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华
摘 要:军民融合战略和国防动员军地协调发展,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需要重视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完善,由此保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良性互动,促进富国强军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分析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相关问题,结合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加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防动员 军地协调机制
为了更好的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目标,促进国防建设和强军目标的实现,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分析新时代国防动员队伍承担的具体职责,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促进国防动员使命任务的完成。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构建,就是确保上述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对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构建,分析其内在的机理和外在的机制,形成科学完善的国防动员军地协调实施路径,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一、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构建意义
(一)当前国防动员工作的客观需要
国防动员连接军地,本身就是在军地协作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国防动员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连接军地、牵扯各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军地协调的问题,国家在建设国防动员体制伊始就从整个国家层面加以统筹考虑。1994年,国家成立了国防动员委员会,以此构建军队和政府的国防动员协调体制,对于解决国防动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也有力的促进了国防动员工作的发展。但不可否定的是,当前国防动员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政府和军队职责划分清晰,机构设置不合理等,使得国防动员在軍地协调方面一直存在困难和障碍,通过优化国防动员组织体制建立统一完善的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将有利于国防动员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二)国防动员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国防动员工作联系面广,基本上与国家社会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国防动员社会化,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走向,在社会经济告诉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更需要强大的国防作支撑,来保护经济建设的成果,而国防动员又是国防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当前我们向世界一流军队买进,国防建设对于多种物资的需要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目前来看,现代竞争的内涵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战争的样式演变和实际涉及到的力量趋向于社会化,战争动员准备不仅涵盖着一般军事,同时也与经济及政治等具有密切联系。国防动员逐步的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在客观的角度上分析,需要军地双方能够更好的实现有效协调,由此逐步的在经济建设阶段获取可靠的物质支持,让军队现代化建设更好的开展[1]。
二、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特点分析
1.原则性
所谓的原则性,国防动员军地协调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纲”,这个“纲”就是原则性。协调处理国防动员工作中的各项矛盾,需要秉持最基本的“纲”加以执行,也就是依照《宪法》、《国防法》、《国防动员》等落实相应的工作,运用这样的制度纲领规范相关工作[2]。政策法规对国防动员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做出较为明确的职责划分,因此各级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构应该积极的站立在全局高度上展开工作,让协调工作方向明确,职责清晰,依法办事,有条不紊。
2.灵活性
国防动员军地协调要求在严格遵循原则性的基础上加以灵活性。在实际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或者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比如较为复杂的问题,若是在协调阶段遇到了多方矛盾,应该保持着相对清晰的思路,抓住处理事务的重点,采取合理的分析途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便能在交织的矛盾中整理出思路,从而更好的探索出解决的方案。所谓的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指的针对于某些看似较为简单的事务,应该重视其实质,因为在其实质上进行分析,会发现其复杂的一面,在具体协调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周密的思索,通过合理化的分析,寻找出科学的解决途径。[3]。
3.以人为本
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重视相关细节的完善,也就是各级军地协调机构需要借助于合理化的措施,让部队、政府机关以及军地领导等实现有效的接触,在不断增加接触机会的过程中,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同志式人际关系,这样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确定关系主体,由此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军地领导,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也需要给予相应的理解,通过维护其基本的威信,实现内部团结的有效管理,在积极的落实领导交付的任务时,彼此要以更好的工作成绩获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4]。对于部队和政府机关需要给予热情的关注,同时还应该秉承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更好的完成基础性的任务。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的参与,针对于多个协调对象构建起和谐的关系。
三、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构建中需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国防动员军地协调责任意识
国防动员建设属于整个国防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国防动员建设也是和平时期国家积蓄国力、巩固国防的重要的战略性工程,军队和政府在动员工作过程中担任着巨大责任。国防动员对象来源于社会中的各个系统,国防动员不仅有着高度分散的特性,同时国防动员还具有战时组织调用和平战转换异常复杂的特性。军事机关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及时的提供未来战争所产生的军事需求计划。“为什么要进行动员、动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问题的回答,是地方政府开展动员国防动员工作的主要依据。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国防动员需要具备“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职责已经十分明确。当下动员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其一,国防动员工作开展主要以军队为主导,但是军队自身的军事需求提报也不是十分的科学,同时产生的计划要求也不够详细、具体,从而使国防和军队产生的整体需求,难以及时的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中;其二 ,政府在开展国防动员的工作中始终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使自己的主体作用产生很大欠缺。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军事协调难度大大增加,同时还致使工作的协调效率低下,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此,为了使军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同时也为了能够加强地方政府在工作中的责任意识,需要在军事需求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方面,加大工作的开展力度,运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充分的调动政府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
(二)完善日常军地协调工作机制
首先,应该应强化国防动员组织指挥机制。开展国防动员工作,既需要有军队的支持,又需要地方的配合,两者相互协调、相互分工,但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就是要让军地双方形成有效的领导合力,对国防动员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及时达成共識,提高动员能力[5]。其次,又贯彻落实动员系统和军地双方的相互协调运行。通过日常的活动组织,军地双方需共同会商制定动员国防动员计划、落实动员国防动员具体任务、组织动员国防动员演练等相关活动,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动员国防动员动的工作中,能够熟练的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为战时国防动员的快速组织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立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法律法规体系
现阶段,应该以《国防动员法》为基础,建立互相衔接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在军地协调方面的法规,明确军地双方在国防动员工作的具体职责,坚决依法落实国防动员职责,同时还应该注重平战转换中的动员法规建设。通过运用相应的法律手段,加强国防动员军地协调中的具体内容和程序,以及具体所采用的方式和所设计的环节,将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使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中的动员主体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使军队和政府在国防动员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得到有效的界定,同时明确各级政府、相应的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公民在国防动员机制中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使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得到有效的推动和落实,军队和政府在开展国防动员协调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从而使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研究了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分析了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建立的意义,并分别从迎合国防动员组织体制建设的基本需要和符合国防动员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两方面对其作出详细分析。同时又阐述了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说明了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并分别从注重强化国防动员军地协调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作出说明。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是影响未来战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落实好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使得军队和地方政府在具体的工作活动中,都能够落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落实好工作中的具体细节。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国防动员军地协调机制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明.围绕改革强军大局 形成军地共促合力 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快发展[J].国防,2016(10):32-33.
[2] 创新共建促双赢 军地同铸亮剑魂——深圳海军预备役机动雷达观通营创新国防动员应急演练及宣传教育新模式初探[J].新经济,2016(01):70-73.
[3] 李剑,文军勇,姚华伟.河南省军区指导预备役高炮师接受济南军区拉动考核并同步组织部分地市进行国防动员综合演练[J].国防,2014(07):1.
[4] 刘福连.坚持以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 努力把战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刘福连政委在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军地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建设交流观摩活动上的讲话(摘要)[J].华北民兵,2011(09):9+11.
[5] 王庆宗.学习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 积极推进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J].国防,2014(0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