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静
基本情况
保健食品现状。近年来,“绿色食品”理念的提倡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一些以调节血压、血糖平衡为销售理念的“保健食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越来越畅销,由于保健品市场火爆,市场竞争力大,一些商家为了提高服用效果和销售口碑,向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类成分,以此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法律规定,又对消费者身体造成损害,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成分的测定成为阻止违规保健食品流向市场的关键。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情况。根据目前的保健食品测定研究,常见的非法添加的降糖药物主要有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劑和双胍类药物,以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居多,由于价格低廉且见效迅速,服用添加此类药物的保健食品后,服用者血糖情况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但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在服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当容易出现中毒现象。如今市场流通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为了防止降糖药物成分被检测出又不断更新添加种类和配方,为非法添加的检测工作增加了难度。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选择。在此研究前,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检测技术的文献,与中成药物相比,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的检测较为容易,保健食品制作工艺细致,产品基质较为稳定,其杂质的含量较小,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也小,这更利于检测方法的选择,不同检测方法造成的数据偏差也相对较小。文献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色谱法,多以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为主。HPLC以液体为流动相,在高压的作用下,液体快速流经色谱柱,受到的阻力比固态流动相小得多,检测速度得到提升,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且可以重复使用,样本不容易破坏,又克服了薄层色谱的假阳性问题,既可以定性分析,又可以定量测定,在实际检测时十分常用。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衍生出HPLC- MS法,该方法具有HPLC的高分离能力,又具有质谱的灵敏性,采用离子检测器代替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克服了分离不彻底的问题,使得色谱法测定的结果更加准确,但该方法对检测者的操作要求较高,且检测仪器价格不菲,并没有十分普及。
样本提取。除了检测方法,样本的处理和保存也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样本的提取是检测程序中关键的一个步骤,实验室常用液液萃取、超声萃取、固相萃取,由于液液萃取耗时长、消耗大,超声萃取普适性低,降糖类添加药物的测定最为常用的提取方法是固相萃取法。固相萃取利用选择性吸附的原理,减少了液液萃取的溶剂消耗,提高了回收率,更加适合少量添加降糖药物的保健食品的检测。
测定方法。根据作者的检测经历,对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主要采用固相萃取联合HPLC检测法。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由于不明确保健食品的添加成分,在检测时需要进行多项成分的色谱分析,如何在减少进样的前提下尽量多的检测药物成分的种类,是目前探讨保健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重点。作者以以上7种药物为例进行分析,7种目标成分的离子化能力不同,根据其强弱分组进样,利用阳离子固相萃取净化。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的水溶性较强,净化实验中,使用不同体积比的甲醇-盐酸(0.1mol/L)溶液对7种药物样本进行净化,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不能洗脱出来,而甲醇-盐酸体积比在50:50时,格列吡嗪已有少量流出,为了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对样品的净化应选用体积比40:60的甲醇-盐酸(0.1mol/ L)溶液。磺酰脲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选用甲醇-氨水溶液作为非双胍类药物的洗脱液,在不同体积比的洗脱实验中,60:40的甲醇-氨水(5%)溶液可将二甲双胍部分洗脱,而在体积比20:80的比例下,磺酰脲类药物就已经开始洗脱,在50:50的体积比下,磺酰脲类药物可完全洗脱,因而,选用50:50体积分数的甲醇-氨水(5%)溶液对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本脲、割裂吡嗪、瑞格列奈进行洗脱。双胍类药物本身是碱性,不宜使用甲醇-氨水溶液作为洗脱液,应使用强碱性溶液作为洗脱液,研究表明,在0.35mol/ 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双胍类药物洗脱效果较好,因而,选择60:40比例的甲醇-氢氧化钠(0.35mol/L)作为双胍类药物的洗脱液。
讨论
对于保健食品降糖药物的测定,主要做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测定方法的选择,二是样本的净化和处理,选用HPLC即能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假阳性,又有价格优势,而在HPLC中,如何选择最佳成分的净化和洗脱液,也是测定的关键。因常见的降糖药在酸碱度和水溶性上差异较大,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验,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对样本进行不同洗脱液分次测定最能够保证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