饭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而现在大家动动手指就能点外卖,做饭肯定不再单纯是填饱肚子的事情了,更多被寄托了情感和社交需求——你请朋友或者请爸妈到你家来,你做饭给他们吃和请他们下馆子肯定是不一样的。毫无疑问,在未来做饭会是一个越来越低频的事情,但恰恰是因为它的低频反而提升了它的仪式感。
Q喜欢你的那些受众基本都是90后甚至更年轻,你觉得为什么呢?
A因为80、70年代的人大多数正在为了物質生活奔波,这是没办法的事情。90后、95后这—代人的家境大多还不错,大多衣食无忧,跟我们这些80后的家庭是不一样的。他们还没有被生活所累,可以巴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生活真正的意义上去,去享受它。我们有些最早的粉丝五年前开始关注我们,现在已经生孩子了,可能看我们的频率会越来越低,但他会记得,曾经有—个叫“日食记”的东西影响过他。
Q你觉得“一人两宠三餐四季”,是现代年轻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吗?
A我觉得现在人孤独是一定的,孤独不是一件伤感的事情,大家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即便你有伴侣,很大一部分的时间里你还是一个人独处。
我拍视频的风格可能跟我自己个性有关,我其实是一个很闷的人,但我又喜欢群体生活,我会营造一种群体生活,让大家去high,我则更愿意一个人待在房间的角落里看着,这样我心里也会觉得很舒服。给一群人做饭偶尔为之可以,但是我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做饭。
Q为什么视频中的人物总是不露全脸呢?
A因为我不希望做—个过于个人化或者过于网红化的东西,我希望它仅代表了一个场景,这场景里面的人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不用脸谱化去规定他们。
Q拍摄最快的是哪一次?拍摄到成片最艰难的又是哪一次?
A《日食记》拍摄最快的一集是关于螺蛳粉的,从策划到拍摄到后期剪辑到发片24小时;最慢的一集是关于救助流浪猫的猫奶奶的。因为她出去喂猫很随机,我们需要长时间跟拍她。目前我们在做猫奶奶的第二季。
Q在你看来《日食记》和《风味人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A陈晓卿老师应该是美食摄影里面最极致的了,我觉得他是纪录片领域里面对美的理解力最深的一个人了。我可能对于美食的理解没有那么深,或者说我的志向不在于此。对我来说脱离了人物的美食不是我想要讲的东西。我喜欢讲故事,我更愿意用故事片或者是人的成长过程去表达美食所蕴含的东西。就像李安的三部曲,剧中并不会大篇幅出现食物,但是它出现的那一刻你会极其印象深刻,是因为它跟人发生了联系,而且改变了人一些方面,这时候我觉得食物就会显得重要得多。在我的故事中我并不想把食物极致化,而是希望它是一个配角,人才是主角。
Q还有什么没完成的人生计划吗?
A公司不要倒闭!我觉得就挺好的了。
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在一起度过了我的青年时代。渐渐意识到小刀老了,几乎是一瞬间的事。发现它脸上的毛开始变白了,走楼梯开始喘气。吃饭时,有时会突然咳嗽起来。一起散步时,它不会再拽着绳子往前跑了,而是安安静静地走在我身侧。
我开始想方设法让它的晚年过得开心。除了狗粮,我也会用白水煮牛肉,一边把肉晾凉,一边拿牛肉汤来做部队锅。汤里加上泡菜、辣酱、午餐肉、豆腐、白萝卜,放上方便面饼,有条件再加一片芝士,打个蛋,无可挑剔的丰盛。等我把面做完,晾着的牛肉也早已不烫了。于是小刀吃肉,我吃面。泡菜的汁水溶煮后,变成一锅红彤彤的泡菜汤。入锅的每—样食材都会吸收汤底的浓郁,又贡献出更多自身的鲜美,让这一锅的美味也达到了顶峰。屋外寒风呼啸,屋内飘香,一窗的水汽欲滴,屋里淡淡的音乐,我和小刀安静地吃着各自丰盛的晚餐。这就是冬夜里生活赐给我俩最大的满足感。
知道小刀来历的朋友问我,小刀也许永远都会对我有所保留,会不会让我觉得遗憾?其实我并不在意。在那个最疲惫的深夜里,它愿意在门口等我,即使是离我小半步的位置。有它的陪伴,我很感激。因为生而在世,能遇上温柔的灵魂,相伴走过一段,即使平淡如水,也已是幸运。
在阿婆喝粥的时候,我们也问她,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救助流浪猫?
而老太太放下碗,用她那很难懂的口音,不那么流畅地对我们说了一段让我们吃惊的话。
她说,她信人有七世,之后会转世为猫。因为老天要让人历练作为猫的疾苦,才能够更好地珍惜人间。这个世上,有人的—份,也有猫的—份,并没有什么差别。她相信通过喂猫这样的仪式,用二十年的时间,可以修得功德圆满。
她还说,她没有在拯救什么,她是在拯救自己。
这样的答案远远超出预期。老太太没什么文化,也确实有偏执的部分。但她站在生命的尽头,对世间的一切早已用自己的方式看透。
回首在这之前,自以为温柔对待老太太的我们,其实跟那些自以为是定义老太太的路人们,并没有太大区别。我们给老太太贴上的“同情”标签,就跟所有的误解一样,在她的猫背之后,全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那位意大利摄影师的微博上,关于猫奶奶的最后一张图片是这样的:夕阳西下之际,在这座钢铁城市的废墟中央,婆婆端坐在一个破藤椅上,怀里抱着一只脏脏的猫,正在安详地打着瞌睡。昏暗的路灯之下,你会看到她的脚下围绕着数十只流浪猫,安静地坐着,陪伴着她。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她弯曲的背线,富含禅意。
需要面对的,是眼前确信的路。世人的评判,留在猫背之后。
“人生中某些特定时期、特定场所、特定的人,与之同时出现的食物总会给人留下特殊的记忆,多年之后,你甚至可能已经记不清那顿饭的细节,但每当回忆再现,彼时的味道总会爬满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