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 401147)
2型糖尿病是因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致,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是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的现状为发病率高、知晓率低,且血糖控制达标率不高,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临床中的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如何选择一种理想的降糖方案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本文旨在分析三联疗法(诺和灵30R、拜糖平、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正文阐述如下。
于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开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6月—2018年5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共两组(对照组、观察组)。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糖水平均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有关诊断标准相符合;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且自愿接受随访。(2)排除标准: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感染、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对相关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
(1)对照组:5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4例和女性26例;年龄38~70(56.32±4.28)岁。病程范围:1年~7年,病程均值为(4.82±1.08)年。(2)观察组:5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2例和女性28例;年龄39~71(56.41±4.33)岁。病程范围:1年~8年,病程均值为(4.91±1.11)年。
组间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诺和灵30R。在早餐、晚餐前30min予以诺和灵30R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每日0.4U/kg,根据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共计持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诺和灵30R、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诺和灵30R的用法用量同上,在每日三餐前口服拜糖平50mg/次,于睡前予以二甲双胍0.25g口服。疗程为3个月。
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血糖检测仪测定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
应用软件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表 对比两组的血糖指标(n=50)
治疗前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无较大区别(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数据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大(P<0.05),见表。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β细胞分泌缺陷[1],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β细胞功能会持续降低,针对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应尽快控制血糖水平和保护β细胞功能,达到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的目的。
诺和灵30R是一种合成的人胰岛素注射液,结构相似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单一使用并不能满足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胰岛素分泌的需求[2],不能较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和血糖水平。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在使用诺和灵30R的基础上加用拜糖平、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表1数据中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说明了这一点。分析原因在于二甲双胍作为降糖药物中常用的一种,降糖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3];拜糖平可抑制小肠壁细胞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了肠道内多糖、寡糖或双糖的降解,对餐后血糖值的升高进行阻止,降低了平均血糖值。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协同降糖作用,有助于糖原合成,可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提高,对胰岛素抵抗情况进行改善,促使高血糖水平对胰岛β细胞糖毒性、脂毒性降低,能够满足患者自身机体胰岛素分泌水平的需要,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且三种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综上,诺和灵30R联合拜糖平、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可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