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了。新中国的工业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旧中国甚至连一根铁钉都需要进口,称之为“洋钉”,更不要说生产汽车、轮船和飞机了。作为一名汽车工人,我有幸参加了我国国产红旗车的开发和升级改造过程,心中充满了自豪。
1971年,17岁的我从长春重型技工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汽轿车厂车装车间,成为一名红旗轿车车身制造的钣金工。从此,与红旗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每一位工友一样,我的心中除了骄傲之外,更多了一份重任在肩的神圣。为了使自己的技术更加娴熟,我白天虚心向老师傅求教,晚上赶到夜校补习知识,终于用孜孜不倦的努力换来了日臻精益的技能。1976年7月,我被选送到当时的吉林工业大学开始为期一年的进修,专业就是车身设计。次年12月,学成归来的我来到轿车厂技术科做了一名车身工艺员。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前期,我有幸成为当年红旗检阅车的生产者之一。我的人生与检阅车有了第一个交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另外十几名同事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成了上级所提出的包括加装自动调节高度脚踏板在内的几项全新课题。1984年10月1日阅兵式上,红旗检阅车完美亮相,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起让世界聚焦。
1998年,为迎接祖国50华诞,总装备部将制造红旗检阅车的重任交给一汽。作为轿车厂副厂长的我担任这款检阅车的负责人,整个项目团队仅有18人。按照总装备部的批复,项目团队需要完成两套红旗检阅车的研制方案。这时的“红旗”从1984年开始停产已沉寂了10多年时间,留给我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在老红旗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整车安全检测、发动机大修、底盘检修……这个改装过程几乎等同于把整辆车全部拆散,然后重新组装一遍。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我承受的压力可以说前所未有。1999年10月1日上午10时,第二代红旗检阅车精彩亮相国庆大典,再次征服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
2009年,拥有两代红旗检阅车研制工作经验的我,又在组织的推荐与时任一汽轿车红旗制造部部长郭世君的盛邀下,来到检阅车项目组,担任技术顾问。这样,我第三次走进了红旗检阅车的研制团队。
从2007年10月26日项目启动开始,来自一汽技术中心、一汽轿车公司、一汽轿车红旗制造部的200多人的团队便悄然“集结”。在551个日日夜夜中,这个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项目组顽强拼搏。在这里,一汽技术中心、一汽轿车公司的各级领导一次次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来到现场,对项目组进行指导并现场解决问题;在这里,年届花甲的老人可以为了保证检阅车尾部钢板可靠性,把身子一点点挪到后备箱中,仰着头焊接,任凭电焊红光炙烤;在这里,项目组成员可以在彻夜苦干之后把车间冰冷的纸箱当作温暖的床,带着对“红旗”的憧憬酣然入睡……这一切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是一名“红旗人”,只为无愧于国人的重托。
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检阅车驶过宽阔的长安街。那一刻,在距离北京千里之外的红旗车诞生地,我们这群为了检阅车殚精竭虑的“红旗人”甚至不敢眨眼,生怕噙在眼里的泪珠会奔涌而下。
杨占良仔细查验红旗检阅车
作为一名“红旗人”,我们将秉承勇往直前、锲而不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努力拼搏。如今,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已近在咫尺,我特别期待能够在庆典上看到最新款的红旗检阅车。我相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红旗”将是中国人心中永远不变的情结。中国制造所带动的中國力量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作者系原一汽集团公司一轿厂副厂长) (责任编辑: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