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静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333403)
自古以来,陶瓷茶具作为茶文化的孕育和承载之器,一直伴随着时代变革演变出各种形态。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空前繁荣,当陶瓷茶具邂逅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发展的黄金期,发展出各种冲泡方式,造就了多样化的陶瓷茶具形态。
图1 兰花依依——沈阳传统泡陶瓷茶具Fig.1 Orchid ceramic tea set for brewing in traditional Shenyang style
当代不少人品茗时采用传统泡法,这一泡法的特色在于:所需要的陶瓷茶具相对简单,对茶叶的冲泡方式比较自由,适合在实践中推广与普及。泡茶者首先需要烫壶,即将烧开的沸水倒入茶壶中,直至茶壶盈满。烫壶之后,泡茶者需将壶中水倒出,装入茶船中。然后,冲泡者需要置茶,置茶较为讲究,需要将茶漏斗置于壶口处,用茶匙拨茶入壶,随后将开水注入壶中,直至泡沫溢出壶口。经过倒茶、分茶、奉茶、去渣等几道工序后,冲泡者方才开始品茶。在实际的泡茶中,传统泡法逐渐得到改良,步骤也随之简略。传统泡法因其简单实用,故传播较广,且在茶具形态变化上最是丰富多样。
在茶壶的形态设计上(见图1),有的茶壶仍为圆形茶壶,在壶身处采用较多的修饰物,更加凸显壶身的圆润饱满,线条流畅,构成一种和谐的美感;有的茶壶形态为柱形设计(见图2),以便容纳更多的茶水,饮茶人数较多时更具实用性;有的茶壶形态只为观赏把玩,实用性不高,壶身往往形态各异,例如采用孔雀造型(见图3),以提升茶壶本身的美感与艺术感。
图2 传统泡柱形茶壶形态设计Fig.2 Cylindrical teapot for brewing in traditional style
图3 孔雀展翅——孔雀陶瓷茶具Fig.3 “Peacocks spreading their wings” ceramic tea set
安溪泡法中,茶汤以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个阶段;一阶段饮茶香;二阶段甘渐增;三阶段品茶纯。品茗者在品茶时,往往一个闻香杯、一个品茗杯,安溪泡法因以烘茶为先,所以要准备闻香杯。闻香杯闻茶香,品茗杯品茶味。
闻香杯在形态设计上,个头要比品茗杯高,杯口设计略窄。这样的形态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保留茶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品茗杯高低错落,形成组合美感(见图4)。安溪素来以产茶出名,其铁观音、武夷茶等,皆为优质好茶,因而闻茶香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安溪泡中,为了温杯方便,茶杯的形态往往更为小巧,杯口处略窄,温壶的形态呈现出壶身更加圆润、壶口更加细长的变化特点,且以圆柱形壶身形态设计为主。为保留茶的甘甜,安溪泡注重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抖三次,为了抖壶的方便,壶身圆润饱满,便于抓取;有的茶壶在形态设计上较好地融入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
图4 花前月色——安溪泡法的闻香杯与品茗杯Fig.4 “Flowers in moonlight” cups for fragrance smelling and tea sampling for brewing in Anxi style
图5 潮州泡法的茶匙Fig.5 Tea spoons for brewing in Chaozhou style
潮州泡法甚为有名,泡茶步骤相对繁复。潮州泡法选用的往往是粗制茶,讲究一气呵成和泡茶者精、气、神的统一。
在潮州泡法中,为了便于选取茶叶,茶匙(见图5)的形态设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茶匙的匙身更加宽广圆润,匙身也更深,便于盛取更多的茶叶。在烘茶阶段,潮州泡法并非以火烘茶,而是以水温烘茶,粗制茶叶的霉味随之逐渐消失,茶香浮动,茶味渐浓。潮州泡法中的茶壶需防冲水时水份渗进,透气孔要禁水;应烘茶之需,密封性要好。在形态设计上,壶口更加狭窄,壶身更加圆润饱满,壶颈更加细长,以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茶香(见图6)。
在潮州泡法中,倒茶时需要摇茶和抖茶,因而壶身的形态更加饱满,便于抓握,壶柄更加细长,便于手指嵌入,拿取方便。在潮州泡法中,用于品用功夫茶的茶具形态极具特色,泡茶所用的炉子,往往是红泥小炭炉,高一尺二寸,茶杯体量小如核桃,茶壁极薄,茶池形状如鼓,往往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以及一个类似于“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四个小眼,方便漏水,圆罐用于容纳盘子漏下的废茶水。在功夫茶中,为了温壶的方便,茶壶的形态设计亦更加小且圆润饱满,而茶碗的设计更大,茶杯杯口宽大,便于温壶。
图6 潮州泡法的陶瓷茶壶Fig.6 Ceramic teapot for brewing in Chaozhou style
宜兴泡法中,泡茶者将茶叶从茶罐直接倒入茶荷。茶荷是一种盛茶时的专用器皿(见图7)。形态设计上类似于小蝶,荷身较低,荷口宽大,品茗者可闻茶香,观茶态。
为洗茶之便,公道杯(见图8)杯身更加饱满圆润,杯身更高,杯口更加宽阔,便于茶叶吸收水分。茶盏和茶壶的形态设计也出现略微变化,茶盏的盏身更高,盏口更宽,茶壶整体形态设计更圆润,壶颈更加细长,壶口更加狭窄,壶底更加宽阔,以便保住茶温,更好的维持茶香和茶味。宜兴泡法的关键在于水的温度,因而在茶具的形态设计上,更加注重对水温的保持,茶具的形态设计呈现出高度略高,底部更加宽大,杯身、壶身更加圆润的形态特点。
图7 宜兴泡法中的茶荷Fig.7 Tea holder for brewing in Yixing style
图8 宜兴泡法的公道杯Fig.8 Fairness cup for brewing in Yixing style
诏安泡法中,所用茶叶为陈年茶,茶渣较多;为烫壶方便,壶身整体形态更加饱满,
壶肚更大,壶底更加宽阔(见图9)。为最大程度上保留茶香,壶盖小巧,只用于倒茶叶入壶。诏安泡法中,品茗者所用的茶杯多为蛋壳杯,杯身极薄极轻,在形态设计上,杯口更为狭小,杯底更为宽大,杯身更为通透可见,可以很好的展示茶形,增加观赏趣味。
图9 雪景——诏安泡法的陶瓷茶具Fig.9 Snowscape ceramic tea set for brewing in Zhao'an style
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工艺水平的发展,在茶具的形态设计方面,要求必须突破旧形式,寻求新的形态表现。传统的茶具形态设计多以球体、圆等几何为主要的设计元素,以壶为例,一般来说,壶体形态上只要点、线、面的过渡转折自然顺畅,壶把、壶盖、壶嘴、壶腹、壶底、壶流及壶把等处适合冲泡方式,便是适合的茶具。只是陶瓷茶具的形态风格难免会比较单一普通,视觉冲击力不大。大胆采用圆弧、方体、折线、转角等元素的配合统一,打破传统的设计风格,可使茶具形态之美得到最充分的展现,陶瓷茶具的形态亦逐渐丰富化,杯身、壶身的装饰图案也更加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