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直
谈到电子竞技就绕不开两个词:努力和天赋。前者成就梦想,后者塑造奇迹。当和越来越多不同项目的选手聊过后,很容易发现,努力和梦想构成了第一段路,天赋和奇迹构成了第二条路。有太多选手走在第一段路上,也有不少人停在两段路的交界处,但只有少数人真正走上了后一段路。在那些铺路人眼里,孙力伟天生就站在两段路的交界处,他只要轻轻一迈就能创造出无限奇迹。但从一战成名到悄然消失在视野里,孙力伟始终停留在交界处。再和孙力伟聊起这些事情时,他已经是Estar俱乐部的创始人兼经理。年过三十的他剪短了头发,身材明显发福,聊天的时候烟和槟榔熟练地衔接在一起。当回答起“天赋”这个话题下林林总总的问题时,沙哑的嗓音掩饰不住语气里的自信。他毫不怀疑,也毫不遮掩,并用一个词来形容它:框架。
2001年夏天,北京,亚联总部。因为当时亚联战网还主导着中国电子竞技最初的发展,所以亚联总部可以视为中国电竞的一个中心。
在他们的邀请下,Grrrr、Byun等韩国顶级职业选手开始了第一次中国行。
对于全世界的玩家来说,电子竞技还是纯粹的新生事物。在起步上,凭借着快人一步的动作,韩国走在了最前面——不仅催生了最强的赛区,也捧出了自己的明星。
无数的玩家通过《电竞商情报》和少数流入国内的比赛录像学习这些人的打法,孙力伟也在其中。
在一档谈话节目里,提及xiaOt这个ID时,孫力伟简单描述了自己出道前的经历。当时年幼的他用暗恋女生的名字随便起了个ID,结果因为不俗的实力和女性化的马甲阴差阳错地混了当时中国《星际争霸》的职业圈。
那年夏天,他跟着马天元、韦奇迪等人去了亚联位于北京的总部。
酒店的大厅被布置成一个简陋的舞台。舞台的两侧摆着两台电脑,是那个年代特别醒目的“大脑袋”。比赛的画面被投影仪投到选手身后的墙上。
对新生事物所有的想象和肯定一定是建立在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这个基础上的。但这场活动的意义却如之后玩家评论的:“看清了国内和韩国的差距。”
CQ2000、MTY、Deep、SMS……这些国内顶尖选手轮流上阵,但和Grrrr等人见招拆招的剧情并没有上演。虽有反抗,很快,所有人都败下阵来。
此时,预计的活动时间还没过半。
为了让活动继续下去,主持人提议,让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孙力伟上来和Grrrr打一盘。虽然有点意外,但孙力伟没有放弃这次和偶像们切磋的机会,趿拉着43码的拖鞋,他上了台。
当14岁、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孙力伟站在18岁、一米八的Grrrr身边时,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个噱头。
AG=Templer加入了游戏,Grrrr加入了游戏。
地图是经典的Lost Temple。
比赛开始后,两个人都使用了较为常规的战术。Grrrr作为职业选手的优势很快就体现出来了。频繁地侦查让他率先洞悉了Templer的战术。
侦查到Templer速开三矿的战术后,Grrrr选择快速生产了一波部队,凭借自己良好的操作打掉了Templer正在建造的第三个基地。等Grrrr的部队离开后,Templer再次开始建造第三个基地,并生产了两队小狗。
这一切都被被Grrrr看在眼里,比赛一点点走入Grrrr的掌控里。带着克制小狗的兵种白球,Grrrr一举攻向了Templer的家里。
在事后的采访里,孙力伟回忆道:“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绕狗过去拖延。”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两队小狗躲过了Grrrr的主力部队,趁着防守的空档冲进了Grrrr的老家,拆掉了Grrrr的主基地。
虽然Grrrr的部队回防成功歼灭了这只小狗部队。但一来一回的时间里,Templer已经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生产出高等级同时也是克制Grrrr主力的兵种——刺蛇。在升级了刺蛇射程和速度后,Templer发动进攻。在两队刺蛇面前,Grrrr无力回天,稍作抵抗后就退出了比赛。
意料之外的胜利不仅给了现场粉丝一个惊喜,也震惊了台下的那些职业选手。
孙力伟回忆道:“Grrrr肯定是轻敌了,战术上轻敌了,从交手的感觉看,操作上他没有放水。”
的确,从任何角度看,这场比赛都称不上精彩。双方也都漏洞百出。但14岁的孙力伟能够想出绕过敌方主力,用偷袭拖延时间的应对方式还是让台下那些中国电竞的先驱者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换句话说,在这些凭借着游戏天赋推动中国电竞从舶来到落地生根、甚至建立了沿用至今的技术体系的先驱者眼里,孙力伟才是那个真正有天赋的人。
甚至在后面的职业生涯里,哪怕孙力伟一直拿不出过硬的成绩,但在那些有天赋的选手眼里,不管是Templer,还是xiaOt,孙力伟有天赋这件事一直都成立。
在那场和Grrrr的成名之战里,通俗点解释,就是xiaOt在被对手抓住真空期的同时迅速找到并抓住了Grrrr的真空期,暗度陈仓式地避开了对方的主力部队,偷袭后方,成功为后面的一系列战术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但这不足以说明孙力伟的天赋是什么。
滑冰运动员的天赋是冰感,游泳运动员的天赋是水感,球类运动员的天赋是球感……
孙力伟的天赋到底是什么?
