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凄风不可听,
乍分离处最伤情,
钏松怎担重添病,
腰瘦何堪再减容。
怕别无端成两地,
寻芳除是卜她生。
只因为王夫人怒追春囊袋,
惹出来宝玉探晴雯,痴心的相公啊,
他們二人的双感情。
自从那晴雯离了那怡红院,
宝玉他每每的痴苶他似中癫疯。
无故地自言自语常叹气,
忽然间问他十声九不哼。
有一时袭人、麝月频相劝,
他不过点点头儿哼一声。
他想着我房中除却了晴雯女,
别的人似玉磐儿碰着瓦缶儿鸣。
痴公子一腔郁闷出房去,
低头儿离了怡红小院中。
信步儿走出了角门儿外,
瞧见个老妈问了一声。
宝玉说:“你可知晴雯她在何处住?”
那婆子说:“你就从此处往南行。”
痴公子并不回言扬长就走,
见个小院儿房门上挂的本是布帘栊。
宝玉潜身把屋进,
迎面儿香炉紧靠着后窗棂,
磁壶儿放在了炉台儿上,
茶瓯儿摆置就在碗架儿中。
内间儿油灯儿藏在了琴桌儿下,
铜镜儿梳头匣儿还有旧胆瓶。
小炕儿带病的佳人斜玉体,
搭盖着她那半新不旧的被红绫。
面庞儿桃花初放红似火,
她那乌云儿未绾横簪发乱蓬。
小枕儿轻轻斜倚蛮腰儿后,
绣鞋儿一双紧靠着炕沿儿扔,
柔气儿隐隐噎声把脖项儿堵,
她那病身儿辗转轻翻说骨节儿疼。
猛听得颤巍巍的声音叫声嫂嫂,
你把那壶内的茶儿递给我半盅,
我这心里头似个火烘。
这宝玉忙取茶盅不怠慢,
说:“吃茶吧妹妹呀,我是玉兄。”
这晴雯一听声音是宝玉,
吓得她半晌发呆哼了一声。
“二爷呀!你从何处来还不快去?
倘若是太太闻知了可不成。”
宝玉说:“我为卿一死何足惜,
要贪生,泉下何颜再相逢。
自从你前朝离了怡红院,
两日来我的茶饭不思病已成。
我本当早些前来把卿探望,
被袭人紧紧地相拦不放行。”
这晴雯眼瞧着宝玉,她是悲声咽咽,
低头儿她一语全无泪飘零。
欠身形手拉宝玉一旁坐:
“我和你情意相投似妹兄,
只说是咱们终须有日随了心愿,
不承望半途之中有变更,
那个老婆好好生心要把我害,
细想来其中一定有人通。
早知道不白的冤屈我们今日有,
我早就和你呀……”
话到了舌尖,小脸一红,她是往下又不哼。
半晌问:“这会儿外边何时也,
我这房儿内又无个交时报刻的钟。”
宝玉说:“我自家走出来天交未正,
可是你也吃了些汤水不曾。”
这晴雯哪,滔滔泪下向她的腮边滚,
“你打算奴家我还在咱那院怡红。
咱那里随心如意般般都有,
不拘时要什么东西就现成。
你摸摸我这浑身上下如火炭,
哪有那可口的茶儿吃上一盅。”
痴公子忙向怀中这么一伸手,
“玫瑰露我给你拿来一小瓶。
你等着我寻一点冷水冲与你饮。”
这晴雯聪慧的芳心暗感情:
难为你宗宗样样思虑得到,
奈可怜除却你连心哪,
还有哪个把我疼。
这宝玉上前拉住了晴雯的手,
他唉声叹气泪飘零。
半晌含悲呼声:
“妹妹,卿卿不必过伤情。
你等我今晚就到上房去,
把你这一段的冤屈说与老祖宗。
管教你明朝重进怡红院,
要不能时我是情愿一死对芳卿。”
晴雯说:“二爷好歹休要生事,
你把这偌大的干系莫要看轻。
老太太倘然问起了因何故,
那个香袋儿定然惹下了祸无穷。
即便是你强把奴家我说回去,
你叫我是何颜再进院怡红。
二爷呀,从今把奴家我丢开手吧,
就打算我此身早已赴了幽冥。
你若是果然不舍我晴雯女,
望天涯频频常唤我两三声。
我死后此身不可留尘世,
恳求爷千万将奴家用火烘,
也免得我胆小的魂灵儿看尸骨,
总算你格外开恩把奴疼。”
宝玉说:“卿病何堪能如此,
将养着身安也不过几日功。”
晴雯说:“奴家不久要归黄土,
大约着小命儿呜呼,也难以逃生。
二爷呀,你待我的深恩难尽述,
怜奴时,撕扇千金做笑容,损物不心疼。
此恩德奴家今世难补报了,
也只好结草衔环在来生。”
这晴雯口含玉指腮流泪,
咯吱吱指甲嗑下掌中擎。
“痛哀哀,权将此物与君赠,
算晴雯未死的前身一般同。
写字时翻纸常掩书本儿内,
作诗时?水相随笔墨中。”
这佳人话到痛肠双凝杏眼,
芳心一动改变形容。
苏醒半晌睁二目,
泪珠儿滴落在枕上点点红。
这宝玉忙取绫帕香腮蘸,
