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在于国魂,在于伟大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只有推崇中国之精神,才能化为中国之力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今天,让我们传递和传播中国精神,把中国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精神付诸行动,把中国精神讲给青少年,把中国精神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中国精神在哪儿?
在民族英雄舍生忘死的壮举中
在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征途上,有太多值得被铭记的楷模,中国精神就在他们壮烈牺牲的热血里、不屈不挠的骨子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里!
将军的眼泪
素材扫描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8月7日,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突然决堤30米,洪水滔滔,九江危在旦夕!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中将临危受命,担任九江段抗洪总指挥。他的儿子董三榕也在抗洪队伍中,担任“红色尖刀连”排长,父子二人齐上阵,被誉为“抗洪父子兵”。董万瑞将军坐镇九江指挥5天5夜,精心部署,调兵遣将,连续3个昼夜不回驻地吃饭和休息。在他的指挥下,战士们终于堵住了堤坝的决口。
洪水退去,抗洪部队班师回营时,56岁的董万瑞将军亲自送站,身穿作训服的他伫立在站台上,面容憔悴,眼含热泪,伸出左手挥别即将返营的抗洪官兵。董万瑞将军的眼泪戳中了亿万国人的心窝,人们因此更加崇敬“与大堤共存亡、与洪魔共进退”的人民子弟兵。
适用话题 大将风范;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等
125座保持战斗姿势的“冰雕”
素材扫描
1950年11月下旬,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奉命紧急入朝参战,由于二十军长期驻防江浙地区,部队只配发了夏季军装,按照原定计划,入朝所需物资装备统一在沈阳、梅河口一线补充,但由于入朝命令忽然提前,打乱了原定计划。
11月28日,在长津湖战斗中,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六连奉命固守零下40多摄氏度的死鹰岭高地,配合第二十七军阻击南逃之敌,但敌人顺利地从死鹰岭逃走,而守在死鹰岭高地的官兵未放一枪一弹,其他部队到死鹰岭高地查问原因,才发现六连的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死鹰岭高地上,他们身穿单薄的夏季军装,持枪俯卧战壕,保持着战斗姿势,仿佛是一座座随时准备跃然而起的冰雕!
后来,战友们在六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一首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五十九师一七七团六连壮烈牺牲的场面被后人称为“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被载入史册。
适用话题 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纪律等
中国精神在哪儿?
在大国脊梁的科技强国梦里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中国的强国梦,用刻苦钻研支撑起社会的一次次变革和进步,他们是国之栋梁,是民族脊梁,是最值得我们崇拜的中国精神!
拯救民族的非典功臣
素材扫描
2003年那场严重的疫病至今依旧烙印在国人的记忆中,仅仅一个月,非典病毒便从1例扩散到5000例,而这种在西方宣传中无足轻重的“小流感”,全球感染者中的96%为中国人或者华裔。根据事后的推导,倘若当时中国继续盲目相信西方“宣传”听之任之,在第3个月,中国的非典感染人数就可达到2500万人,到第4个月,中国将不会有一个站立的人!但是,就在这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以黄文林为代表的中国医学专家敏锐地避开国外的“烟雾弹”,提出非典针对华裔,感染深入基因的观点及疫苗研制思路,最终成功研制出非典疫苗,拯救了中华民族。
适用话题 科技创新;坚定立场;顺势与逆势等
为中国武器装上“火眼金睛”的院士
素材掃描
央视新闻曾介绍过国防科技大学的激光陀螺团队,节目中一位穿着跨栏背心的老人坐在电脑前编程的画面感动了无数观众,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物理专家高伯龙,当时已是86岁高龄。有网友看后感慨道:“这位老专家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