在和他聊天时,你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却很难把它具象化。在PDD那期吐槽大会里,呼兰上来先是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一遍什么是电竞。或许我们的故事也必须用类似的方式开场。
让我们先解释什么是RTS游戏,这是最难的电竞项目,也是孙力伟最擅长的项目。
RTS游戏全名是Real Time Strategy,翻译过来就是即时战略游戏。这种游戏是对战争的一种简化和模拟。
模拟是指玩家在RTS游戏里需要生产、指挥自己的部队打败对手的部队赢得战争的胜利;简化是指,在RTS游戏里,战争的胜利被简单还原成:经济、科技、兵力、战术和操作五个维度。
一定程度上看,RTS游戏和棋类游戏非常像。
当玩家进入到RTS游戏时,他需要选择一个种族,不同的种族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你可以理解为他成为了一个国家的领导者。
首先摆在玩家面前的是经济决策。在RTS游戏里,每个种族都有许多种不同的士兵,分成低级和高级。为了生产部队,玩家需要先指挥工人去采集经济资源。
游戏里的经济资源分为两种,每种资源都要由工人采集,采集不同资源时工人有不同的采集效率。在后续的发展里,这两种资源要按照游戏设定好的比例搭配使用。
像我们平时做购物预算一样,生产计划决定了对经济资源的需求。一个浅显的道理当然是工人越多,经济越好,但RTS的另一个特点强迫玩家必须生产“合适数量”的工人。
在RTS游戏里,你能生产的工人或士兵数量是有上限的。简单理解,就是粮草的数量被锁定了,养活一个工人需要一份粮草,但养活一个步兵可能需要两份粮草,养活一个骑士可能需要四份粮草。这种粮草在游戏里被称为人口。因为粮草的数量是有上限的,所以人口的数量是有上限的,工人和士兵数量的总和就是有上限的。
到这里,玩家在生产端需要做的事就很明确了。在总人口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赢得战争,他需要尽可能生产出更多的部队,而非只生产工人。但反过来,生产部队需要经济资源,工人的数量又决定了经济资源采集的效率。所以,一定要分配好作战单位和生产单位的比例。
如何做好经济决策,是RTS玩家要做好的第一步。
经济决策之后,玩家要围绕着战术制定自己的生产决策。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三个部分拆开了讲,但实际上,三者之间互相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像现实战争一样,在游戏里,玩家要决定部队的数量、兵种的搭配、科技含量以及使用什么战术。
玩家可以花费固定的资源建造生产特定兵种的建筑。比如兵营可以生产步兵和骑士,但飞机和坦克可能需要一个兵工厂式的建筑。在游戏的设定里,有些建筑需要前置建筑解锁,和必须读完高中才能考大学是一样的道理。
像是真实的战争从单纯靠人发展到电子化一样,RTS游戏也还原了科技对战争的影响。在游戏里,玩家通过把资源投入到科技研究里,武装自己的部队,并生产更高等级的兵种。
科技带来的武装也很简单,打个比方,最原始的步兵拿着木棒,升级后可以使用铁剑,再次升级就可以使用枪。当然,也可以生产高等级的兵种,比如坦克、航母,甚至那些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武器。
至于生产什么样的部队取决于玩家想要制定什么样的战术。
于是,RTS游戏给玩家抛出了一个铁三角:经济、科技和兵力。三者几乎难以同时满足,而尽可能满足三个因素的过程就是战术。
举个例子,在RTS游戏里,有一种战术叫做RUSH。像中文释义冲击一样,这是一种完全放弃经济和科技的兵力,全面榨取经济尽可能快速生产出最多部队战术。
在战术相生相克的体系里,当对手选择了另一種极端的战术,完全放弃兵力,优先扩张经济、发展科技时,RUSH战术就起作用了。因为后者因为把所有经济资源都投入了再生产和科技升级上,自然就没有多余的资源生产作战部队,部队数量上瞬间被拉开的劣势让其很容易被一波进攻冲垮。
到这里,我们还没有谈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作为指挥官,你所有的布置、决策都应该取决于对手怎么做。就像前文说的,如果对手Rush你,你不得不放慢自己在经济生产和科技升级上的步伐,先防守。甚至你可以做出防守的假象,像空城计一样瞒过对手,度过自己的真空期。
