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青
“夜半扪心曾问否,微觉此生未整人。”这首诗是著名出版家、杂文家曾彦修(1919-2015)《九十自励》一诗中的句子,这也是曾彦修一生的真实人格写照。终其96年的生命旅程,曾彦修经历的政治运动可谓不计其数,但其从未为了明哲保身而整过一人。不仅如此,为了捍卫自己的良知,他还曾经在“反右”运动中主动让自己挨整,留下了一座让人高山仰止的精神丰碑。
1957年夏,“反右”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时间人人自危,避祸不及,生怕被扣上“右派”的帽子。为了自保,互相检举揭发者大有人在,多少人昨日还是朋友,今日就成了欲将对方置之死地的仇人。
当时身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的曾彦修是人民出版社“反右五人领导小组”的组长,主持本单位的反右斗争。那时上级催要出版社的“右派”名单,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可“反右五人领导小组”商讨了几次都很难拟定最终的人选。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份初拟的“右派”名单里,曾彦修的名字赫然在列,并且他还是自报“右派”。“反右五人领导小组”的其余四人对曾彦修主动将自己列入“右派”一事表示反对,都认为他这是在自毁前程,苦口相劝让其不要犯“傻”。
眼看名单迟迟不能确定下来,曾彦修颇为着急,他对大家说:“事情已经摆在这里,上报‘右派名单是迟早的事,且还要以五人小组全体的名义。上级正在观察我们出版社,若久无动静,只能是让事情越拖越大,最终你们也会被拖进去。全国轰轰烈烈,我们这里冷冷清清,又是重点单位,这预示着什么?暴风雨前的暂时沉寂啊!一旦一个‘反党集团下来,整个单位就成粉末了。”
曾彦修这番话让在场的人听得不寒而栗。曾彦修再三劝说,总算是说服了其余四个人,通过了包括曾彦修在内的“右派”名单报告。
就这样,曾彦修成了出版界排名第一的“右派”分子,又是第一个上了《人民日报》的党内“右派”分子。1957年7月13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正题是《曾彦修蜕化变质了》,引题是《党内也有右派分子》。被划为“右派”后,曾彦修被开除出党,也不再担任人民出版社的领导职务。各类大字报更是纷纷开足火力对其进行批判,罗织各种罪名,而曾彦修却泰然处之。
划归“右派”自然需要有材料,而揭发曾彦修的大字报大都是断章取义,上纲上线。其中一条罪状就是曾彦修曾引用杜甫的诗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提醒党要吸取历史教训,掌握政权后避免专制和腐败,要做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也清”。据说,康生对这两句特别反感,用红铅笔将这两句诗画上了杠杠,批示“单凭引用这两句话,曾彦修就该划成右派”。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成为党内“右派”无异于政治生命的终结,还要不时地被拉出去批斗,这种精神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曾彦修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他曾回忆道:“像1957年那样九、十级地震式的反‘右派运动,没有被打成‘右派的人固然是大幸,像我这样被提前一点反了‘右从而免掉了我去发号施令去打击他人为‘右派,其实也是大幸。在我尤其是大幸。”
曾彦修自划“右派”这件事,知道者寥寥。直到其95岁高龄出版回忆著作《平生六记》时,才将这件事公之于众,而时间已经过去了近60年。正如他在書中所说:“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1957年我划‘右派一字。此事,除了人民出版社‘(反右)五人(领导)小组,等知道外,在社会上确无一人知道任何东西。因此我就一直不说,因为说了也无人相信。”
(责任编辑: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