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民
张爱玲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与陈世骧(1912-1971,美籍华裔汉学家,著名学者),两人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中国研究中心共事过两年,但因彼此脾性不合起了争执,最终不欢而散。
到美国后,张爱玲因作品一直没能打开局面,加上负担了赖雅(张爱玲的丈夫)的生活及医疗费,所以生活不太宽裕。赖雅去世后,她便想找一份不太忙的工作赚一点钱,夏志清(1921-2013,中国文学评论家,对张爱玲有“知遇之恩”,是张爱玲名声远扬的伯乐)于是把她推荐给了当时主持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的陈世骧。陈世骧欣然同意,张爱玲遂成为伯克莱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任务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专用术语。对于张爱玲来说,这份工作能给她漂泊的生活带来一点安稳,也可以看作是陈世骧对她的出手相助,张爱玲因此十分感激陈世骧。
晚年的张爱玲性格孤僻,有社交恐惧症,不喜欢与人交往,刻意回避与别人的交流,在别人看来,她的行为就有些怪异了,“她经常目不斜视,有时面朝着墙壁,有时朝地板。只闻窸窸窣窣一阵脚步声,廊里留下似有似无的淡淡粉香”。伯克莱大学安排台湾学者陈少聪给张爱玲当助手,两个人同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中间只隔着一层薄板,陈少聪在外间,张爱玲在里间,陈少聪发现,张爱玲性格上有着严重的自闭成分,极不喜欢与人交往,刻意躲避着人群,于是,陈少聪总是把需要给张爱玲的资料卡片整理好,趁张爱玲不在的时候,放在她的办公桌上,把需要说明的事宜写在一张纸条上,以此种方式来减少和张爱玲的接触。为了彻底杜绝与别人接触,张爱玲后来竟然白天不去上班,当别人快下班的时候,她才到单位来,一直工作到深夜。如此一来,在众人的眼里,她就成了个异类,渐渐地还招惹来一些是非,大家对她就有闲话了。
陈世骧好客,经常在家里举行聚会,尽管张爱玲不喜欢交际,但有时也不得不去参加,可即使是参加了,也给人一种不合群的感觉。有一回,陈世骧又在家里举行聚会,陈指着几个朋友说,大家就像个大家庭一样。可张爱玲却表示她最怕大家庭,弄得大家十分扫兴。还有一次,陈世骧在家中宴请张爱玲,特地叫了几个晚辈学生陪同,那一天,张爱玲和陈世骧同坐在沙发上,陈世骧滔滔不绝,张爱玲却很少说话。她只和陈世骧说话,偶尔应一声陈夫人的招呼,对其他人一概不理。去过陈世骧家里两次后,张爱玲就再不去应酬,任陈氏夫妇怎么邀请,她都婉言拒绝。
张爱玲的工作任务是研究当时的“中共术语”,可是,偏偏1970年前后,中国推出的新术语非常少,张爱玲只好在研究报告中讲了些别的。据夏志清回忆,陈世骧看到她递交的研究报告后不太满意,“所集词语太少,极为失望”,陈世骧把报告给另外三位学者看,也都说看不懂,张爱玲只得重写,但陈世骧还是说看不懂,因此起了争执;加上一些语言上的误会,两人最后不欢而散。
在张爱玲看来,之所以有这么个结果,是交给她的工作没法完成,外加两人沟通不良,但对两人皆有了解的夏志清却认为:陈世骧对张爱玲的不满,其实是她去他那儿走动少了的缘故。夏志清替张爱玲解释说:“(爱玲是)最不会和颜悦色去讨人欢喜的人,吃了很大的亏。”他解释陈世骧为何不能理解张爱玲:“作为一个主管人,他只看到她行为之怪癖,而未能欣赏她的文学天才和成就,去包涵她的失礼和失职。”夏志清的夫人王洞说得更透彻:“譬如说她会送礼给陈世骧,但是拿到这个职位后马屁也不去拍了。陈世骧跟夏先生不一样,陈世骧喜欢热闹啊。所以慢慢的关系就淡了。”
1971年5月,陳世骧突发心脏病离世,张爱玲那些天正在感冒,但还是去参加了追悼会,现场的人很多,她只待了几分钟就匆匆离去了。陈世骧对她有恩,她其实心里一直是感激的。因着陈的突然去世,他们之间的争执,就再也没有机会解释了,她因此一直纠结,“现在世骧新故,我不应当说这些,不说,另找得体的话,又讲不清楚”。阴阳永隔之后,谁对谁错,都已不再重要,如果偏要分析个中的原因,笔者觉得《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一书的作者伊北说得比较中肯:“他们都没有错,只是脾性不合,所以注定无法走得更远。一个不说,一个不懂,这就是距离。”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文坛的一件憾事。
(责任编辑: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