所以,从生产到进攻这一环一环套在一起的决策链条因为和对手互相算计的原因开始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
就像是球场上的战术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球员做出的各种极限动作更让人血脉喷张。在RTS游戏里也有类似的设定。
一个士兵能不能成为猛将,除了游戏的设定外,玩家的操作是另一个同等重要的因素。
在RTS游戏里,玩家通过鼠标和键盘让游戏里的单位移动、攻击或撤退。有的人操作好,那他的部队就灵活,甚至可以在战斗里不损失一兵一卒;反过来,操作不好的人,可能因为部队的笨拙痛失数量上的优势,被对手击溃。
我们可以这么说,RTS游戏在两个方面对玩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一个是决策上的要求,另一个则是操作上的要求。
就像一位前职业选手形容的:“RTS游戏本质上很像下棋。”和象棋里马走日、象走田一样,RTS游戏有自己的规则。作为一个RTS游戏的玩家,你要做的是在熟悉规则的前提下,在和对手博弈的过程里,寻找最优解取得胜利。
很多选手在决策上有着强大的天赋。他们有的人善于创造的战术,有的善于破解战术。靠着战术上的领先,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胜利。
而有的选手虽然在战术上没有什么造诣,但在操作上却总能胜人一筹。他们的手指似乎更外灵活。和其他人相比,操控同样数量的部队,他们总能通过合理地排兵布阵、灵活的走位让部队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在这方面,曾经有个专业的统计软件叫APM,全称是Action per minute,直译为每分钟操作数——每分钟里玩家点击鼠标和敲打键盘次数的总和。大体上,从APM给出的数字高低,可以直观判断一个选手的操作水平。
大部分选手其实都具备两方面的天赋,只不过各有侧重。和他们一样的地方是,孙力伟也同时拥有两方面的天赋,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孙力伟从来不考虑侧重的问题。
成名之后,孙力伟去网吧就不太需要花钱了。得知孙力伟“出名”的消息后,原来看父母心情才有的零花钱变成了稳定的每天10块钱,虽然当时的网费仍然维持在几块钱的价格,但孙力伟好歹每天都可以玩一会儿。有的网吧专门在门口显眼的位置摆一台电脑,请他过去“表演”。每次孙力伟的身后总在不知不觉间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人越多,孙力伟越兴奋,手指也越灵活,点击鼠标和敲击键盘的声音越来越密集,APM显示的数字也越来越高。
甚至站在他的后面,你都看不清他在干什么。因为屏幕在不断的切换,鼠标在几十个单位身上来回选择。在炫耀自己华丽的技术的同时,APM的数字也一直在飙升,直到突破400。
在体育项目的赛场上,总有人能做出大多数人做不到甚至想不到的动作,这是体育比赛里最精彩的地方。在RTS游戏里同样存在着一些操作,大多数人要么做不到,要么想不到。但对孙力伟来说,他从没遇到过这方面的问题。
“操作从来都不是问题,如果你做不到,就证明你不适合做一个职业选手。”
和孙力伟同时期的另一名顶尖选手是荷兰的Grubby,当谈起他高于常人的手速时,大家总喜欢加一句:“他从小练过钢琴。”动作上的相似让Grubby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xiaOt没练过钢琴,他就是坐在那,想按多快就按多快而已。
然而,在这个高速操作的过程里,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其实大家都是在寻找一个最优解。”曾经北京地区的顶尖职业选手傅博这么解释道。
在“寻找”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天爷赏给了xiaOt一碗什么样的饭——弄清楚他口中的框架到底是什么。
前面提到,基于游戏规则,玩家需要在RTS游戏里做各种各样的决策,在和对手的博弈里寻找最优解。但纵观RTS项目发展的历史,寻找最优解的过程其实谈不上快。因为决策是一环扣一环的,每一环里又要考虑对手的决策。
