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刚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本文只是回顾和记录一件小事,一件非常小但却前前后后花了笔者二十年时间仍没有完全找到准确答案的小事:就是去探寻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把英文术语“Actuary”翻译成为中文的“精算师”。
这个小小问题的答案或许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并不会对精算教育和精算实践有多大影响。当年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自己性格使然,既然选择从事精算教育工作,总应该把一些常识性的概念搞明白;另一方面则是编辑上海市保险学会精算专业委员会会刊《精算通讯》的需要,做创刊号(1997年6月)时,我们将《精算通讯》的英文名定为Actuary Communications,但总觉得有点不太合适,因为再译回中文就成了“精算师通讯”。作为形容词的“精算”,应该译作Actuarial更合适些,所以从1998年开始至今,《精算通讯》的英文名一直叫做Actuarial Communications。
于是,在1998年12月《精算通讯》第一卷第4期上,编辑组向读者提问:是谁首先把Actuarial Science翻译成“精算学”?
这个看似并不重要的小问题,追寻答案的过程却非常有意思,笔者在追寻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意外收获,意义远远超过问题本身,其中之一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了解中国内地、台湾和香港保险与精算职业的发展历程。
▶图1 《精算通讯》(第一卷第4期)的提问
美国天普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段开龄先生读到我们寄送的《精算通讯》(1998年12月)后,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线索。以下是段教授亲笔书信的内容。
《精算通讯》各位编辑:
“精算通讯”第四期最后一页,有读者问:“是谁首先把Actuarial Science翻译成‘精算学’?”我很难确断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愿意将本人的经验提出来供读者参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保险业为垄断市场,只有公营的“中央信托局”、省营的台湾产物保险公司和台湾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大陆进去的“中国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及“中国航联保险公司”。直到六十年代后期,台湾当局开放保险市场,准许成立了民营保险公司,一时之间成立了十余家,这些公、民营公司一如过去的大陆传统,糊涂经营,没有精算任务及部门。
其中一家民营公司,经营两三年后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台湾当局“财政部”保险科也难处理。我应“财政部”(台)、美双方邀请(当时台湾接受美国经济援助)于1969年赴台协助处理这家公司的破产清算。我虽是知名的保险学教授,但我并不是精算师。赴台之后,我向“财政部”建议聘请精算师赴台实际参与此项工作,向“财政部”保险科及有关人士解释Actuarial Science和Actuary的重要性及任务。中国过去没有这两个字的中文译名,乃和保险科长孙堂福(曾来美实习,现已去世)研究,翻译成“精算学”和“精算师”。
1979年及八十年代初期,我重回祖国大陆,在大陆各地倡导“精算学”,将这门学科及名词带回中国大陆,经多年努力,直到1987年开始在南开大学实现,这以后就是在大陆十余年的发展。
▶图2 段开龄教授(右一)促成了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师协会(SOA)的精算教育合作(摄于1987年11月18日)
▶图3 段开龄教授(右一)在财大出席国内第一家北美非寿险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揭幕仪式(摄于2002年4月23日)
段开龄
美国天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
1999年5月15日
段开龄教授1949年秋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美国教授风险管理与保险学。正是在段开龄教授的直接努力下,促成了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师协会(SOA)于1987年11月18日签署了“关于联合培养保险精算研究生的协议书”,正式开启了中国高校的精算教育。在此之前,精算在我国主要是作为行业内部的专业技能培训。
段开龄教授对上海财经大学的保险和精算教育也有巨大贡献。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到上海财经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简称“财大”)访问,那时候财大还没有恢复保险学教育,更谈不上精算教育。经过段教授的努力,财大一共安排了三位青年教师赴美,到段教授任教的天普大学进修保险学,许谨良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也是三人中唯一回到财大从事保险学教育并奠定了保险与精算教育基础的著名教授。
