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文
我家院里有一棵桃树,它是我的好伙伴。
七岁时,妈妈带回桃树苗,她挖土,我捧水壶;她填土,我扶树苗;她浇水,我尿尿。嘿嘿嘿!第二年春天,桃树开花了,满树粉红。我狂喜——有桃子吃了!一有空,我就在它身边等,等它结桃,或站,或蹲,或坐。花都快谢了,一个桃影也不见。
我扯住经过的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桃树还不结桃子?”妈妈赶时间:“那是因为它要听故事。”我赶紧给它讲童话。后来,变成了跟它说悄悄话。
转眼间,我十岁了,个子高了,桃树也茂盛了。爸爸却锯掉了它的一些枝条。我抚摸着它的伤口,心疼得直掉泪。爸爸安慰我,并解释他修剪的是已经老化的树枝,是为了桃树长得更好。我将信将疑。
桃花盛开,蜂蝶流连。不久,我日思夜想的桃子挂满枝头,密密麻麻的,数不尽,看花眼。可我高兴得太早了。儿童节那天,爸爸拿着剪刀,“咔嚓咔嚓”,许多小桃夭折了。他真会“挑”日子,我哭了个昏天黑地,多少天都没理他。
盛夏,枝上剩余的桃子成熟了,那么大,那么圆,那么红,那么诱人。我和妈妈一人一个,咬一口,一股清香甜蜜的汁水一涌而出,沁人心脾,那滋味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妈妈说,桃子非常养人,而且,吃上一个就觉得饱饱的了。怪不得她喜欢吃,她想减肥,嘴又馋,桃子对她正合适。
我摘下一个桃子,洗干净了,送给爸爸。爸爸乐呵呵地接过去:“不生我气了?”我羞得像桃子,因为我刚刚学过课文《剪枝的学问》了。
(指导教师:魏海军)
写作亮点:一棵普通的桃树,小作者却能匠心独运,挖掘出新的内涵,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份新鲜可口的“美餐”,细细品味,口有余香小作者分别从“种桃树”、“等待桃子成熟”、“品尝桃子”三个场景多角度地折射出这棵桃树凝聚了生活的美好。它让小作者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甜蜜!
你还可以这样写:文章可以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来结构全篇。把生活中的每个场景进行概括性的總结,不仅能让人读来更容易理解该部分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从而能更好地突出重点。
(特约教师:李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