“生产多少农民,先建造什么建筑,先出什么兵。再建造什么建筑,再出什么兵。每个不同的时间段,玩家需要完成那些任务,有哪些既定的战略目标。”从尝试,到生产进攻每一个环节大家都给出最优解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快的话,几个月,慢的话,半年甚至一年、两年都有可能。
最终,这些最优解会汇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可以被学习的战术,在玩家群体里流传。而实施这些战术的过程,大家更愿意叫他运营。
XiaOt也是在寻找最优解。但和其他选手频繁试错得出最优解不同,最优解好像一开始就在他的脑子里。
“他好像本能地知道怎么赢。”大部分和他交过手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本能成了他口中框架的核心。
2003年,孙力伟从《星际争霸》转型到了《魔兽争霸3》,因为大家过去都喜欢叫他小Templer,所以他起了个新ID,叫xiaOt。他开玩笑说:“当时我问了身边的人,哪个种族最弱,哪个种族缺高手,大家都说是兽族,所以我就选了兽族。”
3個月后,xiaOt找到了最优解,拿到了2003ESWC中国区的总冠军。用他自己的话说:“你就是要先建造祭坛,因为你要先出英雄;然后你要建造地洞和兵营,因为你要出兵,你要有人口……”
RTS复杂的规则在xiaOt眼里就像是一个个路标,“教”会他应该怎么玩游戏。
那些需要很多人互相交手、讨论、总结才能得出的战术、标准化的运营方法在xiaOt看来就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你得理解那个(游戏设计的)逻辑,理解了你就知道,你只能这么玩。”
同样是理解规则,在孙力伟看来,自己比别人理解得快,一方面源自天赋,另一方面则源自方法。
方法,是框架的另一部分。
“比如说有些东西你搞不懂,你要去看录像。可能你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要找到能解决问题的人,学习他怎么解决问题。”
同样是2003年,当时罗贤因为在交钱时看到了网管电脑里播放的《星际争霸》比赛录像才对电竞感兴趣。而日后无数《魔兽争霸3》玩家频繁光顾的游戏录像网站replays.net真正火起来也是2005年的事情了。
但XiaOt从一开始就知道应该这么练。
在xiaOt的讲述里,关于天赋的最后一块拼图,是他知道怎么练。就像运动员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做针对性训练一样,从成为职业选手开始,他就一直这么做。
理解、学习、针对性训练,除了第一部分,听上去xiaOt更像是一个成熟的教练,而非一个有天赋的选手。但还是那句话,xiaOt有天赋的判断并非源自玩家,而是源自那些玩家眼里天赋異稟的选手。一篇公开的采访曾经提到,作为曾经中国电竞第一人, SKY在他的自传里提到xiaOt的地方共有28次,他的描述是,“在我的魔兽生涯里,xiaOt是一个很重要的对手。”
SKY这样写道:“2005年下半年,中国魔兽圈基本上是xiaOt、Suho和我之间的三国演义……唯一的遗憾是在和他们两个的直接对话中,我居然都输了……”
事实的确如此,在那一段时间里,凭借着天赋和专注,xiaOt一度是國内最顶尖的职业选手,这也让天才少年的美誉得以延续。
一位曾经和xiaOt交过手的职业选手多年后回忆道:“虽然交手次数不多,但事后回想起来才觉得不对。和别人交手时,你知道你输在哪,下次你针对性地补足就好了。但输给xiaOt,即便你知道输在哪,你也想不出办法。”
他甚至开玩笑说,当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战术,讨论怎么赢的时候,xiaOt很少参与其中:“他说的我们也不理解,我们说的他可能觉得没什么用。”
当我们看待其他人的天赋时,我们总是喜欢追问天赋从何而来,或者说,我们更愿意相信xiaOt的天赋是善于总结,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然而,不仅仅在电竞的世界里,即便是小时候路边的街机厅,只要是和人相互算计的游戏,xiaOt总是能很快拔得头筹。但一旦进入到另一种游戏时,xiaOt的天赋就不见了。
面对类似的确认式的问题,xiaOt最后有点无奈地说道。
“可能我在玩游戏的时候,我爸在打麻将,我妈在做饭,你说我这天赋哪来的?”