概括起来,段老信中提供了如下重要信息:
(1)描述了台湾保险业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基本状况。台湾保险市场当时主要有三类保险公司:其一是由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本殖民时期的多家保险公司没收并重新组建的台湾产物保险公司和台湾人寿保险公司;其二是随国民政府从大陆迁过去的诸如“中央信托局”等保险公司;其三是国民政府在台湾稳住脚跟后新建的一些民资保险公司。
(2)1969年之前,台湾的保险业似乎都还没有出现“精算师”这个概念。“精算”的引进应该与台湾第一家保险公司的破产清算有密切关联。
(3)1969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这样一来,笔者的调查焦点集中在1969年,以及该时间点前后与“精算师”这一概念相关的事情上。
1969年6月,台湾地区成立了精算师协会,全名是“中华民国精算师协会”,算是“精算”这个中文术语的正式或公开出处。从时间上算,香港精算学会(Actuarial Society of Hong Kong)成立于1968年,虽然比台湾早几个月,但香港当时只使用了英文名称,并没有使用“精算”的中文词汇。为了确认这一点,笔者曾经邮件询问过香港第一位华人精算师陆健瑜(Peter Luk)先生。陆先生邮件回复说“精算”一词估计是20世纪70年代从台湾传入香港的。
于是,笔者开始认为,“精算”这个中文词汇,应该来自于台湾保险业,改革开放以后流入到大陆使用。但由于台湾保险业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日据时代所建立的保险行业,那么“精算”术语的使用,会不会与日本使用的汉字有关呢?
▶图4 Actuary对应的日文词汇
▶图5 《商学季刊(北京)》(1925年第二卷第1—2期)
2006年5月,笔者曾访问日本。到东京后第一次乘地铁,眼球就被日本地铁站里的“精算机”吸引。自以为找到了“精算”这个词的出处。
随后,笔者访问日本精算学会,与当时的秘书长Tomio Murata先生以及精算学会会长讨论,请他谈谈地铁站里的“精算机”与Actuary是否有联系。
Tomio先生告诉我,这种“精算机”在日本只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没有Actuary这个词的含义。在日本,汉字“精算”的传统含义是: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或喝酒,结束后如果需要各付各账,就要先“精算”一下,看每位具体该出多少,然后汇总一起买单。
接着给笔者解释:Actuary有对应的日文词汇(图4),日本保险业很早就实施了“Appointed Actuary”制度,对应的汉字叫“保险计理人”。此外,Actuarial Science这个术语也有对应的汉字词汇,叫“保险数理”。
如此说来,日本保险业并没有使用过“精算”或“精算师”这个术语。这与笔者后来查阅到的一份有趣资料也相互印证。早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过北平大学法学院教授、华北伪政府教育总署署长、议政委员会秘书长的法学家和经济学家方宗鳌(1884—1950)先生,曾于1925年在《商学季刊(北京)》(第二卷第1—2期,保险学的研究)上撰文介绍保险尤其是介绍了保险业中的精算师制度,但他在文中是将Actuary翻译为“阿克就亚利”。
确定了“精算师”这个术语并非来自日本、也并非来自香港之后,只剩下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
2014年10月11日至15日,笔者应邀赴台北参加第18届亚州精算年会,利用这次机会与两位台湾地区精算学会前理事长罗文浩和吴明洋深入交流,联手调查这个问题。
10月14日下午,经罗文浩协调和安排,我们一起拜访了台湾保险业的元老之一王传通先生。王先生不仅见证和参与了台湾保险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创办了淡江大学的保险系。我们对王传通先生的访谈也是从段开龄教授1999年5月的那封信说起的。
王传通先生对段开龄教授信中所陈述的台湾保险市场的基本格局是认同的,而且补充介绍道,段开龄教授1948年从上海交大毕业后,并非立即去了美国留学,而是就业于“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并随公司迁移到台湾,然后从台北赴美留学的。
不过,王传通先生对段教授书信中关于他“向‘财政部’建议聘请精算师赴台实际参与此项工作,向‘财政部’保险科及有关人士解释Actuarial Science和Actuary的重要性及任务”的说法不太认同。王先生说,早在段教授1969年来台湾参与破产清算工作之前的几年,台湾保险业就已经邀请了美籍华人精算师林喆博士来台参与保险监管工作。作为当局设立的保险监管部门,需要定期检查保险公司的账目,尤其是检查当年从日本治下接管过来并重组而成的台湾人寿和台湾产物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当时的背景是台湾保险监管的技术水平不高,但又处于接受美国援助时期,包括保险监管技术,于是由监管机构出面,从美国邀请了林喆博士和张源博士两位精算师,还包括保险专家段开龄教授来台湾协助工作,作为监管技术官员的王传通先生参与了接待。
与此同时,吴明洋先生也在为这事积极努力着,他当时是国泰产物保险公司总裁,兼任精算学会理事长,为了这事专门去拜访他的前辈廖泗沧先生和他的老师郑荣治先生。
2014年10月28日,吴明洋给笔者发来邮件,内容抄录如下:
尊敬的谢教授,您好!
