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近代校园建成遗产的特色与保护

2019-03-12 01:05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重庆大学校园建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1929年重庆大学初创,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10月重庆大学迁往沙坪坝校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等高校迁入位于沙坪坝的重庆大学校区,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从1929年建校到新中国建立,在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和自然环境条件下,重庆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建设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空间格局延续至今[1-6]。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探析校园规划和建筑在近代的发生与发展,对研究近代教育史和建筑史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1 诞生于兵营的校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处于军阀割据统治时期。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于1926年开始独揽重庆军政大权。1929年,重庆建市。在这期间,刘湘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于同年开始筹建重庆大学。1929年10月12日,发表《重庆大学宣言》,正式宣告重庆大学诞生。

由于决定秋季立即开学,委员们决定暂借菜园坝杨家花园①即今重庆火车站所在地。军队用地作校舍之用。当时该地内驻二十一军马队,经刘湘明令尅日迁出,准备开学。于是,菜园坝杨家花园内原本的二十一军马队兵营成为了重庆大学这一高等学府最初的校园。

重庆大学创建于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仅借用兵营提供办学空间,甚至采用“猪肉捐”②“猪肉捐”,即在每头猪肉税中加附加税1角,这样当时全年可收入15万元。这不仅解决了建校之初学校经费的燃眉之急,还为重大日常事务开展寻找到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形式筹集经费支撑办学,此时提出的“耐劳苦、尚俭朴”也作为校训一直传承至今。

2 歌乐山下,嘉陵江畔

2.1 用地与选址

重庆地处内陆腹地,以丘陵、低山为主。市区内有长江和嘉陵江蜿蜒而过。重庆建市后,城市突破原有古城范围,跨出两江半岛,初步形成了半岛中心城、江北、南岸三足鼎立的空间骨架,基本构成了近代重庆城市的格局[1](图1)。

早在1929年8月召开重庆大学筹备会之时,就已将沙坪坝定为永久校址。重庆大学校址位于沙坪坝东南角,北面紧抵嘉陵江岸,南抵汉渝路,东以松林坡山脊最高处为限,紧邻国立中央工业职业专科学校,西抵沙正街,可遥望歌乐山。1930年勘定的沙坪坝校舍地基,东西约长762 m,南北约长914 m,面积约600 000 m2[7]。

2.2 校园的功能构成和总体空间布局

(1)因地制宜的校园功能布局。重庆大学特殊的地形地貌再加之筹建初期的资金局促,使校园建设不大可能采取我国近代校园中常用的规整对称、宏伟气派的规划布局手法,而要因地制宜,灵活布局,结合自然条件安置各种功能的建筑和设施。

校园大门建于用地西边的沙正街一侧,交通便捷。当时在校门以北分布有天主堂和育婴学校③新中国成立以后此用地归重大所有,后在此用地上建成了如今的重大附中和幼儿园。,以南为四川省立女子职业学校④新中国成立以后此用地划为重庆大学所有,并在此用地上建成了数统学院、化学学院、电气学院、研究生院、采矿楼、天然气实验室等。,校门附近还有川东银行⑤后被拆除。等建筑。

校园北部的嘉陵江岸沿线一带的地势高敞,20世纪30年代以后,沿着江岸线,相继建成了理学院、文字斋、行字斋、工学院、图书馆等重要建筑。校区中西部低洼处则形成了主运动场之一的团结广场,中部地主庄园建筑和部分水塘保留下来,成为校舍和校园景观的一部分。校区南、西、北面均设有宿舍区,东部的松林坡为一团状山体,抗战期间拨给内迁的中央大学作为临时校舍用地。

新中国成立后,校园内相继新建、扩建了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等,但校区整体的功能布局和空间构成基本上延续了初建时的格局。

(2)复合多变的校园空间序列。重庆大学的校园内没有明显的对称式的中轴线,而是根据自然地形、建筑与环境以及节点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复合多变的空间序列。