也许,就像傅博形容的,当其他的选手不停寻找最优解的时候,xiao本能地知道最优解是什么。“这是是他的天赋,也是他最可怕的地方。”
于是,在强烈的胜负欲的推动下,孙力伟遵循着本能练习,也遵循着本能寻找对手的弱点。和别人实践出真知相反,他一直是带着真知去实践。
恐怕也只有“本能”才能解释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频繁地转型不同项目时,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最顶尖的选手。
2003年,转型《魔兽争霸3》仅3个月,他就在一个全国大赛里拿下了冠军。之后,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他和Suho、Sky等人并称为国内三巨头。
2008年,xiaOt跟着朋友玩了几个月的DOTA,然后和队友一起在全国大赛里冲进了八强。
2011年,在Plu举行的《星际争霸2》联赛Starwars上,休息了三年的xiaOt以中国星际2第一人、星际争霸2职业选手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上给。在一场和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神族选手MC的比赛里,解说Alone和大师说:“以xiaOt的天赋,只需要认真练习一两天,他就能恢复到一个很好的竞技状态。”
2015年,xiaOt带着自己亲手创建的Estar坐在对战房里,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当届《风暴英雄》黄金联赛的冠军。当时,在官方排名里,Estar位居世界第六。
……
随着电子竞技项目的更迭,xiaOt一次次转型,一次次率先拔得头筹,又一次次让喜爱他的粉丝伤仲永般感叹。
他说小时候曾经参加过一次长跑比赛,短跑成绩不错的他最后只得了第七名,唯一一个没跑过他的还是个200多斤的胖子。
不知道这算不算对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隐喻。
孙力伟自己回忆道:“每逢新项目出现,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我就能在国服登顶,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我就可以在超过半数的比赛里拿冠军。”
如果天赋是一辆跑车,那么当xiaOt注入了兴趣和专注后,巨大的动力让他在职业道路上获得了巨大的惯性。
《星际争霸》、《魔兽争霸3》、《CS》、《DotA》、《星际争霸2》、《风暴英雄》、有点像“聪明的诅咒”,出道即巅峰的剧情一次又一次上演。
翻开他的简历,2003年和2004年两年,在国内知名或不知名的赛事里,他拿走了大部分的冠军。但从2005年开始,成绩上的下滑就肉眼可见。
作为天才少年、国内顶尖的职业选手,在备受关注的WCG上,他甚至没进过决赛,一次止步16强,一次止步8强。在之后众星云集的G联赛等职业联赛上,他也没能取得好成绩。就像NBA、世界杯、奥运会一样,WCG的冠军、甚至好的名次是那个年代电子竞技选手实力的标识。但一直被捧为天才的孙力伟却缺少这种标识。
慢慢的,粉丝们开始对孙力伟又爱又恨。他偶尔仍然能展示出自己天才的一面,比如在GW上上演了以20多人口防守反击翻盘Like的惊天一站;比如在TR上,通过连续击杀英雄逼得状态正好的Moon认输……
他总是循着本能找到一些认知之外的取胜之道。虽然没有以xiaOt的名字命名的战术,但并不妨碍许多选手称他为战术大师。
但不知是本能失灵还是怎么,他总是输掉那些本该赢下的比赛。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输多赢少。
就像玩家调侃的一样,巨大优势不胜。
抛开那些壮志未酬,对于这种调侃,孙力伟并不生气。或者说,没那么生气。就像他自己说的,总是带着强烈的胜负欲的他面对失败同样会失望,他也有作为职业选手打不好经受职责的觉悟,但真要说起来,同样是因为天赋,他对失败看得反而没那么重。
甚至可以说,天赋的框架反而成了他的约束。
对那个时候的孙力伟来说,比赛的输赢只是结果,他更看重过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比较浪。不仅想赢,还想赢得漂亮。”面对失败,他解释道:“不是说我哪方面做好了就一定赢,但起码有机会。”
