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区综合治理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泉港区驿坂废弃矿区为例

2019-03-12 09:04林国评
福建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铁丝网蓄水池坡顶

林国评

(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福建泉州 362000)

0 引言

废弃矿区,是指在矿产开采过程中,被开采活动所破坏造成汇水面积大、水流速度快、冲刷能力强并同时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养分、水分等自然条件,以致影响矿区表面的不稳定性,山体坍塌,水土流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无法使用的地块。为保护矿区山体的稳定性,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现有的废弃矿区进行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是目前从事专项治理工程人员急需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拟以泉州市泉港区驿坂废弃矿区为例,针对其现状地形、地貌特征,探索其对该废弃矿区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治理改造提供借鉴。

1 自然地理与环境现状

泉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多雷雨,常有台风及暴雨袭扰;秋季较干,冬季雨量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1010.9mm~1412.1mm,雨水集中出现,每年4~8月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73.2%,10、11、12、1月份雨量最少,仅占全年11.2%。不均匀的降水,使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规律。

驿坂废弃矿区,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地貌属风化剥蚀台地,位于驿坂山南西缘,面积31 060m2。现状形成一个朝南东开口的采坑,平面上呈“Ω”型,地势北东高、南西低,海拔高程44m~122m,除80m~90m处开挖面尚有一个不平整小台阶外,其余未设置台阶,底盘未平整。开采后的边坡,坡面陡立,整体坡度大于65°,局部倒倾,最大相对高差78m。坡体上部岩石风化形成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厚度1m~8m,平均约3m,中部厚度大,两侧薄,局部基岩裸露,残坡积土层之下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呈破碎状,边坡顶易形成不稳定的岩块崩落。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坡顶植被茂盛,汇水面积小,矿区地表水自然排泄条件良好。

根据现场调查,场地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含水层受到影响,水源得不到涵养,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极不协调,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产生崩塌地质灾害可能性大,而底盘又没有任何拦挡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急需整治,如图1所示。

图1 治理前实景图

2 治理工程方案

治理工程的方案,对采区立面分台阶削坡,设置多级台阶,形成安全稳定的边坡。同时,建设截、排水沟,构建供水等设施,恢复植被,达到消除灾害、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的目的,如图2所示。

图2 治理工程方案总平面图

治理工艺:台阶削坡→底盘回填平整→给排水等配套工程→覆土→覆绿→竣工验收。

2.1 台阶削坡

根据矿区地形、开采破坏形成的立面、底盘现状特点,设置底盘高程45m~47m,自上而下以台阶高度15m设置5级台阶,即+115m(110m~115m)+100m(90m~104m)+85m(80m~87m)+70m(70m~80m)+55m(55m~65m)。为便于施工,+115m台阶面宽度2.5m,其余台阶面宽度4.5m,包括各台阶排水沟、台阶挡墙。在转角处,坡面允许时适当加宽。台阶坡面角岩石≤59°、坡比≤1∶0.6;台阶坡面角土层≤45°、坡比≤1∶1,如图3所示。

图3 台阶削坡局部剖面图

削坡工艺:风化层剥离→潜孔凿岩→爆破→机械铲装→回填底盘→场地清理。土层、破碎岩层采用挖掘机开挖,坚硬岩层采用爆破。

对风化层进行表土剥离并临时集中堆放,用于后期覆绿用土。

凿岩时,根据现状地形、设计的台阶合理布置钻孔位置,以浅孔爆破为主,部分中深孔爆破。由高到低分台阶逐级向下削坡。

爆破方法采用浅孔爆破法和中深孔爆破法相结合,多排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即在工作面残留有爆堆的情况下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1],孔距根据孔深、最小抵抗线灵活确定。爆破警戒范围由爆破施工单位确定,警戒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岗哨。

由于露天作业,爆破作业采用2号岩石硝铵乳化炸药配合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采用激发枪。该项治理工程爆破主要是控制边坡形成,因此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孔倾角与设计台阶坡面角一致,控制适当超深。单位炸药消耗量较一般露天采矿爆破要高,预计1.0~1.2kg/m3。

削坡顺序由上到下,多个台阶同时作业时,只能在治理区北、东、南3面各安排一个作业点,作业点之间距离大于50m,同一立面不安排两个台阶同时作业。

2.2 底盘回填平整

底盘回填与削坡开挖同步,分层回填。回填前先施工拦渣坝(含基础清挖)。

回填时,底部要求先填半风化或新鲜岩石,风化岩石回填于表层,最后回填种植土。填方石方来自削坡挖方的石方,挖、填就地平衡。回填顺序由低到高,逐层回填,分层厚度小于1.0m。块度由浅及深:深度0m~0.5m、块度直径小于0.1m;深度0.5m~1.0m、块度直径小于0.3m;深度1.0m以上、块度不作要求。