以位于沙正街学校大门为起始,至圆形广场达到第一个空间小高潮,经下沉的团结广场为过渡,至东面的饶家院庄园建筑达到第二个小高潮,再往东到达松林坡——校园内的制高点,形成了序列的最后高潮。行进当中基面由高到低,再到高,最后到达最高,充分体现出山地空间的变化与起伏。校园南面宿舍区则与江岸的教学建筑群隔着团结广场遥相呼应,形成垂直于以上空间序列的视线通廊。

从松林坡向北,行至嘉陵江岸,以沿江道路为引导,渐次西行,靠江一侧筑有低矮的石栏,越过石栏可遥望嘉陵江和对岸景物,视野开阔,道路另一侧则排布着茂密的黄桷树,开敞的江景与紧密排布的行道树形成疏密对比。在树后依次排列着此时期校园内兴建的一系列重要建筑。经体量小巧的图书馆、至气宇轩昂的理学院达到第一个空间高潮、再经文字斋、行字斋的较小尺度的空间过渡,览尽一路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样式校舍,直到沿江路尽头⑥也是校园西北面的边界处。则赫然出现一座巍峨屹立的西洋风格石头房子——工学院,建筑形式和尺度的突变,使空间序列再次达到高潮。时至今日,这些仍然是重庆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2.3 本土特色浓郁的校园景观环境

(1)因借洼地、坡地形成操场与看台。重庆大学校园内大片的洼地有利于形成下沉式的运动场,洼地周围的自然山坡形成了良好的天然看台,此时期建成的团结广场,是校园内建成的首个400 m标准田径场,位于校园内中西部的洼地处,规模较小,共4道。团结广场周边的坡地从西面向东南面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势态,操场东北和西北面设有看台,东南和西南面设置堡坎(图2)。从操场地面到西面最高堡坎处的高差约为3.5 m,到北面看台顶部的高差约为1.9 m。北面看台一共设有6排,每排高约25 cm,宽约65 cm,加以两排条石交错铺砌。

20世纪40年代末后建成的思群广场,规模更大,同样也采用了因借地势的方法建造操场和看台,这在近代国内的高校中独具特色。

(2)因借芦苇凼、菜园形成人工湖与花园。重庆大学初建之时,校园内部有多处散布的水塘、稻田和芦苇凼。20世纪50年代后,将饶家院前椭圆形水塘等水体加以扩建,形成了今天以民主湖为中心的水系。芦苇凼旁边分布有花房、菜园,是校园内主要的风景点之一。今日重庆大学中央水系周围仍以大片的花圃为主要的植被,正是这种景观环境的延续和发展。

(3)大量采用地方材料和地方植被。重庆基地多为“石谷子”(泥质页岩),盛产青石、砂岩。校园内的阶梯、步道主要采用耐磨的青石进行铺设(图3),栏杆、堡坎则多采用砂岩直接进行砌筑。

重庆夏季酷暑,冬季湿寒,重大校园内多栽植耐旱、耐潮湿的黄桷树、香樟树、竹子、兰草等。其中,黄桷树、香樟树树冠大且树叶浓密,姿态优美,多作行道树,以达到遮阴目的。至今校园中的湖畔和路旁仍可以看到数棵百年树龄的黄桷树,以及大片的兰草、竹林等。

团结广场四周的高地上的黄桷树,裸露的树根紧贴着堡坎向下延伸,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下半部分的树根和上半部分粗壮的茎干与操场东南和西南面的堡坎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校园里独特的景观。

民主湖沿岸垂柳环绕,垂柳以外,又有丛植的竹林。南面有一棵巨大的黄桷树,树根粗大,枝干弯曲,树身几乎匍匐在水面上⑦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重大第一位校长郑思群的带领下,学生开始挖田造湖。为了将稀泥顺利地运出苇塘,工科学生们在塘边的老黄桷树丫上挂上了滑轮,致使民主湖旁的那颗黄桷树的枝干至今还弯弯曲曲。。层层环绕的植被丰富了民主湖景观区,使湖面增色不少。