天赋使然,孙力伟走上了一条和竞技背道而驰的道路。在求稳和求变之间,他选择了求变。也给了大多数人对他的比赛固有印象一个解释:要么赢得好看,要么输得荒谬。
如今,再谈起这段往事,他会笑着说:“我应该用暗夜的,我的性格比较适合暗夜。”
然而,在一系列追问之下,孙力伟还是讲出了巨大优势不胜背后真正的原因。
孙力伟家境不错,用他自己的话说:“肯定比不上富二代,但小上学的时候也是车接车送。”起码2000年左右,每天固定10块钱的零花钱就让他不愁吃穿。但和良好的基础相比,孙力伟没有什么鸿鹄之志,他更愿意做一个市井之人。
所以,虽然兴趣和专注启动了天赋这架跑车,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他需要大量来自外界的激励才能维系这台跑车的运转。对孙力伟而言,这些激励包括但不限于:名、利、朋友的陪伴。
他提到,在和Grrrr一战之后,父母得知了这个消息,才每天固定给他10块钱,支持他去网吧练习。但《魔兽争霸3》只在小范围里激活了中国电竞,孙力伟得不到想象中的巨大的来自外界的认可和与之相伴的名利。
2011年,传奇电竞项目《星际争霸》的续作《星际争霸2》发售,xiaOt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以超过90%的胜率成为国服第一,也是国服第一个登上韩服前十的人。公测的那段时间,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人,还是华丽的操作,还是让人惊喜的制胜点。
在前文提及的那场比赛里,面对人口上的劣势,他一次又一次用完美的阵型扛下了对手的攻击。似乎曾经那个天才少年又回来了。
然而,随着《星际争霸2》正式确定月卡收费制,xiaOt删除了自己的账号。“当时我觉得这个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于是我就想着站出来,以删号作为抵制。现在想想很幼稚。”
有趣的是,与为中国电竞考虑相比,更多时候,xiaOt还是考虑的是自己的名和利。他曾经一度和Sky(李晓峰)练得一样刻苦,“但最后获得了什么,几万块的奖金?有的比赛奖金,直到现在都还没给我。”
当得不到外界的认可和足够满足自己的物质上的奖励时,孙力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当身边很多朋友开始玩新游戏时,他也会跟着他们一起去。
他很羡慕Sky,羡慕他身上的自律。他毫不避讳自己在这一点上的欠缺。但他的自律永远都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上。
在被天赋的框架框柱的同时,孙力伟也被电子竞技小众的框架框柱了。
2015年,第五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三支中国队全军覆没。孙力伟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自己和SUHO还有Sky的合影。照片里孙力伟站在最左边,举着奖杯;suho站在中间,比了一个出拳的姿势;最右边的Sky则做了个加油的手势;虽然照片很模糊,但隔着屏幕还是能直观地感受到三个人身上的锐气,那也确实是中国电竞少有的纯粹时光。
孙力伟在下面附了一段文字:S5全军覆没,有好的资本、赛事、观众,有着从未有过好的大环境,我真是觉得现在电竞圈就缺少了咱们当年的纯粹。
大环境,孙力伟现在很喜欢用这个词去描述过去电子竞技整个产业的不成熟。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将比赛的胜负归结为外部因素是一种借口,但这个词的背后也透露出孙力伟对那个年代的矛盾的情感。
生不逢时又留恋过去。
每当提及过去自己还记得的种种不好时,他总喜欢用当下的好作对比;他甚至会很直接地说:“那个年代其实把我们这一批人的天赋和热情都浪费了。”
但不经意间,你也能从他的话里听到对过去的怀念:“你说那个年代出了多少大师。”
2014年9月,孙力伟发了一条朋友圈。差不多十年之后,他又遇到了曾经的老对手,韩国名噪一时的兽族选手Zacard。
“XiaOttttttttyyyyyy”,“XiaOtyyyyyyyy”,“hahahahahaha how are you !!! My Friend!!!”。
“yeahhhhh”,“hahahahahaah”。
