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论下“习大大”的英译

2019-03-08 02:15付豪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英译

付豪

【摘 要】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习大大”一词一经出现就被大多数人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习大大”一词的快速传播也使得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这一词语的英译关乎领导人形象甚至国家形象,英译绝不可小觑。外媒译法的多样化使得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同时又要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本文在功能对等论的指导下,根据当今时代潮流,结合外媒的英译并利用翻译策略分析,探讨“习大大”的最佳英译,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功能对等论;习大大;英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234-02

一、引言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中国的任何风吹草动立即会传播至整个世界。对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国内外都对其称赞连连,习近平所代表的亲和形象也使得世界为他点赞。近年来,国内很多人,尤其很多网民称他为“习大大”,以致现在国内外官方媒体也直接称呼其为“习大大”,习近平本人对于这一词语的接受和认可也打破了世界对国家领导人古板、严肃、触不可及的国家领导形象,这在中国领导人历史上,拥有如此世界性的亲昵称呼似乎还是头一次。“习大大”代表了中国领导人乃至整个中国的形象,因而这一词语的英译也同等重要。外媒对于“习大大”这一称谓的英译也各不相同。本文以功能对等论为指导,分析几种英译方法,并挑选出最佳译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二、英译现状与兴起

关于“习大大”一词的缘起,百度百科词条显示,这个称谓源于微博名为“学习粉丝团”的博主张洪铭的发明创造。据《南方周末》报道,张洪铭本人先是在微博上结识了习近平之妻彭丽媛的粉丝,之后从粉丝那里得知粉丝平时称彭丽媛为“彭麻麻”,称习近平为“习大大”。

但是习近平本人对于“习大大”的首次回应,是在2014年9月9日。新华社报道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座谈会时,一位名叫刘轶的教师问道是否可以称习近平总书记为“习大大”,习近平用英文回答“Yes”。

自此,国内各地媒体纷纷报道。《中国日报》英文版2013年2月21日发表称:“微博上很多人称习近平为‘Xi Dada,翻译为‘Uncle Xi,亲密的朋友和亲戚会称他为‘Pingping(平平),大家也爱这样称呼国家领导人。”《人民日报》也发表了“习大大”的相关视频。短短两个月后由郑州四名音乐人创作的名为《习大大爱着彭麻麻》的歌曲迅速风靡网络,连续5天,视频点击量突破2000万。

国外媒体也不甘落后,纷纷对“习大大”一词进行了报道。《卫报》译为“Big Daddy Xi”,称其为“中国的人格魅力偶像”;《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介绍中国人怎么称呼领导人的文章,开头写道,“要弄清中国到底能给世界带来什么的人们,也许需要注意一下中国人如何称呼他们的国家主席:习大大‘Xi Big Big或是‘Xi Dada”;《华盛顿邮报》甚至发文报道网络歌曲《习大大爱着彭麻麻》:“这首歌曲Uncle Xi loves Mother Peng描述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他夫人的美好爱情,疯传网络,深受网民喜爱,也引起热议”;“德国之声”在《习近平,中国的“大大”》一文中说道:“他(习近平)的著名歌唱家夫人也为他增加了不少人气。(西方的)人们也许不大会相信,不过中国老百姓都喜欢叫他‘习大大(Uncle Xi)”。

对于“习大大”一词的英译,笔者查阅了国内相关学术期刊,特别是对相关汉语称谓的探讨,发现黄耀明(2016)从方言的角度研究了“习大大”这一称谓的含义,高先丽(2016)探究了“习大大”的语言特征及语用功能,陈斯佳(2017)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探讨了“习大大”相关热词的英译,李家军(2016)从国家形象修辞讨论了“习大大”的英译。本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追根溯源,探究“习大大”一词兴起的源头,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外媒的英译分析英译版本,并根据当今时代潮流,探讨“习大大”的最佳英译。

三、功能对等论下的英译

“习大大”的亲民形象引起了大家对此表达的兴趣,毕竟这一词语是对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称呼,绝对不能轻视,翻译也不可简单随意。网络上对于这一词的英译受多种翻译理论的指导,版本更具多样化。有的简单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或许没有真正表达出词语的真正含义以及词语在源语文化中的真正内涵。因此对于“习大大”一词的英译研究所具有的跨文化意义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與传播,这就使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做到既能保留源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要被目的语文化所接受。

(一)功能对等论的概述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1964:159)在出版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正式提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之后该理论形成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奈达(1993:116)还认为,功能对等的基本点是“将原文文本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与译文文本的接受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加以比较”。因此,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这就要求译者应该更加注意到翻译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功能对等”非单纯“形式对等”,从而将源语的文化内涵在目的语中再现。此次研究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各种译法,选出最佳英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并对热词的翻译有一些启发。

(二)功能对等论指导下的英译分析

在外媒对与“习大大”一词的报道中,译者主要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准确传达这一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笔者将在功能对等论的指导下,分析几种主要的译法。

1.直译为“Xi Big Big”

直译是大多数译者会采取的方法。直译可以使读者很快了解源语的含义。功能对等论注重形式和内容,是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对应。但直译对字面的一一对应,有时无法完全表达源语包含的文化内涵。