2.4 抗战时期校园建设的变迁与发展

(1)轰炸遭受的损失与应对。抗战期间,重庆大学多次遭到日机的轰炸,1940年5月29日,工学院大楼及教职员工宿舍、学生宿舍遭到敌机轰炸。行字斋也在大轰炸中被炸毁,损失严重[8-13]。

为了把教学活动坚持下来,学校进行了被炸房屋的整理修缮,并挖掘多处防空洞。建筑系、机械系和电机系等还建立了地下实验室。

(2)中央大学迁渝后的校园建设。1937年8月15日起,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连续4次遭日机轰炸,学校损毁严重[3]⑧1937年8月15日起,中央大学图书馆、礼堂、牙医专科学校和实验中学被炸,7名校工遇难。。而当时重庆作为国民政府临时的首都,成为战时高等院校内迁的主要去处。10月初,当时中央大学的校长罗家伦向全校教职工宣布,学校准备迁到重庆[3]。1937年10月,中大租用了重庆大学校园东北面的松林坡,修建临时校舍,成为校园中的校园[12]。

中央大学松林坡校区由兴业建筑事务所负责规划,占地不足200亩(1亩≈666.67 m2)。新校区建筑建在山脊之上,北面嘉陵江。以坡顶为中心,修建了图书馆、阅览室,其余建筑依次平行于等高线布置,环形分散在山坡上,坡上的主要通道是一条环山公路,也是运动员的跑道。

3 多元融合的校园建筑

3.1 原有民居建筑的利用

重庆大学建校初期,原基址以刘、饶两姓地主拥有的田地为主,建筑多为民居建筑。部分民居建筑被校方收购后直接沿用作校舍,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饶家院。饶家院始建于1860年咸丰年间,曾是光绪二十八年举人饶耀南的故居。重庆大学迁往沙坪坝后,当时这座宅院的主人饶氏父子十分爽快地以低价把这块房产卖给了重庆大学[14]。

饶家院由于最早是乡村地主的住所,对选址的风水十分讲究。建筑坐北朝南,北靠丘陵,南面有一大一小的水塘,且视野开阔,体现“背山面水”“房前平川直泄”;建筑东西面均为岗地,体现“左右逢岗”。从宅院格局上看,为三重院落的四合院,4个院落中轴对称。建筑主体结构为穿斗式木构架,檐下设回廊,以斜撑出檐,廊柱下方为八边形石柱础。坡屋顶上覆小青瓦。建筑空间错落有致,造型空透轻盈,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

饶家院被划入重庆大学校园用地之后,最初的功能是作为教授的生活用房。新中国成立后,饶家院渐渐成为校园师生购物、聚会、品茶、交友的重要场所。

3.2 早期重庆大学校园建筑

建在嘉陵江岸山脊高地上的校园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近代西方建筑技术的结合的建筑——图书馆、理学院、文字斋、行字斋等,也有西洋风格的石木结构建筑——工学院[15]。

理学院楼⑨即第一教学楼。是重庆大学迁入沙坪坝时修建的第一栋教学楼,于1933年建成,由沈懋德设计。平面呈“山”形,中轴对称,内部采用内廊式布局(图3)。建筑主体为砖木混合结构,砖墙承重,外墙上附半圆木壁柱,屋架为木桁架结构。木桁架式屋架是20世纪30—40年代重庆地区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是近代建筑发展历史的阶段性体现。建筑下部二层,上部设阁楼。屋顶为重檐歇山形式,屋面坡度较陡,约为1:1,上覆青瓦。屋顶正面出5个老虎窗,侧面出3个老虎窗,屋脊正中设重檐八角攒尖亭。入口处局部突出,上为单檐歇山顶。屋角起翘,用撑拱出挑檐口和檐角(图4)。建筑墙面由青砖砌筑,由于受到外来影响,砌筑方式为非传统砌法——梅花丁砌法⑩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间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这种砌法难度最大,但是墙体强度最高。(法兰德斯砌法)。