有关您想知道是谁首先把英文Actuary翻译为中文“精算师”,最近我有请教过两位台湾精算界的前辈,一位是廖泗沧先生,他是此地精算学会的创立发起人之一,曽担任过两届理事长(1979—1983年),同时也曾担任过台湾国泰人寿副总经理以及我司国泰产险第一任董事长,他说早在精算学会创立之前的1967年就有人把Actuary称为精算师,但是他也不知是谁先译的。另外一位精算前辈叫郑荣治先生,他是我在1971年于台湾东吴大学商用数学系就读时的精算启蒙老师,曾担任过此地精算学会的两任理事长(1989—1995年),也曾担任过国泰人寿副总,他说,他1966年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回到台湾进入国泰人寿后,老板就鼓励他往精算领域发展,所以虽然他们两位也不知道谁先把Actuary译为精算师,但根据这两位前辈的说法,我推测首先把Actuary译为精算师的人,很有可能是在1950年代末期或1960年代初期某一位曾经来过台湾协助台湾“政府”发展保险精算工作的华裔Actuary先翻译的。而就我所知,早期曾来过台湾协助的华裔Actuary包括林喆博士(Che Lin)、张源博士(Yuan Chang)以及相寿袓等人,您不妨从这几位华裔精算前辈的资历再追踪下去。我也会帮忙继续追踪,若有消息,会立刻告知您。
端此,顺祝教安!吴明洋 2014.10.28
2014年10月18日,林喆博士就我们提出的问题给罗文浩先生回了邮件。非常遗憾的是,林喆博士自己并不知道确切答案,只是猜测这种中文用法来自日本,建议我们去日本精算学会“讨个说法”。以下是林喆博士10月18日给罗文浩的邮件内容。
Dear Won,
The translation of Actuary into Chinese most probably came from the Japanese or the Japanese Actuarial Institute.If you contact the JAI,they will be able to let you know.
Best,Che Lin
经与罗文浩和吴明洋两位老友商量后认为,台湾精算界元老中只剩最关键的一位人物,就是1969年成立精算师协会时的秘书长沈佛生先生,当年是由他负责起草协会章程的。
▶图6 罗文浩(左)、谢志刚(右)在台北拜访王传通先生(摄于2014年10月14日)
2015年1月31日,罗文浩从台北打电话告知笔者,他已经跟沈佛生先生通过电话,并约好2月3号(星期二)在台北兄弟饭店见面。考虑到这事的严肃性,笔者提醒罗文浩,与沈先生见面时务必合影并录音。与此几乎同步,2月4日,国泰产险总经理吴明洋先生给笔者也发来邮件。
沈公在电话中分别向罗文浩和吴明洋都明确表示,把actuary叫做“精算师”、尤其是台湾1969年成立精算师协会时把“Society of Actuaries”叫作“精算师协会”,确实与他有关,但与这事关系更密切的人物,则是台湾监管机构从香港请来的资深顾问,即香港永安人寿陈思度先生。正是陈思度先生建议台湾保险业使用“精算”和“精算师”这个名称的。时间上比上文提到的1969年提前了至少5年,是在1962—1964年之间。
罗文浩传过来的采访录音中,沈公介绍了台湾保险业采用“精算”这个名称的背景。
关于台湾保险业的背景方面,沈先生的介绍与之前段开龄教授、王传通先生以及廖泗沧先生等保险前辈所介绍过的内容一致。台湾保险市场从1962年起向民营资本开放,后来破产倒闭的国光人寿就是这一年成立的八家保险公司之一。与开放市场相配合,当局也在加强保险监管的工作进程。首当其冲的是修订“保险法”和发布“保险法实施细则”,这其中必然又涉及保险业中一些专业人员的称谓问题,比如理赔人员、核保核赔人员、公估人员等。而对于保险公司计算费率和责任准备金的专门人员,称谓上比较混乱,如“计算员”“计核人”或“计理人”等,没有统一或公认的说法。而监管机构的力量更是薄弱,只能借助业界的力量组织和推进相关工作。沈佛生先生自己就是“中央再保险公司”借调到监理处协调这项工作的。“中央再保险公司”是“中央信托局”投资设立的公有再保险公司,也是台湾当时唯一的再保险公司,由于它与外界打交道比较多,因此监理处就通过“中央”再从香港及海外聘请一些顾问专家,尤其是能讲中文的华人顾问专家。于是,就从香港永安人寿聘请到了陈思度先生。当时的台湾,请外面的顾问专家进台需要有人出面担保,沈佛生先生就做了陈思度的“保人”。