2.3 给排水等配套工程

2.3.1拦渣坝及底盘蓄水池

为了回填后边坡的稳定,也为了有效拦挡砂石土,设置拦渣坝。拦渣坝下设底盘蓄水池,两者接贴构建。底盘地表径流水,由拦渣坝内通过块石、碎石之间的孔隙渗透到蓄水池内,兼作蓄水池上方沉淀作用。底盘回填前,首先在底盘向南西开口处同步筑拦渣坝、底盘蓄水池,结合场内道路、排水、沉淀渗透进行,如图4~图7所示。

图4 拦渣坝平面图

图5 拦渣坝横剖面图

图6 拦渣坝纵剖面图

图7 底盘蓄水池剖面图

2.3.2截、排水沟

坡顶设置截水沟,经沉淀后排入自然山谷。各台阶沿坡底线设排水沟、场内道路内侧设排水边沟,汇入底盘后从拦渣坝渗透到坝后蓄水池,供下游耕地使用,溢流及洪水就近排入山谷。

2.3.3给水

在矿区最高处设置坡顶蓄水池,来水引自下游水塘,利用高压水泵将水引至坡顶蓄水池内。根据现场不同立地条件,分别从蓄水池内引水布设于台阶、坡面、底盘等区域,安装地埋式自动喷淋系统、滴灌系统和手动喷灌系统供绿化养护使用,各系统分片区单独控制。

2.3.4台阶挡墙

挡墙设于各削坡台阶的坡顶线边缘,考虑后期填土厚度,挡墙高度设为0.6m,顶宽0.25m,底宽0.5m,断面呈直角梯形,采用块石浆砌。

2.4 覆土

治理后形成的台阶基岩裸露,底盘堆填的石方均不适合覆绿要求,采用种植土回填。底盘回填厚度1.0m,台阶面0.7m。为保证土壤肥力,种植土回填时加基肥拌均。基肥充分利用当地种植蘑菇后的种植基质废料,掺入3%~5%的过磷酸钙堆沤,充分腐熟后以半干状计量0.5kg/m2与土拌均施用。回填后进行平整,台阶面中部略高,两侧略低。底盘由北东向南西缓倾,开口处最低,以利排水。

2.5 覆绿

边坡覆绿充分发挥植物根系的力学和水文效应,发挥护坡固土、稳定边坡的作用,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自然和谐。因此,在植物搭配时注重乔、灌、草、藤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的绿化结构,苗木和种子的品种选择均为耐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的当地优良乡土植物和先锋植物。

针对矿区高陡岩质边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如下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期达到自然、和谐、有效的生态恢复效果。

(1)台阶面栽植多品种、多层次结构的绿化苗木

台阶面栽植有竖向观赏性乔木(小叶榕、台湾相思等)、上爬藤本类植物(爬山虎、凌霄花等)、悬垂和匍匐生长类植物(三角梅、葛藤、非洲蟛蜞菊等),力求快速有效地遮挡边坡,形成自然生态环境。

(2)岩质边坡面采用厚层基材挂网喷播种子

①挂网锚固(含挂植生袋)

由于将坡面铁丝网固定后再加挂植生袋难于施工,且无法保证植生袋效果,最后导致植生效果的失败[2]。所以,先在边坡坡顶300mm处用锚杆将铁丝网的一端固定,接着将铁丝网沿坡面顺势铺下,铺设时拉紧网,铁丝网与坡面保持平顺,然后在铁丝网和坡面之间加挂植生袋,最后打锚杆固定铁丝网、垫方木条、喷播。坡面采用14号包塑镀锌铁丝网, 孔径50mm,镀锌铁丝直径2.0mm,包塑层0.2mm。

加挂植生袋:在铁丝网和坡面之间加挂植生袋,沿水平方向布置,行距500mm~700mm。植生袋制作用无纺布(厚度必须是20g/m2)包缠混合料而成,直径50mm~60mm,混合料成分为有机质(必须是泥炭土、生物菌土等)、壤土、保水剂、纤维及种子等。

用机具在坡面上打孔,用锚杆将铁丝网固定。锚杆以长锚杆和短锚杆自上而下固定,锚杆φ16,长400mm~1000mm,横向及纵向间距 1000mm,长短间隔交错布置。固定时,根据需要在锚杆中埋入不同厚度的砼垫圈,以使铁丝网与坡面间保持40mm~60mm间距。铁丝网之间搭接处为100mm,在坡顶处铁丝网伸出坡顶300mm,用锚杆砸紧埋于土下。在坡底埋有300mm的铁丝网置于平台填土中。