现代战争中,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可以不受各类通讯系统的限制,精确地对目标实施打击。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这项技术,世界上只有中国等极少数国家掌握,创造这一佳绩的是高伯龙领衔的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高伯龙自1975年起,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是他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让中国的武器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2017年12月6日,高伯龙院士因病于长沙离世,享年89岁,他怀着对激光陀螺事业的热爱,用自己率直的品格和渊博的学识化作一束至纯至强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
适用话题 勤俭质朴;科技创新;刻苦钻研等
爱穿布鞋的“黄老邪”
素材扫描
2014年,一袭黑衣、光脚穿着布鞋的李小文院士做讲座的照片传遍网络。李小文是国内地理信息学领域的泰斗,直到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节课,他都坚持站着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李小文院士曾说:“就让我忙到半夜吧,再给我一碗米粥就行。”因为在饮食上要求不高,李小文院士很清瘦,穿着也简单朴素:黑衣黑裤,针织小坎肩,黑面白底的布鞋,裤边卷到小腿处。冬天时,他裹着棉衣弓着背快步走在校园里,一下子就被淹没在人群中。
李小文的网名叫“黄老邪”,他曾在博客上仿照唐寅的《桃花庵歌》作了首《科博练摊歌》:“但愿老死文论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官者趣,论高文妙贤者缘。别人笑我疯傻淡,我笑他人看不穿。”李小文院士狂放不羁、潇洒孤傲、才华横溢,的确与金庸小说人物黄老邪颇为相似,他是同事眼中认真执着的“布鞋院士”,也是网友尊敬的“扫地僧”,还是学生喜爱的“老顽童”,而他自己还是最喜欢以“小文”自称,谦谦君子,彬彬有礼。
适用话题 大师风度;勤俭朴素;科研精神等
中国精神在哪儿?
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
真正的英雄从不披坚执锐,他们都是平凡人,在岁月静好时,他们默默奉献爱与温暖;在危急时刻,他们化身英雄挺身而出!
把痛化作对生命的善
素材扫描
13岁女孩果果不幸突患重疾离世,她的父母随即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但他们化解痛苦的方法是付出更多的爱。
告别会之后,果果的父母决定捐献果果有用的器官,让果果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以前自己从没想过可以捐献,但是有这样一种形式,就觉得好像女儿没有走。”果果爸爸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夫妻俩看来,器官移植后救了人就等于救了自己的女儿。他们还说:“我们要感谢接受女儿器官的人,因为是这几个人让女儿的器官有机会继续存活。”
适用话题 大爱无疆;生与死;传播正能量等
向公交司机鞠躬的小学生
素材扫描
2018年10月的一个晚上,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段只有10秒钟的视频刷屏了,视频中,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在快速通过人行横道时,向礼让斑马线的公交车司机鞠躬行礼。视频虽短,却温暖人心。
据了解,视频中的公交车司机名叫汪素琴,当天她驾驶公交车时看见一对父子准备过马路,便在离斑马线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刹车停下来,当她看到孩子向自己鞠躬时非常感动,她还表示:“礼让久了,习惯就成了自然,特别是遇到老人或孩子时,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人们还了解到视频中的小男孩名叫林睿阳,是浙江金华环城小学的学生,他在生活中乐观阳光、彬彬有礼,非常受大家欢迎。
司机有礼,行人讲理,我们的斑马线才能“暖”起来,汪素琴的礼让和林睿阳的鞠躬为文明加了分。
適用话题 谦让;礼貌;公民素质;和谐社会等
88岁老兵救上落水儿童
素材扫描
2018年3月21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乐安镇,1岁的希希骑着儿童自行车在河边玩耍时不慎坠入河中,危急时刻,正在附近浇菜的88岁老人何友毅丢下水瓢,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将希希救起,而自己却因体力不支陷入淤泥,后被其他路人救起。
据了解,这不是何友毅第一次救人,早在15年前,他就在同样的地方救起了另外一名小孩。何友毅还是一名老兵,60多年前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枪林弹雨中,为了连上通讯线路,他毅然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导体,将缺少一截的线路接在了自己身上,而他醒来时已经在医院昏睡了4天。老人家门上方至今还挂着一块1952年三台县人民政府所赠的“人民功臣”牌匾。
适用话题 平凡与伟大;见义勇为;奉献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