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雅 张一思
摘要: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对于河北省的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在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河北省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钱纳里工业结构标准模式品缺乏创新、深度不够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河北省 金融业 京津冀 金融一体化 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发展路径
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战略背景下,能够为京津冀地区发展带来机遇。我们通过对京津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发现河北省的金融业在与北京,天津地区进行比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基于河北省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对河北省金融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而能够推动河北省实现金融一体化发展。
一、各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模式
金融一体化是由区域的金融资源不断流动而形成的,在固定的区域内,各地金融资源存在质量和结构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会导致金融资源存在内部的流动性,同时借助于金融产业的聚集效应而容易在区域形成中心城市,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于周边城市的金融核心,不断吸收周边金融资源以及相关的有利因素,然后推动当地的金融经济发展,同时优先发展的中心城市也会以产业分工协作的方式,向周边城市进行辐射,进而带动周边城市的金融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金融资源最优化配置。因此可以说金融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对于一定的區域的进入中心城市,通过辐射效应,缩短周边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能够在政策支持下实现金融效率的提高,使金融资产价格趋同化,使资源获得最优化的配置。对于金融一体化,在理解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金融实现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是各个区域内的金融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这种金融的理解并不仅限于是资金供求,市场上的中介,而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价值,由于人们条件和自然属性存在差异,各地会出现金融资源分布失衡的状况,正是由于这种失衡状况而带动了金融资源区域内的流动性。目前国际上在研究金融一体化中主要采取的是衡量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和代替性。金融一体化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对于融入市场趋同性的过程。
二、京津冀三地金融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京津冀地区的总体经济指标相比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深来说明显落后。在当前处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然而实现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对于打造环渤海经济,从一定程度上活跃北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目前,京津冀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来看,该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江三角。同时,从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上来看,运用了钱纳里工业结构标准模式,对京津地区的工业发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相比珠三角和长江三角洲来看,要明显降低,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然而,第一产业比重却高于这两者。从整体上来看,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虽然相比于全国其他地区来说要高,然而却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和长江三角。从资源环境上来看,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主要是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严重导致的。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越了其承载能力,有专家预测,在2019年该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已经超越了它的最大承载力,尤其是以北京为首的大中型城市,北京和天津容纳了61%的京津冀地区市区人员,由于技术设施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北京被称为是堵城,而这必然也提高了人们的城市生活成本,使水资源利用紧张,也成为了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据统计,在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GDP已经达到了63000亿元,但具体来看,京津冀各城市在内部区域发展情况上差异较大,其中北京和天津的经济总量占据京津冀地区的56%,天津居于第二位,第三位是唐山和石家庄,GDP不足北京和天津的1/3。除此之外,三次结构产业存在梯度差异变化,而且具体的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严重不平衡,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从产业结构分布上来看,北京属于典型的服务和知识型地区,已经实现了从工业主导向服主导的转变,并且进入了后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相比来说,天津和河北在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上,依然是以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属于工业化阶段,相比于北京来说,第三产业增加值,北京是河北的2.2倍,北京是天津的1.5倍。从第三产业的内部构成分析数据上来看,金融业能够代表城市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产业竞争力,北京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相比北京来看,天津和河北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最后阶段,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率降低,主要是体现在仓储,邮政等一些传统的服务业方面。区内的科技能力差距较远。据研究分析,科技和人才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竞争力越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就越强,通过有关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北京的技术市场占据GDP比重是天津的八倍左右,而河北仅为0.11,而且北京和天津在万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申请专利的个数要远远高于河北省,说明河北省在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方面,相比北京和天津等地来出还存在较远的差距。同时,河北省在科学研究费用支出方面比例较低,北京的科研条件在人才吸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企业的研发能力也较高。然而,从河北来看,无论是人才引进或者科技创新,相比其他两市来说存在较远的差距,表明北京和天津在产业创新方面相比河北具有较强的虹吸效应不足的问题。