《卫报》将其按表面含义直译为“Xi Big Big“,“Big”一词在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中形容词的含义与之相符合的有:①巨大的②职位高,名气大的③重大的④成功的;副词的含义有①大量地,大大地②很,非常;名词含义有①巨头,大企业②重要的(或有势力)的组织。不论两个“big”选用哪种词性,都确实可以表达出“大大”包含的“很厉害的人”的含义。从功能对等论角度来说,字面上也确实做到了字字对等,“Big Big”在读音上略相似于中文中的“伯伯”,似乎是比较贴近汉语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在对领导人的称呼上来讲,这个译法似乎有Chinglish之嫌,只是逐字地翻译。翻译成英文的受众是英语阅读者,“Xi Big Big” 对“习大大”整个词的翻译上,给英语阅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并不适合英语阅读者的习惯,达不到交际目的与效果,同时缺乏美感,没有习大大亲民形象的表现。

2.意译为“Uncle Xi”

在逐字逐句翻译无法充分体现源语文化内涵的情况下,译者可以运用功能对等论中的“动态对等”,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意译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例如《中国日报》将其意译为“Uncle Xi”;汉语中的“大大”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含义包括①方言。称父亲。②称祖父。习近平是陕西人,在陕西方言中,用“大大”来表示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因而查阅《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册《西安方言词典》,显示“大大”一词用来称呼与自己父亲或同辈的较年长男性,或“叔叔”“伯伯”,但“大大”的表达更为尊敬。

但考虑到在英文中,“uncle”可以用来表示一切与自己父亲平辈的男性长辈,比如叔父、伯父、舅父、姑丈、姨丈或是陌生男性长辈,但“Uncle”一词感情复杂,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中还注释有“援助者”“当铺老板”的含义,“Uncle Xi”一词还使人容易联想到“Uncle Sam”,Uncle Sam”是美国政府的象征,体现的是美国人诚实可靠、吃苦耐劳及爱国主义精神。而“Uncle Tom”常用来喻指听命于白人、逆来顺受的黑人,出自美国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另外,外媒中也用“Mother Peng”指习近平之妻彭丽媛,但习近平译为“Uncle Xi”与之并不搭配。尽管意译的方法可以体现“Uncle Xi”在源语文化中的含义,但对于文化背景不同的目的语读者来说,“Uncle”一词感情复杂,似乎不能被充分接受。

3.异化与归化相结合译为“Big Daddy Xi”

异化与归化这一翻译策略更加符合功能对等论的原则,做到“功能对等”。将源语与目的语相结合,既在忠于源语的基础上,保留源语的文化内涵与语言特征,又能符合目的语的阅读习惯,充分被目的语读者理解与接受。

英国《卫报》将“习大大”翻译为“Big Daddy Xi”。“Big Daddy”在英汉大词典的含义是“(俚语)要人,大亨”,世界领先英文在线词典Dictionary网站的解释有①家庭中的主心骨人物。②公司、组织或政府等的领导者。③联邦政府。这种译法既在字面上显示了“daddy”毫无领导架子、亲民的形象,又在内涵上表现了人物的高等级以及重要性,体现了译文所要展示的源语文化内涵。并且这种译法在形式和含义上都与“Mother Peng”相互呼应。另外,汉语中“大大”一词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也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网络含义,百度百科上对于“大大”网络流行用语的解释是①对朋友的称呼。②用作高手、牛人、达人等意,表示对某人无比崇敬与膜拜之情。③后多被明星粉丝引用,指主导追星活动的人,粉丝圈高层人物。“Big Daddy”很符合如今互联网流行语“金主爸爸”,又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容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加之顺应时代潮流,因而能够被国内外更多读者接受。

四、结语

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习大大”一词的译法体现着习近平及他所代表的中国形象,也体现着国家领导与人民之间的敬爱关系。不仅在中国,习近平在国际上的形象也相当“接地气”。2015年习近平到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越南人民对称呼很讲究,他们至今仍称胡志明主席为“胡伯伯”,当地留学生也都亲切地用“BáC”(伯伯)来称呼习近平。同样,习近平访美时,韩联社报道称,当地留学生在韩国常称习近平为“习大叔”,可见称习近平“伯伯”所体现的亲切感与可爱形象。外媒的英译各不相同,但还需译者能在相关英译理论的指导下,能在保留源语文化内涵的同时,了解“习大大”所展现的特点,结合相关背景,注意贴近目的语的习惯,从而达到文化交际,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E.J, Brill, 1964:159

[2] 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16.

[3]陳斯佳.初探与“习大大”相关热词之英译[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69-71.

[4]高先丽.称谓语“习大大”的语言特征及语用功能简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6,26(3):87-89.

[5]黄耀明.“习大大”之称谓浅探[J].语文学刊,2016(8):8-9.

[6]李家军.国家形象修辞与“习大大”的英译[J].语文学刊,2016(7):69-70.

[7]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西安方言词典》分卷[Z].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59.

[8]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75.

[9]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324.

猜你喜欢
英译
《论语》英译选登
《论语》英译选登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从“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看“君子”和“小人”的英译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