文字斋,1933年建成,平面呈“工”字形内廊式,走廊两侧分布房间,建筑主要出入口位于中轴线上。建筑主体为砖木混合结构,房间实体部分为清水砖墙承重,门窗洞口上方皆用青砖砌平券。屋架为木桁架结构,为豪威式屋架变形后的混合式屋架(图5)。前后和左右侧均附木结构外廊,廊柱辅以斜撑挂落褐色油漆罩面,廊柱下方为八边形石柱础,为巴渝地区清代建筑常用的柱础形式。廊柱间在传统作雀替的位置原作斜向木构件支撑额枋,形成三角形框架,应该是受到现代结构影响的变通做法。近年来修缮施工中将廊柱间斜向构件取消,改作了仿中式的挂落。建筑前后主入口和左右两翼的正中均做3开间抱厦,抱厦檐部以板撑出挑。建筑立面呈中轴对称,单檐歇山式屋顶,屋面满铺小青瓦,尾脊处灰塑鱼龙吻,翼角起翘方式为嫩戗发戗,山花悬鱼惹草突出主入口(图6)。

文字斋和理学院建筑均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近代建筑技术结合的典型例证。

工学院始建于1935年10月,由留法学者刁泰乾设计⑪在杨秉德主编的《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一书中又有一说“聘英商隆茂洋行建筑师莫利生设计工学院大楼”,而在张霁的“高校历史建筑防火安全解析——以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和文字斋为例”等文献资料中均认为刁泰乾为其设计者,由于优秀近代建筑官方公布的设计师为刁泰乾,因此本文采用此种说法。。建筑平面呈“L”形,对角线对称布局,主体4层,局部3层,“L”形交点处为一六边形塔楼,底层为建筑主入口所在,建筑内部采用内廊式布局(图7)。

工学院建筑主体为石木结构,外墙全部由重庆本地的条石砌筑,建筑大部分墙体的条石厚度为450 mm,为同时期建筑中所少见。建筑屋架为木桁架结构,用杉木制作,与文字斋不同的是,局部桁架的中柱并未落在下弦上,并与左右立柱之间出现了与川渝地区民居中常见的穿斗结构类似的方格网构架形式,事实上文字斋的屋架中部已有横向的联系构件出现。木桁架形式变异的原因有可能是受到重庆当地传统建筑木结构的影响,同时也不排除是用材的限制所致。建筑主体部分为双坡屋顶,上覆机制瓦,塔楼为平屋顶。

塔楼底层3面开半圆券洞,券下为石立柱支撑,形成门廊空间。拱券上方中心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拱心石,拱券下方的石柱为半圆形截面,砌筑石柱的石块厚度为420 mm。塔楼底层门廊的3面、2~4层的正面以及紧挨塔楼2~4层左右两侧面的石材,作錾光处理,建筑L形的两翼部分墙体均保留粗糙的毛石效果,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图8)。

塔楼4层正中开有圆形窗洞,圆窗洞上方横向镶嵌匾额一方,上镌刻“重庆大学”4个字,下方竖向镶嵌匾额一方,上镌刻“工学院”3个大字。入口前设有“八”字形大台阶,台阶底端两侧设有石涡卷。建筑两端2、3层局部向内收进,形成退台,立面顶部有石砌线脚形式,露台边沿设有石栏杆。侧面山墙靠近顶部开有圆形小窗,内壁插着短栅,有通风之用。建筑立面上开排窗,门窗洞口上方用条石既砌有平券,又砌有拱券(图9)。铸铁窗框上刻有“重庆大学”“1935”字样,为建造时间之佐证。

3.3 防空建筑与建筑的防空设计

在长期的反空袭斗争中,学校建成了5处防空洞,主要位于嘉陵江岸边,个别的位于校区中部。校内的防空洞多为师生自己动手从峭壁、坡坎、路边的砂岩岩层中挖出,为了方便迅速撤离,防空洞多临近教学楼。校内中部现存的一处防空洞是从岩体中开凿而来的,洞内空间高越3 m,宽约4 m[8]。