咬牙说:“卿卿你不必过伤情。
人禀着七情六欲谁能无病,
退福灾调养中和体自宁。”
这晴雯明知宝玉是宽心的话,
低头儿她一语全无两泪零。
半晌说:“二爷呀,
你抽起奴家来坐一坐吧,
可怜奴浑身发酸骨节儿疼。”
痴公子手扶玉体挪圆枕,
晴雯回手不消停。
忙将绣袄轻脱下,
“此衣服与郎君对换做表情。
奴和你今生虽未同形体,
也总算昼夜贴身似妾同。”
这宝玉惨惨凄凄把衣换上,忽听得门外有人声。
原來是晴雯的嫂嫂回家转,宝玉他强硬着心肠往外行。
耳听得一片声音呼宝玉,他这才带泪含悲转回怡红。
这一回宝玉探晴雯他二人情意重,下一回作祭文前去吊芙蓉。
赏析:
白派京韵大鼓以“红楼”段子著称,《探晴雯》正是其中的代表曲目,自白派创始人白云鹏将之搬上舞台深受观众欢迎,常演不衰。该作写贾宝云探望晴雯,孰料晴雯已是病入膏肓,宝玉悲痛不已。晴雯自知命不久矣,留信物给宝玉。
《探晴雯》改编自子弟书《探雯换袄》,原作分为《探病》《离魂》两回,白云鹏略作删改合并为一段。主要改动有三处。一是开篇点题。将原作开头“诗篇”一节中“云田氏长夏无聊消午闷,写一段宝玉晴雯的苦态形”一句,改为“只因为王夫人怒追春囊袋,惹出来宝玉探晴雯,痴心的相公呀,他们二人的双感情”,点出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二是结尾扣题。原作中二回结尾处宝玉离去,晴雯病亡,唱词为“这晴雯眼瞧着宝玉出房去,恰好似万把钢刀刺肺肝。一霎时神气迷糊身躯儿挺,猛然间四肢冰凉手脚儿瘫。痴呆呆目对房门呼恩主,怔呵呵手指窗棂口内言。说宝玉你回来罢哟怎的不应?登时间香魂一散艳魄飘然。”白云鹏改编为“这一回宝玉探晴雯他二人的情意重,下一回作祭文前去吊芙蓉”。在扣题的同时,弱化了原作的惨痛情景的直白描写,做到悲情蕴于言外。三是删去了头回结尾处的《诗篇》一节。这三处变化让《探晴雯》较之原作在唱词设计上更为完整。
一个作品能够成为经典,靠的不单单是优秀的唱词内容和结构安排,更在于演唱者的精心演绎。《探晴雯》正是通过白云鹏独到的舞台呈现,焕发出浑然天成的艺术魅力。白云鹏的演唱清恬淡雅,精于中低音区的表现力,擅长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能于平淡中出神奇,让听众细品慢酌个中滋味。“冷雨凄风不可听,乍分离处最伤情”一句中“不”字的高音下行运腔,都在凄婉低徊中动人心弦。虽无金石之声,却透出哀婉伤逝之情。宝玉、晴雯二人互诉衷肠之时,听众在半说半唱之间,不知不觉中进入二人的离愁别绪之中,深刻体会到“他二人的情意重”,不禁黯然神伤。
同时《探晴雯》也展现了白云鹏善用排比句式的艺术特征。宝玉进到晴雯房中连用了“迎面儿”“磁壶儿”“茶瓯儿”“内间儿”“铜镜儿”“小炕儿”六个排比句铺陈出晴雯房中的摆设,之后又用“脸庞儿”“乌云儿”“小枕儿”“绣鞋儿”“柔气儿”“病身儿”六个排比句式展现出晴雯的病体缠绵,从而给听众以身临其境之感。特别是唱词中“儿”字的处理,白云鹏的处理极为精到,没有采用“儿化音”的方式,而是以本字行腔。不仅在板眼间起到调节强弱力度的作用,而且韵律感强,化解了原词不押韵的尴尬朗朗上口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白派京韵多“文段”,老舍先生尝以“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誉之。白云鹏弟子阎秋霞结合自身条件,对白派京韵的演唱技法进行创新,摸索出白派京韵女声唱法。第三代传人中刘志光师承阎秋霞,以“宗白学阎”为宗旨,融汇白云鹏、阎秋霞两位前辈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王莉等第四代白派传人,亦为鼓曲者所称道。诚愿白派薪火相传,生机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