关于“精算”这个词是否出自于中文成语“精打细算”,还是出自于日本汉字“精算”的问题,沈佛生先生确认,台湾当时使用“精算”这个词与日本所使用的汉字没有关系。陈思度先生当初建议使用这个名称并给出的解释是:金融和保险业中已经存在的许多专业职位,都是用“师”来称呼的,比如“会计师”“律师”,甚至还有“公估师”。而Actuary这项工种又与“计算”密切关联,因此“算”和“师”都应该是合适的,只是在“算”字前面最好再加上一个修饰词。而咱们中国文化中不仅有“精打细算”,还有“精益求精”“博大精深”等很多与此有关的说法,因此,用中文的“精”字来修饰“算”比较合适,因此叫“精算”,Actuary就叫做“精算师”!
总之,沈佛生先生提供的线索完全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调查思路。中文“精算师”名称的使用,最早来自大陆,来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上的第一代华人精算工作者,然后传到香港,再传至台湾。
▶图7 陶声汉、李守坤和陈思度在CAS的资格记录
▶图8 Defries精算师:从永年人寿到华安合群
既然“精算师”以及“精算”的说法是由陈思度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带到台湾的,那他那一辈的同仁在解放前的上海也肯定使用过。虽然笔者之前不曾见过有关记载,但档案文献中应该会有。
为此,2015—2016年期间,笔者从三个源头同时去寻找相关证据。
(1)与北美精算师协会(SOA)的秘书长Greg先生和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CAS)前主席Bob Conger先生联系,请他们查找SOA和CAS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年报,看看在每年记录的准精算师(associate)名单中有没有中国人的名字,尤其是S.D.Chen和S.H.Tao之类的名字。
(2)与英国精算师协会(IFoA)伦敦资料室David Raymont先生以及爱丁堡资料室David Hood先生联系,请他们协助查找当年在上海工作的英国精算师的资料,尤其是查找在华安合群工作过的F.Defries先生的资料。
(3)与上海档案馆的张姚俊联系,建议查阅华安合群公司的档案,查找F.Defries先生、陈思度以及相关精算同事的资料。
令人惊喜的是,从三条线都陆续传来了令人振奋的积极消息。
(1)美国方面,Bob Conger先生通过协会秘书长分别在1926年和1928年的年报上查到了陶声汉、李守坤和陈思度的准精算师资格记录。其中,陶声汉和李守坤先生都是1925年11月8日正式登记成为CAS的准会员,而陈思度则晚两年,于1927年11月8日登记其准精算师资格。
SOA这边,Greg先生及同事则查到更多有关陈思度先生的诸多档案,包括陈思度先生在获得CAS准会员资格后继续注册成为SOA前身之一AIA(American Institute of Actuaries)准会员资格以及回上海后继续参加SOA另一前身ASA(American Society of Actuaries)资格考试并于1932年成为其准精算师资格的相关记录,尤其是找到了陈思度先生于1981年2月25日过世之后其妻子(Florence Chen)与SOA之间的交流信件以及SOA发布的关于陈思度先生过世的讣告等极其珍贵的文件资料。
(2)英国精算师协会(IFoA)这边,通过David Raymont先生的努力,找到了1898年最初进入上海市场的两家人寿保险公司——英商永福人寿(Standard Life AssuranceCompany)和英商永年人寿(China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令人惊讶的是,这两家英国寿险公司在上海的负责人——Edward Blount先生和Samuel Bennett Neill先生都是英国精算师,前者是苏格兰精算师,后者是英格兰精算师,他们还主导和参与了研制适用于(北)中国市场的寿险经验生命表(永福人寿1911年印制)。