除了直接建设防空洞以适应反轰炸的需要,在建筑的设计上也考虑到了防空的因素。

(1)建筑的选址应考虑到其防御性。抗战时期的建筑的选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沿江、沿路分布,可利用其交通的便利,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在重大校园内的北面临江处即修建了大量的房屋建筑;另一种是利用重庆山多树茂的地理环境,将重要性建筑选址于山从中,加上重庆秋冬季节雾多雨多的气候环境,使得日机寻找目标建筑的难度加大。松林坡上的校园建筑即是布置在大片茂密的树林中,建筑随地形特点和疏散要求,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形态。

(2)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从建筑直接通向防空洞或者地下实验室,以避免日机轰炸,如工学院的地下防空洞。

(3)在建筑色彩的设计上也注意到色彩的防御功能。为了躲避轰炸,把建筑外面弄成灰色、深色或土黄色等接近于大地的颜色⑫《重庆防空疏散区域房屋建筑规则》(1939年制定)中“第十条 房屋顶面及其外墙面,不得用红色或白色或其他显著颜色”。,这样使得敌机在空中很难发现目标。

3.4 松林坡建筑的特色

抗战期间,不少知名的建筑师和学者云集重庆,开展工程设计、施工和教学。其中,负责中央大学松林坡校园规划设计的兴业建筑事务所也随国民政府内迁重庆。

兴业建筑事务所于1937年起着手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松林坡校园规划设计,修建办公室、教室和宿舍等校舍。由于战时经济条件较差,且中央大学为了尽快恢复教学,修建的这些校舍均属临时性建筑,设计一切从简,以“实用”“便捷”为主。当时松林坡的建筑多为坡屋顶的穿斗式结构平房,材料上皆采用当地且便宜的材料,如竹子、石灰等来修建,屋顶用瓦片或茅草覆盖,墙体基础垫上石头与砖,先用竹筋搭好建筑骨架,再用泥覆墙面。在室内也无过多装饰,结构直接暴露在外,从室内可以直接看到支撑坡屋顶(双坡形式)的椽条及外铺的青瓦。松林坡校舍皆沿坡地布置,中间的石台阶是校舍之间的主要流线。在沿江边的岩石上,开挖有成排的防空壕。

松林坡现存建筑有教授公寓和松林坡礼堂。公寓建筑为黑砖砌筑的小楼。松林坡礼堂于1938年修建,黄色墙面,灰色瓦顶,两层楼高。建筑为砖木结构,砖墙砖柱,屋架为木桁架结构⑬松林坡礼堂初建时原本是只有7个开间的集会部分,1951年在礼堂的东北侧加建了舞台和舞台裙房,20世纪70、80年代,礼堂西南侧改建成了放映室。。

抗战期间,除松林坡建筑群外,重庆大学师生为营救他们被捕的教授——马寅初⑭马寅初,著名经济学家、民主爱国人士,于1938年担任重大商学院院长兼教授。1940年,由于其公开发表演讲,抨击蒋介石政权的战时经济政策,痛斥孔、宋贪污,被秘密关入了息烽集中营。,赞扬和表彰其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斗争精神与崇高品质,于1941年兴建了“寅初亭”⑮寅初亭位于第五教学楼旁的香樟林中,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亭为重檐六角攒尖顶,正六边形,边长3.5 m,柱高4.3 m,建筑面积52.51 m2。,这是对那一段烽火四起,斗争不断的校园历史的记录[16]。

4 校园建成遗产保护的思考

4.1 校园建成遗产的价值评析

(1)历史价值。重庆大学校园建设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建筑发展演变和校园规划建设的情况,是西南地区的代表性案例,同时也见证了历史重要事件和社会的发展。

(2)艺术与景观价值。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建校之初经费的局促,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园的选址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巴渝地区传统营建活动的特点。包括校园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复合多变的空间序列、本土特色浓郁的环境景观等。

在抗日战争期间,共有30余所高校从全国各地迁到重庆,有14所高校迁入沙区[7]。国内许多地方的建筑师、工程师也来渝参加建设,带来了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这不仅推动了重庆近代教育的发展,也使得校园建筑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校园内既有乡土建筑,也有中国传统形式结合西方建筑技术的建筑,还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3)科学技术价值。重庆大学早期的校园建筑反映了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发展与演变。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技术的结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但也有采用西洋风格和地方材料的建筑,是我国近代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抗战时期校园内的防空洞、地下实验室的建设和简易建筑技术(绑扎技术)的广泛采用等,也代表了特殊时期的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17]。