为确保镀锌铁网的牢固,铁网上垫方木条(规格:40mm×40mm×400mm),平均5根/m2,再用锚钉(直径6.5mm~8mm,长170mm)加固。

②搅拌混合料

利用搅拌设备,将有机质(泥炭土、堆肥等)、肥料、保水剂、PH缓冲剂、种子(第二层喷射时加入)及水等按比例搅拌均匀。

种子选择经催芽后健康饱满、出芽率高、无病虫害的种子,注重乔木(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小叶榕)、灌木(肯氏相思、银合欢、木豆)、草及草花(高羊茅、狗牙根、野菊花)、藤本(葛藤、爬山虎、凌霄花)相结合,按比例科学混合调配,力求营造植物生态多样性,有利边坡稳定。

③喷射有机材质

通过湿喷机将混和料均匀喷射到坡面上,分2次喷射。第一次喷射平均厚度约80mm~100mm(最薄处要求60mm以上)作为基质层覆盖镀锌网;第二次喷射混有种子的混合基质材料20mm~40mm。总体平均厚度大于120mm。

④覆盖

选用无纺布(12~15g/m2)从上至下进行铺盖并固定。覆盖无纺布不仅能保护施工工作面,而且形成温室效应,保温、保肥、保湿,促进种子生长。

⑤养护

三分种植,七分管养。管养对于植物初期生长、绿化成果的巩固及今后逐步过渡到近自然生长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活期养护:完工后12个月内,经常浇水保持基质层湿润,保证种子发芽、成坪期和苗木恢复生根期所需要的水分。同时,注重施肥、补植、除草、排涝及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养工作。

后期管养:于成活期结束后24个月。主要是在旱季视天气情况定期浇水,适时追肥、除虫、排涝、间苗等护理,使其逐步进入自然生长状态。

养护期后植物自然生长能力预期:具有固氮生物特性的种子已成苗,能长期为苗木提供生物肥料,达到自给自足。3~5年后呈现以灌木为主,草、藤为辅,局部小乔木点缀,具有较强护坡固土和良好景观效果的雏形,基本达到简养护状态的植物群落。15~20年后能营造自然协调生长和演绎的植物群落。

(3)底盘区采用液压喷播种子技术

底盘区覆土1.0m厚,经土壤改良、平整后即喷播复合种子(种子配比同厚层基材喷播种子),覆盖无纺布,精心养护,培植成林。

2.6 竣工验收

施工时做好各项记录、日常安检、巡查监测等工作,工程结束后及时完成竣工测量、结算和总结等内业资料,提请验收。治理效果如图8所示。

图8 治理后实景图

3 施工安全

根据工程特点,影响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如下:

(1)边坡坍塌:边坡施工遵循“自上而下,分台阶削坡”的原则,施工中台阶及边坡的各个参数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参数进行作业。按设计的台阶宽度施工,保持各台阶坡面角、坡底不得超挖。施工过程中若遇到破碎岩石,适当减缓台阶最终坡面角,并及时处理危石。

尽量避开雨季或雨天施工,防止边坡失稳滑落或崩塌。台风、暴雨时马上停止作业,并将移动设备撤离到安全地点。

(2)水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建立排水系统。施工及后期管护过程中,定期检查排水设施的完整情况,发现损坏,立即进行修复。暴雨天气应派人及时清理排水沟,确保排水设施畅通[3]。

(3)物体打击:加强边坡及台阶边缘松土、浮石、危石的清理和观测检查等日常工作,防止危石下落伤人损机。作业人员严禁在垂直方向上同时作业,所有作业人员坚持正确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

(4)高处坠落:在边坡和排险等高处施工环节作业时,佩戴安全带、系好安全绳,安全绳固定端选择牢固的木桩固定好。安全绳使用前认真检查,发现过度磨损现象及时更新,经检查合格后使用。施工时禁止多人共用一条安全绳。

(5)车辆伤害:台阶备有足够的工作空间,铲装运输设备不得过于靠近台阶边缘行走。车辆在场内道路低速行驶,沿路设置路标和警示标志。雨天路滑,路基不稳,尽量避开雨天作业。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和保养,确保车况良好。

(6)机械伤害:机械铲装禁止铲斗从车辆驾驶室上方经过,在挖掘机回转半径内禁止有其他作业人员,操作室所处位置保证操作人员危险性最小,机械转动和传动部分安装性能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并及时对机械保养维修,以确保设备良好性能状态[3]。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4 结语

工程对采区立面分台阶削坡,及时清除浮石、浮土、危岩体,形成安全稳定的边坡;建设给排水等配套设施,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消除灾害;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覆土绿化,提高土壤肥力,构建了较强的护坡固土生态体系,形成了与周边自然植被景观相融合的植物生态链。

毕竟青山绿水才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所以,近年来国家对 “两高”沿线“青山挂白”生态恢复治理项目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实例工程总结相关技术措施,供相似工程参考。

猜你喜欢
铁丝网蓄水池坡顶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Pico便携式浇花器
Aqueducts
鹰狼大战
垃圾发电厂上的滑雪公园
矿车路线迷宫
矿车路线迷宫
点点破案记(三)
——铁丝网丢失记
PP模块化蓄水池在海岛施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