三、金融协同发展对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实现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北京可以以优化首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依托,构建开放型,包容性的市场环境,最高金融转业竞争力创新和资本的引领力,能够发挥金融业对于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有效解决虹吸的现象。对于推进北京,天津,河北省三地的金融整体健康运行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互通和互联性。而天津可以充分发挥在金融一体化中所起的承京起冀的功能,能够优化生态环境,增强对于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并且解决北京过剩的金融资源,提升总部效应。另外能够鼓励一些金融机构拓展业务,带动河北发展,作为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可以依托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创新,能够整合整合地方政策措施,打造金融创新示范基地,发挥区域的金融合作。河北可以承接产业转移,金融服务支持作为出发点,能够为经济地区非核心功能做好有效的承接工作,作为机构的服务和灾备中心,能够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开发能够满足产品转移的金融产品,通过并购贷款,项目融资,扩大抵押范围等方式,能够实现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河北在金融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京津冀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差距,从目前的金融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资源的流动情况来看,两省一市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和失调问题
首先从金融资源上来看北京具有丰富的存贷款资源和稳定的正确市场融资条件,而天津总额相比北京来说较低,却能够于北京存贷款总额增长率进行适应。同时,外商的直接投资已成为目前天津金融资源的重要部分,作为河北来说,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与天津市大致相同的,然而对于外商投资上仍处于弱势地位。从流通渠道上来看,北京是我国最大的资金聚集地,能够快速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然而天津和河北在资金流通方面,与北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地方利益是金融出现分割
由于长久以来存在进入市场的去分割效应,而使得三地一直存在金融竞争高于合作的问题,尤其是北京和天津来说,一直以来都在进行金融主导权,控制权的争夺,导致两地资源分配不均,自由流动和产业合理布局进入一体化发展产生一定障碍。随着中央明确规定,实现两市一省的产业一体化,对于金融一体化来说,除了天津除了总体定位之外,还没有与其他功能相匹配的金融发展条例制定,而且区域的合作竞争机制还没有明确制定,导致三地在金融发展中的定位目标还不明确。
(三)领域驱动不足
在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是主要的金融机构,也是金融一体化的主要运行载体。这些金融机构由政府所制定的目标存在差异,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在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的进入实施过程中是比较难的,政府对于不符合城市定位以及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需要进行正确疏导,提高金融机构参与一体化的经济性。
五、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一)制定合理的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规划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策略,重点在于在三个地区中找准功能定位,能够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同时能够对这些优势进行比较理解,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重点,进而能够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金融一体化过程中,应当扮演为管理中心角色,而天津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第二产业发达,因此可以将一些重点的金融产业,放置在天津,而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组成成员,应当于两地的金融业务实现有效对接,为天津和北京的金融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基于这种定位,河北省可以通过两地的金融辐射,进而能够实现自身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缩小与两地的金融差距。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实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并不因为能够在两市一省间实现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反而可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监管问题,而导致金融市场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相比传统的金融风险来说这种区域性的风险主要表现:明显的区域性。在构建京津冀风险防范体系过程中,应当考虑两市一省的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分布情况。
(二)加强京津冀三地金融一体化的生态建设
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有效的法律法规是决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保障金融市场能够实现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为了能够推动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措施进入市场,能够实现稳定有效发展,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可以适当借鉴欧盟和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探讨适合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一些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制定一些有效制度,进而能够弱化三地的行政区概念,实现金融資源的自由流动,确保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此外需要在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之间搭建沟通平台,能够通过意愿的表达和沟通,提出适合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要想在京津冀三地实现这种资源的自由流通,需要借助完善的信用体系,支付体系,金融信息共享体系,进而促进金融的互通。
(三)京津冀建立一体化的创新性发展
作为我国比较具有经济活力的经济体,需要能够实现金融一体化,需要借助创新力量,可以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作为技术依托,建立盈利的化平台,组建金融联合体,能够实现线上和线下的金融一体化。比如,可以组建金融联合体,从公共政策角度上来看,京津冀三地应当致力于金融一体化政策的制定,能够将各地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整合,打造适合京津冀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道路,取消一些歧视政策,打破三地的金融壁垒,实现金融的平等性,跨区域性,打造以互联网作为依托的金融平台。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一体化的金融平台,能够实现资金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也可以借助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推动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天津自贸区是我国北方的第一个自贸区,可以借助这种自贸区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具体过程中能够将天津作为大额可转让存单和人民币和资本兑换试点,鼓励跨境使用人民币,提高资金的流通度,也可以在也可以在两省一市的金融市场中实现合作,探讨与金融一体化相适应的产品与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六、小结
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在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河北省应当充分学习和借鉴区域结构优化升级的经验,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能够借助中心区域对于产业结构的辐射作用,承接中心地区产业转移,吸引来自中心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宗圆.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2]张文芳.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途径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鲍兰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4]康书生,杨镈宇.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37(6):112-118.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1803020218。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