(4)社会精神价值。重庆大学校舍最初直接利用马兵兵营进行改建,这反映了重庆大学初创时期的特殊军政背景,也体现了因陋就简,却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同时,重庆大学在残酷恶劣的战斗环境下艰苦创建,反映了抗战时期军民、师生万众一心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重庆大学近代校园建成遗产在近代教育史和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在中国近代大学的建设中独树一帜,因此对今天校园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4.2 关于校园建成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1)20世纪50年代后校园的扩建。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校内新建了一批校园建筑,这批建筑既模仿了苏联的风格,又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元素。典型代表有重大第五教学楼、电气工程学院大楼(六教)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楼等。这批建筑在形式、色彩上与原有建筑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2)20世纪90年代后对近现代校园建成遗产的修缮。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大学都面临用地紧张的局面,重庆大学校园也开始出现尝试建筑高密度布置和建设高层建筑的倾向。饶家院民居建筑也因此被拆除,在原址上修建了新的主教学楼[18]。

饶家院的拆除确实遗憾,但是随着历史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重大校园内更多的历史建筑得到了相应的修缮和保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理学院、工学院、文字斋、寅初亭、松林坡礼堂等。理学院和工学院在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形式、材料、技术、环境、价值)上得到较好的保存和保护。而文字斋虽保持了风貌的完整性,维持了功能的延续性,但建筑遗产的真实性有一定的缺失。文字斋四周木结构外廊的廊柱间,在传统作雀替的位置原作斜向木构件支撑额枋,形成三角形框架,应该是受到现代结构影响的变通做法。在21世纪初的修缮施工中,将廊柱间斜向构件取消,改作了仿中式的挂落。文字斋廊柱间原先的三角形框架木构件本是在设计和技术上真实性的重要体现,但是在修缮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而是改成了仿中式的挂落,从而影响了文字斋真实性,科学技术价值也没有得到完整体现。松林坡大礼堂曾在1951年、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扩建改造,2000年后,因为房屋老化、屋顶部分腐朽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修缮。总的来说,这批近代校园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并于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于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这批建筑又入选了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除此之外,校园景观也得到了一定的修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今已有13 000 m2的民主湖。2013年,民主湖被纳入全市56个城市景观湖泊水库整治计划,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在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的指导下,共投入500万元,实施了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主要工程,修复绿化带1 368 m2,新建湿地750 m2,新建、扩建绿地900 m2。2017年,整治基本完成,湖库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民主湖是全市56个湖库中唯一的校园湖,可见民主湖作为重庆大学重要的校园景观,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近年来对近现代校园建成遗产的再利用。理学院、工学院和文字斋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和修缮,至今还在使用。先前作为数理学院的理学院,现为校长办公及部分行政办公楼,工学院于1952年前为土木系、采冶系和机电系教学楼,现为留学生教学楼。文字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助教宿舍、学生宿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自动化学院办公楼,现今为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松林坡大礼堂在2000年以前,特别是抗战时期,周恩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许多历史名人先后来此演讲及参观访问,这里成了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师生抗日运动的重要活动场所。大礼堂在废弃了多年之后,于2017年11月,值重庆大学建筑教育80周年和传承了中央大学建筑办学历史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0周年院庆之际,两校建筑学院在重庆大学松林坡大礼堂原址联合主办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19]。此次学术研讨会不仅是对抗战时期校园精神的延续,也是对建筑历史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的延续,使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都得到了一定发挥,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大礼堂的再利用是比较合宜且有意义的,值得推广。

除此之外,结合古建测绘课程,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对这一批近代建筑群进行了全面的测绘工作,测绘的图纸和相关成果也即将整理成册。希望通过对校园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把这宗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重庆大学校园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Who Is The Master?
重庆大学 区B法学院办公楼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Sidney’s Defense of Plato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