几句看上去蹩脚的英语掩饰不住重逢后的喜悦。一个是韩国兽王,一个是中国兽王,两人在电子竞技的世界里,结下了超越十年的友谊。就像xiaOt说的:“long time no see my friend!!!。”
GQ杂志推送了Sky李晓峰的专访后,他在朋友圈分享了这篇报道,并配文:Sky的逆袭。
2016年,暴雪发布了《魔兽争霸3》的新补丁,他也分享了这条消息,并在朋友圈里说;“Warcraft4赶紧的,不然老子要老了。”
有一次,他点开直播平台,看了一会儿《星际争霸》的直播,“当时我记得好像说有个活动,就是你送礼物,然后你说怎么打,主播就怎么打。算下来差不多20块钱一次。20块钱一次,那可是现在中国《星际争霸》玩得最好的人啊。”
所以当韩国星际崩塌的消息传来时,他评论道:“要顺应时代。”
曾经,xiaOt说他每次离开之后又回到电竞圈都是因为暴雪,但如今,他已经和暴雪完全没有联系。
2016年,xiaOt带着Estar进军《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凭借着第一届四强的成绩和几个明星选手,Estar很快成了明星战队。
如今再回看过去的时光,孙力伟会说,当大家都不怎么会玩的时候,认知上的优势让他获得了天才的称号。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天赋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某种意义上,过去的孙力伟受益于天赋的框架和时代的框架,也受制于这两个框架。
如今,他仍在努力摆脱。
Estar曾经一度成绩不好,没办法,xiaOt只能再度挂帅登场。2019年,在银龙杯的现场,xiaOt带着五个队员作为冠军队伍坐在受访席上。看着而立之年的他和五个队员,你能很容易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但银龙杯的冠军也提醒着所有人,xiaOt过去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过程里,xiaOt差点又陷入到过去的困境里。像是和过去的选手们聊天一样,他说的队员们不懂,队员们想听的他觉得都不重要。
然而这一次,xiaOt选择了尊重每个人独有的天赋。比如提及Cat,他会说,Cat就是Sky的翻版。他不会再把自己的框架套在队员身上。当队伍的成绩稳定后,他又慢慢地退回到管理的位置,去寻找至今还没有找到的“管理经营的框架”。慢慢地,他把队伍的训练完全交给了教练,自己不再过问。但他也试着用Estar构建青训体系,希望自己的框架能够延续下去。
KPL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强迫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Estar上。但偶尔,你还是能瞥见一点他过去的影子。
如今,虽然玩游戏的时间变少了,xiaOt还是会抽时间涉猎许多款电竞游戏。不出意外,在《英雄联盟》里,他用了3个月打到了最高段位:最强王者;在《王者荣耀》里,他用了不到一个月打到了最高段位:王者;
他曾在朋友圈里分享过一个视频。视频里,他穿着拖鞋,翘着二郎腿坐在电脑前玩《星际争霸》,并调侃自己是民间艺术家。
当没有了比赛胜负的桎梏,不需要考虑以此为生甚至获得更大的名利時,xiaOt反而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之中。视频里不时传出点击鼠标键盘的声音,密集的程度好像又回到了他14岁的时候。
XiaOt说自己不是中国电竞圈唯一一个有天赋的选手,也称不上最有天赋的选手。在他眼里,电竞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涌现出越来越多像GodV、UZI、Faker、CAT等天才选手;回顾过去那段峥嵘岁月,他也不想做任何评判。“比赛都已经打完了,评论应该交给专门的人去做。”
他把Moon比作梅西,把Sky比作C罗,把自己比做罗纳尔迪尼奥;他羡慕Sky的坚持和自律,但也没有为自己当年的决定后悔。“没有任何遗憾。”
“我记得以前Grubby好像在一次采访里提过你。”
“说我洒脱是吧。”xiaOt笑着说。这时,仿佛他不是Estar的创始人孙力伟,也不是KPL粉丝眼里的T将军。
当他称自己是darktempler或者小templer时,时间快速倒带般地回到了十年甚至更久之前。在那段单纯的岁月里,孙力伟获得快乐,同时点燃整个中国电竞圈的方式非常简单:xiaOt加入了游戏。