最为重要的是,David Raymont先生找到了当年吕岳泉创办华安合群时从原英商永年人寿挖角过来从事精算师工作的Fred Defries先生的照片。这张及其珍贵的照片是Raymont先生通过希腊的一家公墓管理机构找到的,因为Defries于1914年10月从上海回国参战并于1918年4月6日战死在希腊。
这样一来,从鸦片战争到五口通商、从英国保险公司及其精算师进入上海市场,再到吕岳泉退出英商永年人寿创立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并聘请原同事到自己公司就职,精算技术与精算师制度便从外资公司转移到了中资公司,从洋人转移到华人的过程就变得脉络清晰了。
(3)上海档案馆方面,张姚俊先生调阅了华安合群保寿公司的档案,从中发现大量极具价值的资料,主要包括:
a.在华安合群的高管名单上有“寿险计核员”周大伦先生,浙江嘉兴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系,1914年3月加盟华安合群,与担任公司计核员的Fred Defries有半年左右的共事时间,并在Defries离开后正式顶替了寿险计核员的职位,是第一位从事精算工作的中国人。不幸的是,周大伦因病于1928年3月12日逝世,他在华安合群从事了整整十年的精算师工作。
b.接替华安合群计核员周大伦先生职位的是新人,是1920年赴美留学、学习精算并获得密西根大学精算硕士学位、在美多家公司从事精算工作并获得美国寿险和非寿险两个准精算师会员资格的陈思度先生,他回国加盟华安合群担任公司“计算专员”的时间是1928年末,一直工作至1949年离开上海赴香港。其间,自1934年4月起,陈思度还兼任了太平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寿保险部”及其后来的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精算师”。
c.虽然华安合群保寿公司是第一家聘用洋人精算师、也是第一家培养和选拔华人精算师的民族保险公司,但华安合群公司内部文件中并未使用“精算”或“精算师”的术语,而是采用“计核员”“计算员”“计算专员”等用法。陈思度先生被称为精算师,是在1934年4月开始兼任太平保险人寿保险部“精算师”时。
d.与陈思度同年(1899年)出生,同样从清华学堂用庚款留美并在密西根大学获得精算硕士学位的李守坤先生,1931年8月1日在上海加盟宁绍人寿保险公司时,其职位是“精算主任兼会计主任”(宁绍人寿1932年《宁绍人寿保险公司职工名录》)。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早使用“精算”这一术语的文件记录。
▶图9 1936年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寿险精算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次会议记录
e.与陈思度和李守坤同年出生,同样从清华学堂用庚款留美并在密西根大学获得精算硕士学位的陶声汉先生,1936年6月出任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寿险精算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精算组织,也算是第一次统一使用“精算”术语。该委员会成员还包括:代表华安合群人寿与太平保险的陈思度,代表宁绍人寿的李守坤,代表永安人寿的郭琳天,代表天一保险公司的杨士璟,代表先施人寿的霍永枢,以及代表泰山保险公司的J.Lutitt。
以上就是笔者关于英文“Actuary”如何成为中文“精算师”这个小问题的追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