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吴
一群“猎风者”
大自然的风霜雨雪、雷电冰雹,从来都吓不倒真正的勇士。就拿“追风者”来说吧,他们是一群热衷于拍摄极端天气的团体,不管哪里发生极端天气,即使相隔几百千米,也要相互通知,驅车前往,拍摄震撼的影像,提醒大家珍爱自然。
不过,“追风者”只是民间团体,并不算是“正规军”。还有这么一支军队,当飓风来临时,会选择逆风而行,驾驶飞机飞入风眼,在狂风中起舞,近距离观察飓风,采集并汇报相关信息——别人眼中惊心动魄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小意思……
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飓风预报系统非常薄弱,很多时候必须要依赖海上船舶提供信息,信息很不准确,还经常迟到。这时,加尔维斯敦商业协会的上尉法恩斯沃斯提出了用飞机追踪侦察飓风的想法,得到了美国气象局的支持。
1943年,一场飓风袭击了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当时,英国飞行员正在布莱恩空军基地接受仪器导航飞行法训练。当他们看到美国人在飓风前撤离了T-6飞行教练时,开始质疑美国飞机的性能。于是,首席教官、上校乔·达克沃斯与副驾拉尔夫·奥海尔驾驶飞机,勇敢地飞进了飓风里,虽然飞机被吹得左摇右晃,但这一次的“较劲”证明了用飞机侦察飓风的可行性。
再后来,为了更好地执行任务,飞行员们将战略轰炸机的火控系统去掉,安装上气象探测设备,改装成了气象侦察机。
飓风通常会带来雷和强降水。1964年,他们将座驾更换成更坚固的WC-130型飞机。由于每一次执行任务,他们都要冒着极大的危险穿越飓风,忍受狂风暴雨并寻找风眼,所以就得到了一个骄傲的称号——“飓风猎人”。
危险,无处不在
飓风的威力那么大,连房屋都能轻易被摧毁,那么,为什么“飓风猎人”的飞机不会在风中四分五裂呢?
古人云,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飓风猎人”作为高风险职业,自然需要更精密周全的设备啦。先来看看他们的飞机,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不但对飞机表面进行了加固,还在内部安装了先进的感测仪器,可以接收气象卫星资讯,协助构建飓风模型,还装备有投掷式探空仪探测装置,借此搜集飓风的气压、风力及路径等数据。不仅如此,飞机上搭载的步进频率微波辐射计,可以测量海表风速和降雨量。这些数据都是预报致命风暴潮的关键指标。
虽然装备齐全,但危险还是无处不在的。有一次,飞机在空中遇到了强烈的雷暴,雨水“咚咚”地打着机身,窗外可见度为零。强烈的风把飞机吹得不断侧滑,在这样的风中,任何横向转弯,都必会失控坠落。可怕的是,一阵猛烈的侧风袭来,引擎突然着火,现有的动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大家在如此强烈的风中飞行了。此时,飞机离海面只有1000英尺.在海浪60英尺高的海面迫降是不可能的。幸运的是,当时一同执行任务的还有在更高航线上的空军飞机。接到求救后,它帮助“飓风猎人”找到了飓风最薄弱的地方。
飞越“多里安之眼”
这么危险,为什么还是要穿越飓风呢,7因为每一次穿越,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数据,这些都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飓风。
今年9月,飓风“多里安”在美国、加拿大等多处登陆,它就像一个破坏力惊人的巨人,拔起大树和电缆乱挥,让房屋纷纷倒塌,把人们吓得瑟瑟发抖。那段时间, “飓风猎人”的主要使命就是研究“多里安”,提供飓风预报预警。
一开始,气象学家预测, “多里安”的最大持续风速为120英里每小时,在飓风等级中属于第3级飓风,不久后即将散去。但钻到风眼里的“飓风猎人”警告说,风眼的风旋转得如此之快,以至于风暴的中心正在自己身上坍塌。这会让风暴扩大,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建议大家继续在大巴哈马群岛避难。最后,风暴果然产生了比正常高10至15英尺的风暴潮,这一次, “飓风猎人”可立下了大功。
狂风无情, “飓风猎人”每一次执行任务,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然而,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飞行着,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驯服猛兽一样的飓风,让它变成人类的好帮手、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